西安建成全國首條全透水瀝青路面機動車道

2018-12-28 11:57:46|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西安建成全國首條 全透水瀝青路面機動車道

  近日,全國首條應用於機動車道的全透水柔性結構瀝青路面,在陜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順利完工。這條全透水瀝青路面由長安大學特殊地區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沙愛民教授科研團隊主持研發設計,是全國首次將全透水柔性結構瀝青路面應用於城市機動車道。

  緩解城市洪澇災害 補充地下水資源

  透水路面的結構層採用多孔材料,雨水通過路面材料的連通孔隙從面層入滲並部分滲入路基,能夠較大限度緩解城市洪澇災害,並補充地下水資源。在“2018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上,這條透水路面作為主要示範工程向國內外學者和同行展示,獲得廣泛關注與讚譽。

  路面是暴露在室外的層狀結構物,在自然環境中受車輛成千上萬次的重復荷載,性能會不斷衰變;不同的路面結構和材料,其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有很大差別,“道路加速載入試驗”就是以此為背景展開。

  據了解,長安大學道路加速載入試驗研究中心作為特殊地區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進行道路材料和結構的長期性能以及道路功能的試驗與展示,包括路面長期性能加速載入試驗與新型路面研究。在這裡,像透水路面這樣的新型路面還有好幾種:保水降溫路面、低噪聲路面、反光路面、熱反射路面、集能路面…… 可以説,每一種路面都呼應著未來交通發展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在室內鋪築路面結構後,模擬實際車輛輪胎的碾壓作用,對路面結構和相關材料進行持續不斷的往復載入試驗,掌握和評價路面結構與材料的性能變化規律,對路面結構理論研究和路面材料組成優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長安大學道路加速載入試驗研究中心實驗大廳約2000平方米,擁有3台路面加速載入試驗設備,包括1台道路路面加速載入試驗機、1台小型路面加速載入試驗機、1台學校自主研製的環形路面加速載入試驗機,以及相關配套路面鋪築設備和測試儀器,形成了從直道到環道、低速到高速、常載到重載的加速載入試驗系統,可以全面測試評價路面材料和結構的長期性能。

  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科研團隊瞄準我國公路建設中的重大課題和關鍵技術,開展路面結構理論研究和路面材料組成優化研究,圍繞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中存在的長期性能不足,對涉及凍土地區公路、長壽命路面、鹽漬土路基等西部特殊惡劣環境條件下的高等級公路修築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攻關。

  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高性能路面結構與材料耐久性能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公路半剛性基層損壞機理分析及結構適應性研究”、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遂工程研究專題“ 節段式沉管隧道路面關鍵技術”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科研成果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等多個重大項目建設中應用,有力支撐了我國公路重大工程建設。

  以半剛性基層材料為代表的路面材料和結構研究,攻克了我國高速公路路面基層開裂損壞的難題,突破了基層損壞對路面服役壽命的制約。路面服役性能的改善和使用壽命的延長,使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繼續得以成為我國各級公路路面的典型結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創新環保路面設計理論與方法

  科研團隊圍繞城鎮化發展、“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與自然、人居環境之間的矛盾,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路面不僅是汽車行駛和行人行走的通道,而且是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的理念,建立了環保型路面的設計理論與方法。

  團隊研發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透水路面、低噪聲路面、低吸熱路面、尾氣分解路面、主動融冰雪路面、明色反光路面等新型路面,並在加速載入試驗大廳兩側鋪築了多種新型路面,使之成為集科研成果展示和課外教學實踐于一體的“新型路面公園”。

  據悉,透水瀝青路面是由多孔瀝青混合料、級配碎石等大孔隙材料作為路面結構層、允許路表水進入路面內部並流出路面或滲入路基土體的一種路面結構。根據其透水特點和適用場合等條件,分為三種類型:Ⅰ型——面層排水,Ⅱ型——基層(或墊層)排水,Ⅲ型——路表水直接進入路基。

  根據對流、輻射和傳導的傳熱方式,團隊開發了保水式路面、遮熱式路面和隔熱式路面。保水式路面是利用路面孔隙保水材料中的水分蒸發,降低路面溫度;遮熱式路面是在路表形成熱反射涂層,減少太陽熱輻射;隔熱式路面是在路面中設置導熱系數小的隔熱層,阻止熱量向路面內部傳遞。

  新型路面結構的研發,使我國在環保型路面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對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産生了積極影響和示範帶動作用,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尤其是“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集能路面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面向未來國家建設需求和世界交通科技發展前沿,該團隊著眼于運用“互聯網+技術”,面向智慧道路,積極研發路面發電、智慧傳感、無線傳輸等高新技術,期待在路面能量收集與利用、路面信息狀態智慧分析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引領道路工程領域的技術創新,輻射和促進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等相關産業發展。

  目前,集能路面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並在“新型路面展示區”鋪設示範。集能路面主要包括壓電路面、熱電路面和光電路面。壓電路面是在路面內埋設壓電晶體,在車輛荷載作用下壓電晶體産生形變,激發出電荷,通過收集這部分電荷實現發電。熱電路面通過在路面內或者路面外布設熱電模組(TEG),將路面吸收的熱能轉化為電能。所獲得的電能通過相關電力設置轉換和存儲,可用於路側照明指示、電子信息牌、通信傳輸、周邊居民用電以及通過無線傳輸汽車充電等。(記者 任娜 通訊員 馮秋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