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天漢濕地公園一瞥 李永靈 攝
山河堰堰首橡膠壩 喻東平 攝
水鄉三月菜花飄香 雷保壽 攝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治水興水更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漢中市水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其母親河漢江就是溝通陜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也曾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保護養育著世世代代漢中人的母親河,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良性互動,是時代賦予漢中的神聖使命。因此,對於漢中來説,治水興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浩
水可以滋養生命,潤澤萬物,因此古人説上善若水;然而,水也會驚濤駭浪,洪荒之力下吞噬生靈。水無常形,其變化多端,可變成冰霜雨雪、也可化作雲露霧氣。世間所有生命離開水都將無法存活,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更是如此。如何使水這種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元素最大限度地為發展所用,是亙古以來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並與自然相生相融的歷史抉擇與時代命題!
水自嶓冢來,奔涌向東方。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漢中人民的母親河,歷史上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漢江之畔的漢中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這裡不僅是漢江源頭,擁有漢江和嘉陵江兩大水系,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和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主要調水地。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漢中“三市”建設目標,治水不可小覷,興水尤需先行!
“五制”成拳讓河湖“長治”
“人家説治貧先治水,具體到漢中這裡,我認為是治漢興漢先治水興水。因為漢中水資源豐富,對水資源的利用也是最多的,但同時漢中水災害頻發,所以説不管是落實河長制,還是江河綜合治理、防汛減災,漢中從政府到百姓,自始至終都懷有強烈的水意識。”面對河湖治理,漢中市委書記、市級總河長總湖長王建軍堅定地説道。
自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啟動以來,漢中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直面治水得失,督促河長湖長履職盡責,探索出以整改上級反饋、媒體反映和群眾關注問題為切入點的問題排查制,以清單式反饋、臺賬式管理和動態式調整為立足點的工作交辦制,以下級河長向上級河長進行專項報告為著力點的定期述職制,以交流學習共享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出發點的現場點評制,以健全完善考評機制、突出河長湖長履職為關鍵點的綜合評價制等“五制”工作模式。施行兩年多來,這一獨具漢中水利特色的閉合循環長效推進機制,逐步實現了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變為“有實”。
碧水清波生態美,河湖長治漢中興。目前,漢中全市共設立四級河長2932名、湖長1183名,河湖警長216名,民間河長16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河道保潔員1223名。市級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出臺,171條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行動指南全部成型,一個“黨政領導、河長主導、部門共治、全民參與”的河湖管理機制已在天漢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水潤漢中的鏗鏘行動
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湖污染的表像在水裏,根源在發展方式發展理念上,粗放式的發展不僅會對河湖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更會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降低生活幸福指數。為此,漢中市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誓要讓河湖休養生息,提升生態品質,通過治水興水實現江河安瀾、百姓安康,水清河暢、市美民富的綠色發展願景。
民之所向,政之所為。漢中市市長、市級總河長總湖長方紅衛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莊嚴承諾:“圍繞將漢江打造成為陜西最美河流,編制《漢江(平川段)生態經濟帶建設規劃》,打造百公里生態廊道和‘一個核心區三個增長極’的城鎮空間格局,到2025年建成生産總值超過2000億元的漢江生態經濟帶”。隨即,漢中市水利局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水更美”的步驟,系統制定“清澈、修復、秀美(2018—2020)”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一年一個重點,一年一個臺階,打造最美河湖,建設真美漢中。
接著,一場以河湖“四亂”整治為重點、以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為抓手的碧水保衛戰全面打響。河道亂象整治百日會戰、漁政執法百日行動、入河排污口精準管理等一系列雷霆行動成效顯著,漢江綜合治理、農村飲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水庫移民等一攬子民生項目穩步推進。據統計,僅2018年漢中市就累計完成各類水利投資24.33億元,佔年度任務的122%;同年,漢中水利局十余項水利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廳表彰獎勵,在2018年度全省水利工作綜合評價中該局榮登榜首。
水富漢中的強勁脈動
據史料記載,漢江是比長江、黃河還要早7億多年的古老水系,從大禹“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起,漢江流域就成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生生不息的漢江與中華民族血脈相融。2000多年前,中華大地誕生了歷史上唯一一個以水命名的強盛王朝——漢朝,漢水漢中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可見一斑。當歷史的車輪來到了今天,建設生態文明已經是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讓漢中的綠水青山留住鄉愁、成為福祉是漢中人的神聖使命,更是漢中水利人的責任擔當。
在寧強縣肖家壩、城固縣古路壩等具有代表性的省級水土保持示範園,在漢臺區漢王、勉縣定軍山水土保持田園綜合體建設現場,在寧強縣青木川、西鄉縣駱家壩、洋縣長青華陽等特色水鎮,在城固縣原公鎮青龍寺村、南鄭區小南海鎮秦家壩村等水美鄉村,一個個治水興利、興産富民的水利民生項目,正讓漢中涌動水的靈氣,換來治水興漢的“結晶”。曾經“滄浪之水濯吾纓”,而今漢江之水富民生。一處處能看得見的水、生態涵養的水、生産發展的水、生活使用的水、休閒遊樂的水,不但使人水和諧,更使水興人富。
春暖花開時節,人們走進漢中,在世界水利灌溉工程遺址漢中“三堰”、在石門水庫棧道風景區、或是來到中心城區天漢濕地公園,各具特色的水利風景區、濱水生態園、觀光休閒地讓駐足於此的每一個人都心曠神怡,陶醉其中。不僅於此,通過策劃實施囊括5大類108個項目、概算投資334.91億元的河長制項目庫以及正在編制的漢中市漢江平川段流域綜合治理與“三生”協同水發展規劃,將為漢中“三市”建設增添新的注腳。
水美漢中的和諧律動
水是流動的精靈,人類文明莫不臨水而生,它為城鎮帶來了活力,也為鄉村增添了靈氣。漢中境內漢江和嘉陵江兩大流域的大小河流支系多達567條,全市水資源總量146.2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4000立方米,約為全國的2倍、全省的3倍,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本身就是一幅江南水鄉的詩畫美景。
把漢中建設成為陜西最美城市,把漢江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最美河流是漢中水利人的重大責任,也是380多萬天漢兒女的共同心願。要讓城市成為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美麗城市;讓鄉村成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麗鄉村;讓漢江舊貌換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漢中水利人責無旁貸。
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漢中市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嚴格水執法為主要任務,堅持民生優先、綜合開發、生態修復、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資源綜合治理、現代化江河管理、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究、全民參與共建的體制機制,把水利建設和管理與美麗鄉村、漢江串珠式生態城市群等建設有機結合,高標準定位、高品質推進,留下山水田園,營造文化氣息,全力打造精品典範,讓人水和諧成為建設真美漢中的華彩律動,不斷開創治水興水、水興城美的新局面。
黨建領航鑄水利“鐵軍”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做好新時期的水利工作,開創治水興水新局面,思想是靈魂、是指南。為此,漢中水利人一方面繼承和發揚古代優秀的治水理念和水利工匠精神,順應自然、興利除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堅持守正創新不懈怠、低調務實不張揚的工作作風,以黨建領航各項業務工作,助推全市水利事業發展。
圍繞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漢中市以實現追趕超越為目標,加強政治建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水利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按照“管行業就要管行風”的要求,構建起“層級負責、協同推進、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把責任和壓力傳導到末梢神經,真正實現到崗到人;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後備人才庫建設,做到“一人一策、量身定做、按需施教、分步實施”,及時發現人才,儲備人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探索總結漢中水利人職業追求、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情懷四個方面,凝練出漢中水利工匠精神,展現水利成績、樹立水利形象。目前,漢中市水利局結合實際,先後制定出臺了“四個一”制度、廉政家訪、市直水利系統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規劃(2019—2028)草案等諸多工作機制,開展了十大最美水利人、十大黨員先鋒崗、十大優良水利工程評選和首屆“河長杯”籃球賽等一大批主題活動,被評為市直機關黨建優秀單位。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漢中水利工作,漢中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代斌談道:“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貫徹‘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新時代水利行業精神,積極踐行‘圍繞大局、勇於擔當、精心服務、樹立形象’新時代漢中水利行業發展思路,大力傳承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優良水利傳統,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形成彼此尊重、同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努力把漢中水利行業打造成治水興漢的標杆和榜樣,成為全省水利系統和漢中‘三市’建設中一支能打善拼、勇創佳績的鐵軍勁旅。”
採訪札記
悠悠漢江水,歷經滄桑巨變而依舊奔流不息,雖然沒有黃河一瀉千里、波濤洶湧的氣勢,但卻多了幾分穩重內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古西北漢子耿直、豪爽,這與黃河水不無關係;而漢中多有才俊佳人,這與漢江水密不可分。面對漢江,思緒萬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人水和諧共生?恐怕首先應該是對大自然抱有一顆敬畏之心吧。可喜的是,如今的漢中治水者早已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通過遵循自然規律、遵守法律規範,“柔性治水”後的江河湖泊已然今非昔比。時下,漫步河邊,敞開懷抱,微閉雙眼,一絲清風從臉頰拂過,一縷花香從鼻尖飄散,一聲鳥語從耳畔響起,似乎可以傾聽到漢江在向你訴説:別看我從遠古走來,其實我正神采奕奕、帶著往日的榮光,一路奔流到海,淌向美好的未來……(吳昌永 劉庭均 雷麗琪)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