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經開功能區打造陜西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先行者

2019-04-14 16:59:0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李瑩):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西安經開功能區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激發區域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準,積極推進自貿區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首創業務。

  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兩年來,西安經開功能區形成全國首創“365×24”的75項全天候政務服務新模式;形成西北首創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機辦理營業執照、支付寶端口申報營業執照等;形成全省首創無人值守24小時不打烊智慧政務服務驛站、“四式服務”引領納稅服務新模式等;形成全市首創一證辦照、工商業務全程電子化、首張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等。

  2019年初,西安經開功能區成功入選“2018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創新成果獎”,這背後不僅是對經開人共同努力的肯定,也是西安經開功能區承擔先行先試的使命所在。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發區域市場活力 

  隨著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入,西安經開功能區在審批權集中劃轉和審批方式創新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經開功能區首創“365×24”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政務服務新機制,標誌著經開功能區正式進入政務服務“不打烊”的新時代,而西北首批智慧語音登記註冊機器人自助服務終端的加入,也為西安經開功能區開啟了語音智慧工商服務的新領域。

  同時,西安經開功能區“集中審批一口受理”綜合窗口將以往在10余個部門窗口分設的128個事項全部進行整合,實現由“一事跑多窗”變為“一窗辦多事”,“證照分離”“照後減證”破解了“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釋放了企業創新創業活力。

  推進辦稅智慧化  助力營商環境提升

  稅務創新方面,西安經開功能區在陜西省首創推出了“自助辦稅服務區、網上辦稅體驗區、綜合業務辦理區、稅收政策公告區、服務形象展示區、微信預約辦稅及能夠查看並引導辦稅的VR全景導視系統”的“五區一約一系統”服務模式,實現了辦稅廳的智慧化、綜合化、標準化。

  西安經開區稅務局還將依照申請審批的59項限辦事項從原來分散在稅政、徵管及各稅源管理部門等職責,統一歸併至審核服務中心辦理,實現了“前臺受理、內部流轉、後臺審核、窗口出件”的流轉模式,審核時間壓縮30%以上。西安經開區稅務局“一窗通辦”推行之外,“不見面”“零等待”“稅務套餐”等服務方式,流程更減省、方式更便捷,讓企業不僅少跑路,更儘量“不跑路”。

  創新“稅-銀-企”合作機制  促進對外金融互通

  2018年,西安經開區管委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管部、興業銀行、秦農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成為陜西省首家獲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營管部專項支持的自貿功能區。同時,經開功能區率先開展國際保理業務,陜西海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文投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等4家融資租賃企業獲批陜西自貿區內資試點租賃企業資質。

  此外,為了營造陜西自貿試驗區良好營商環境,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西安經開區稅務局與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進一步深化合作,將企業涉稅信息納入“小微企業快貸”大數據體系,推出“雲稅貸”,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目前已累計為202家企業提供貸款13915萬元。

  探索海關監管模式  加速區域貿易便利化

  西安經開功能區積極打造新一代海關信息系統開展貨物分類監管,設計非保稅貨物進區的新流程,創新監管模式。目前,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企業單項業務通過平均時間,由原先的2個多小時縮短到40分鐘以內,節約時間至少30%,通關效率顯著提升。在2018年累計形成的特色創新成果案例中,西安經開功能區《智慧海關建設助推海關特殊監管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等三項創新案例獲評陜西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經開功能區打造了一批創新改革先鋒,極大地激發了區域活力,推動了自貿功能區創新發展的轉型升級,形成了自貿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2019年2月底,西安經開功能區累計註冊市場主體1371家,總註冊資本408.03億元;其中新增企業594家(包括外資企業13家),註冊資本407.01億元(其中外資企業註冊資本1.82億美元);註冊資本1億元以上企業34家。

  未來,西安經開功能區將繼續探索深層次改革,加快創新步伐,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産業配套能力,優化服務功能,擴大開放,將西安經開功能區打造成陜西自貿區創新發展的先行者,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