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毛烏素治沙路上

2019-05-05 09:48:18|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治沙者總是很晚才收工。

  新種植的成片樹木與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叫沙給欺負死……”一場綿延70 年的治沙戰役,無數治沙英雄用生命苦守治沙一線。生存,成了治沙人最樸素的初衷。

  解放初期,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的榆林,流沙吞沒農田牧場,城鎮和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沙進人退。1979年後,“三北”防護林工程、全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以及陜西省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動相繼啟動,極大改善了毛烏素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圖顯示,榆林市林木面積和覆蓋率分別由新中國成立初的60萬畝和0.9%,提高到現在的2157萬畝和33%。陜西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治沙戰役中,有一群治沙人默默地用一棵棵小樹苗在沙漠裏書寫自己的綠色傳奇。

  紅松上結出了果實,讓張立強激動不已。

  牛玉琴與兒子張立強種下一棵樟子松。

  樟子松耐旱,強大的根系還能固牢沙土。

  張立強:把治沙變為用沙

  一個出生在沙漠邊緣的人,從小看著母親植樹護林,耳濡目染,張立強日後很自然地走上了“植綠”之路。

  以前,沒有機械,樹苗都是扛的。一天下來,母親要挖300多個坑,種300多棵樹。但辛苦並沒有帶來經濟效益。年輕的張立強開始思考,怎樣通過技術讓沙漠綠化産生效益?

  20世紀80年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了治理沙漠的“12字方針”: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尤其是他“把治沙變為用沙”的理念讓張立強眼前一亮。為了摸清影響沙生植物生長的環境因素,他走遍全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還購買了皂角、油牡丹、歐李等不同品種的植物,在自家院子進行栽種試驗。

  通過試驗,張立強發現樟子松耐旱,強大的根系還能固牢沙土,而紅松木質好,又能産松子,效益高。將二者嫁接,沙漠就能産生經濟價值了。

  經過三年不懈努力,4月13日,張立強在巡查嫁接試驗林時,驚訝地發現一棵紅松枝條上長出了黃豆大小的小果實。

  “哈,打上蛋蛋咧!”這個已過而立之年的西北漢子激動得跳了起來。稍許平復,他起飛了無人機,在空中“檢閱”這片嫁接的“搖錢樹”。

  郭成旺一家四代。

  定邊縣繼旺果蔬冷藏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內,工人們正在進行辣椒育苗工作。

  郭成旺:一家四代的堅守

  4月的毛烏素沙漠腹地,晨風中還夾雜著一絲寒意。天剛破曉,98歲的郭成旺帶著71歲的兒子郭喜和、49歲的孫子郭建軍收拾好“傢夥”,準備進入沙地。他們要趁著沙地的氣溫還沒有升高,給新栽種的樹苗澆水固根。察覺到有響動,重孫郭濤也從炕上爬了起來,穿好衣服,和長輩們一起出發了……

  1984年,聽説靖邊縣開始實施荒山荒沙劃撥到戶,承包治理,有著十多年護林員經驗的郭成旺果斷承包了離家10多公里外的4.5萬畝荒沙地。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1200元和借到的4000元,買下了5萬株樹苗,和家人一起搬進了沙窩子,開始了30多年與沙漠的艱苦鬥爭。

  郭建軍説,陜北的風沙頻繁,很多時候,樹剛種下,就會被連根拔起,村裏人都笑我爺爺“瓜”,他們認為沙漠裏沒有水,種樹根本無法成活。

  面對嘲諷,郭成旺並沒有放棄。在沙地中反復栽植,他逐漸摸索到了一些經驗,樹苗的成活率越來越高。經過一家四代人的不斷努力,昔日的4.5萬畝漫漫黃沙,現在已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

  郭濤説:“我老爺爺、爺爺、爸爸身上都有股不服輸的倔勁,我們一家幾代人就是憑著這股子倔勁,鎖牢了這片移動的沙丘。”

  石光銀查看馬鈴薯育苗情況。

  治沙者在沙地種下一棵棵樟子松。

  石光銀: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30多年前的“三戰狼窩沙”拴牢了流動的沙地,讓石光銀聲名鵲起。這位昔日被人調侃的“石灰錘”,一躍成為那個時代的“沙漠男神”。他黝黑的臉上被風沙刻滿了皺紋,眼神中卻流露出與貧窮抗爭的堅毅。在定邊縣,但凡是舊相識,遇到他,都會尊稱一句:“石老英雄。”

  而這位被多個“第一”榮譽加持的治沙英雄,並沒有忘記他治沙的初心:就是把治沙與致富緊密結合起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石光銀在沙窩裡長大,從記事起就飽嘗風沙之苦。從20歲擔任生産隊長開始,他便帶領群眾投身治沙事業。

  1984年,石光銀成為榆林市個人承包治沙造林第一人。在家人堅決反對下,他毅然賣掉了家裏的羊和騾子,帶領群眾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治沙攻堅戰。

  為了使治沙能長久堅持下去,石光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聯合農戶治沙”的農民治沙公司。公司依託“治理荒沙,開發利用荒沙”的總體發展戰略,走“公司+農戶+基地”的新路子,把治沙與致富緊密結合起來。他帶領鄉親們全面發展馬鈴薯育苗、風沙區大棚蔬菜和養殖業等,這讓不少群眾嘗到了甜頭,收穫了經濟效益。

  石光銀説:“我這輩子治沙吃了很多苦,但是樹活了,群眾過上好日子了,這讓我覺得,我吃的苦都是值得的。”(記者 張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