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絲綢之路文物 推動“一帶一路”交流 ——陜西絲綢之路申遺成功5週年回眸

2019-06-21 16:44:19|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記者 張宇明 攝

  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卡塔爾多哈通過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為世界文化遺産。5年來我省在“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保護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向世界展示 全面真實的絲路起點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在我省境內的遺産點有7處,分別是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6月20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5年來為保護“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真實性、完整性,使其突出的普遍價值得以延續,按照《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相關規定和世界遺産委員會相關決議要求,陜西認真踐行國際承諾,加大遺産點保護管理,合理適度開發利用,絲綢之路遺産已成為加強文物保護管理的典範,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成為推動“一帶一路”文明交流互鑒的積極力量。

  據省文物局統計,過去5年,我省對7處遺産點積極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展示工程50多項,文化遺産地保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開展了大佛寺石窟大佛窟滲水治理工程、明鏡臺加固維修工程、丈八佛窟檐保護工程等;完成大雁塔1~6層塔檐養護工程、小雁塔白衣閣屋角維修工程、慈氏閣保護維修;開展興教寺塔和張騫墓本體保護;先後實施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直城門內大街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等32處;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的丹鳳門遺址加固工程、含元殿東過水涵洞保護展示工程和大福殿及西北城角區域遺址展示提升工程等,在保護遺産的同時,向世界展示陜西全面真實的“絲路”起點。

  在落實“實施世界遺産公約的操作指南”對遺産監測的要求中,進一步加強遺産點日常監測新技術引進,對部分遺址點根據自身特性和文物保護需求,除規定視頻監測設備運用外還有針對性地實施監測,運用儀器設備對影響和潛在影響文物本體性因素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監測工作為遺産地的科學保護和管理工作提升奠定了基礎。

  極大拉近

  公眾與遺産點的距離

  為了更好地展示各遺産點在絲綢之路的價值,我省根據“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部分展示標識系統指導意見”更新展示標識,逐步完善展示闡釋系統。

  對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區標識牌進行維護更換、補充木質説明牌120塊和更換長樂宮4、5、6號建築遺址標識系統;依據考古資料對大明宮遺址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實施地表模擬展示從而體現遺址的整體格局,完成含元殿東過水涵洞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完善大雁塔網站建設、開發微信平臺,在塔室一層放置兩台多媒體觸屏宣傳設施;開展小雁塔展示標識系統改造升級工作,完成“小雁塔世界文化遺産標識設計方案”;完成“大佛寺石窟文化旅遊展示平臺建設方案”、虛擬全景漫遊系統、景區數字導覽系統的安裝使用工作。在不斷探索、研究遺産展示和闡釋新方式的同時,各遺産點將自身展示利用規劃納入區域文化旅遊資源規劃中,運用多維宣傳平臺增強遺産點的對外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遺産保護管理工作。開展遺産展示闡釋工作,極大地拉近公眾與遺産點間的距離,讓公眾更容易走進遺産、了解遺産。

  編制規劃拓展預備名單

  彰顯文化實力

  為了全面展現陜西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人文影響的文化遺産,按照世界文化遺産標準,對全省文化遺産進行認真梳理,編制完成“陜西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規劃”,包括絲綢之路拓展項目、統萬城遺址、中國明清城墻(西安城墻)、山陜古民居(黨家村古建築群)等全省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和計劃列入的遺産點共15處。該“規劃”已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為推動陜西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全面提檔升級和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省積極推動開展文物點保護管理工作,2019年西漢帝陵、唐帝陵、石峁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其中石峁遺址是陜西從發現到列入國家“預備名單”用時最短的項目,漢唐帝陵項目橫跨陜西3市11縣區的廣大地域、核心區總面積多達23034余公頃,特別是18座唐帝陵東西縱深貫穿關中盆地長達150多公里。隨著更多文化遺産點列入國家“預備名單”將推動陜西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借鑒國際理念

  提升保護管理水準

  下一步我省將按照我國政府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諾,繼續完善做好7處遺産點的保護管理,不斷加強遺産監測體系,同時做好遺産檔案管理和監測基礎數據的蒐集整理工作。健全遺産點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文化遺産保護規劃,為科學保護文化遺産提供法律法規依據。

  加大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遺産點的保護力度,做好石峁遺址、統萬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等大遺址的考古發掘、遺址保護和展示利用,進一步提煉遺産突出價值,完善遺産保護地方專項法規,提升保護管理和展示服務水準,加快對影響遺産真實性、完整性和環境景觀因素的有效整治,為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奠定基礎。

  同時,圍繞“民心相通、命運與共”的主題,積極發揮“絲綢之路考古聯盟”“絲綢之路博物館聯盟”的作用,不斷拓寬合作空間,開展文物保護、修復、展覽、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大力弘揚陜西文物資源的獨特性、豐富性,依託絲綢之路平臺,積極開展文物外展精品工程,打造文物外交品牌。發揮陜西專業力量雄厚、科研機構健全優勢,深入開展援助緬甸、尼泊爾等援外文物保護工程,樹立陜西文化新形象,深度參與文化遺産國際保護,講好陜西故事,傳播陜西聲音,提升陜西形象。

  記者 張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