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速達16.6%

2019-08-26 17:27:51|來源:西安晚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陜汽生産線(資料圖片) 記者 竇翊明 攝

  中國成立70年,是投資規模快速增長的70年。近日,省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結構更優化的新格局。1953-2018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長,建成了一大批重點項目。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1979到2018年公路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速25%

  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鐵路通車里程只有447公里,公路通車里程1908公里,交通成為嚴重制約全省經濟發展的“瓶頸”。改革開放以來,全省搶抓中央支持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著力補齊發展短板,交通運輸建設突飛猛進。1979-2018年,全省交通運輸郵電業投資以年均19.9%的速度增長,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逐步加快,交通網絡日益完善,運輸能力和效率明顯提升。

  公路建設突飛猛進。1979-2018年,全省公路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速高達25%。1979年全省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西安至三原一級公路規劃建設,結束了全省沒有高等級公路的歷史,拉開了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截至2018年底,陜西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475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4965公里,省級高速公路510公里,連通98個縣、區,打通22個出省通道,4條高速通道穿越秦嶺連通陜南,2條高速通道連接陜北,14條高速通道通江達海,構築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鐵路建設成就斐然。1979-2018年,全省鐵路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15.1%。1956年7月,舉世聞名的寶成鐵路建成,結束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歷史,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先後建成了襄渝、西康、包西、太中銀等鐵路幹線,新建了亞洲第一大客運站——西安北客站等。2018年,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速高達36.4%,鐵路建設規模突破1800公里,銀川至西安高鐵建設順利推進,西安至延安高鐵開工建設,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2011年到2018年裝備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速20.4%

  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全省只有少數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的加工工業和修理業,工業固定資産原值只有7776萬元。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陜西工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産業體系。改革開放後,全省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工業規模迅速壯大,特別是省第十次人代會提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來,全省做大做強能源工業、裝備製造等支柱産業,高技術産業、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産業加速聚集,工業體系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其中,裝備製造業取得長足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逐漸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具有一定規模和水準的裝備製造業體系和産業集群。特別是近年來,全省圍繞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重點發力,裝備製造業得到長足發展。2011年-2018年,全省裝備製造業投資以年均20.4%的速度增長,一大批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落地。

  “十二五”民生支出年均增長15.8%

  2018年全省棚改開工進度居全國第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陜西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全省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加大民生領域投資力度,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十二五”期間民生支出累計達14777億元,年均增長15.8%,是“十一五”的2.7倍。2018年,全省各級財政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29.3億元,整合貧困縣涉農資金189億元,重點支持貧困縣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農村薄弱學校1288所,分級診療覆蓋90%的縣級醫院和70%的鄉鎮衛生院。水利投資302.59億元,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07.1億元。農村飲水工程投資34.4億元,建成工程6183處,解決和改善了594.2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6.3%。35個省級重點示範鎮投資118.34億元,31個文化旅遊名鎮投資43.61億元,實現旅遊人數2875.77萬人次,同比增長21.2%,旅遊綜合收入142.23億元,同比增長24.8%。

  城鄉居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74.66萬套,改造各類棚戶區112.25萬套,累計發放租賃補貼86.4萬戶,完成投資3186.26億元。2018年,全省棚改開工20.28萬套,開工進度居全國第二。    首席記者 梁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