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所有場館預計2020年6月30日前可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

2019-10-10 10:11: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趙浚喆):10月9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運會”)及全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籌備情況。陜西省體育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徐鵬,陜西省殘聯副理事長王佔軍,陜西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楊文,陜西省體育局競技體育處處長李剛,陜西省殘聯宣傳文體部主任邵華出席了本次發佈會。據了解,陜西省奧體中心體育館、長安常寧生態訓練比賽基地、全運會賽事指揮和新聞媒體中心、西安體院“一館四場”項目主體建設加快推進,預計所有場館2020年6月30日前可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

  陜西省體育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徐鵬致發佈辭 攝影 趙浚喆

  十四運會及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將於2021年在陜西省舉辦,本屆全運會的會徽、吉祥物已于2019年8月2日對外發佈。徐鵬表示,全運會是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競技水準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綜合性運動會。辦好十四運會,對於推動陜西省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全面發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文化陜西和健康陜西建設、實現追趕超越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2021年是建黨一百年,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上,陜西承辦十四運會更具特殊的歷史意義。

  據徐鵬介紹,截至到目前,十四運會54個場館除原有的13個外,25個新建項目已建成3個、其他22個均在抓緊施工,16個改造項目已開工12個、其他4個正在加快辦理前期手續。承擔十四運會開閉幕式的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均已封頂,其佔地面積863畝,總建築面積52.6萬平方米,將成為西安新地標。陜西省奧體中心體育館、長安常寧生態訓練比賽基地、全運會賽事指揮和新聞媒體中心、西安體院“一館四場”項目主體建設加快推進,預計所有場館2020年6月30日前可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目前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比賽場館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籌備頂層設計正在積極推進。此外,十四運會會歌現階段已完成公開徵集和邀約創作並初步審定5首歌詞,譜曲和小樣製作正在推進中。全運會項目文化研究和“紅色體育 百年記憶”博物展的籌備加快推進。 

  同時,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提出讓陜西辦一屆高水準全運會的要求,陜西省委、省政府確立了東道主備戰參賽目標任務,截至到目前,已完成36個運動項目組隊工作,共引進354名高水準競技體育人才,組建了45個奪金團隊,有2000余名運動員、教練員正在加緊備戰訓練。同時,陜西省以備戰十四運會為抓手,充分發揮舉國體製作用,為國家備戰東京奧運會輸送優秀運動員32名,為備戰北京冬奧會輸送優秀運動員44名。

  陜西省殘聯副理事長王佔軍致辭 攝影 趙浚喆

  2019年9月1日,陜西省副省長方光華代表陜西省在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閉幕式上接過全國殘運會特奧會會旗,標誌籌備工作正式進入了“陜西時間”。本次新聞發佈會上,王佔軍介紹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的相關情況。2021年十四運會和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同地同年在陜西省舉辦,全國殘運會特奧會開幕式擬定於全運會閉幕後10天左右舉行。為體現精簡、效能、節約辦會理念和實現全運會閉幕後順利向全國殘運會特奧會轉換,參照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辦會模式,全國殘運會特奧會不再另設籌備委員會,在同一個籌備委員會的領導下,統籌全面負責全運會和全國殘運會特奧會各項籌備工作。

  據王佔軍介紹,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擬設43個大項,其中殘奧聽障夏季項目19個、殘奧聽障冬季項目6個、群眾體育項目9個,特奧項目9個。項目佈局涉及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楊淩示範區和韓城市等7個市(區)。屆時,將有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35個代表團組團參加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 

  王佔軍表示,下一步,籌委會將積極做好開閉幕式方案及標識徵集工作,啟動殘運會暨特奧會開閉幕式概念策劃方案徵集,同時,儘快啟動殘運會暨特奧會資金籌措和會歌、會徽、吉祥物、火炬(式樣)、主題口號徵集工作。王佔軍還表示,以承辦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為契機,陜西省將進一步提升殘疾人維權、康復、教育、就業、脫貧、文化等工作,奮力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發展添彩”的目標,推動陜西省殘疾人事業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