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塵封4000多年吉家莊遺址與公眾見面
原標題:山西大同塵封4000多年吉家莊遺址與公眾見面
人民網大山西大同塵封4000多年吉家莊遺址與公眾見面同7月19日電 7月15日,山西大同市文物局和大同市考古所聯合舉辦吉家莊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考古現場公眾開放日活動,塵封了4000多年的吉家莊遺址在當日揭開面紗,與公眾見面。
吉家莊遺址位於山西大同市大同縣吉家莊村南。村子的北側,桑幹河蜿蜒流淌,向南望,殿山綿延聳立。從今年4月份開始,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大學考古係組成的聯合考古隊進駐該村,對吉家莊村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通過兩個半月的考古發掘,出土大量遺物。其中,可復原器物30余件,磨光黑陶斝、磨光黑陶高足豆、磨光黑陶折腹盆是以往調查中未發現的器型;出土小件器物200余件,骨匕、骨鉤製作精細,還有石刀、石斧石環、石紡輪、石鏃及大量的細石器,陶片數千件等。主要為龍山時期遺物。
為保護文化遺産,普及考古知識,增進公眾對大同史前文化的了解,山西大同市決定吉家莊遺址考古現場對公眾開放一天。當天,在500平萬米的展示區域中,分別對考古現場、考古發掘成果、考古工具等進行了集中展示,並且擺放著多塊展板,涉及遺址重要發現介紹、文物知識普及、文物保護法宣傳等內容。
山西大同市民李強是一位考古迷,特意領著8歲的兒子參觀。大同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樹雲正在給父子倆“答疑解惑”。他指著造型精美的石刀、石鏃和石紡輪等器具講到:“這表明新石器時代吉家莊先民過著漁獵採集的生活,並有種植、紡織,而且還懂得佩戴石環等裝飾物。”
據李樹雲介紹,目前調查發現的大同市新時期遺址有60余處,其中有18處分佈在桑幹河沿岸的大同縣境內。而吉家莊遺址因其分佈面積大、遺跡遺物豐富被認為是大同桑幹河流域重要的文化遺存。吉家莊遺址的發掘,揭開了大同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文化面貌。(白鴻濱 馬靜波 呂曉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