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先以醫保改革破解因病致貧返貧
原標題:我省率先以醫保改革破解因病致貧返貧
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山西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方案》,山西省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的通知》——
兩項醫保改革總計投入40多億元
山西省農村20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三保險”“三救助”,住院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將達90%以上
城鄉居民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將達80%,提高15%,惠及2600萬群眾
山西日報訊(記者 高建華)醫保改革,彰顯了山西氣魄;攻堅貧困,邁出了山西步伐。近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山西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方案》,山西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的通知》,新推出兩項醫保改革,投入40多億元,讓山西省農村20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三保險”“三救助”,住院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將達90%以上,讓城鄉居民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提高15%。這是山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有效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支出型貧困”問題的重大改革舉措。8月16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對這兩項改革進行解讀。
這兩項醫保改革,既有惠及全體城鄉居民的普惠政策,又有針對特定群體的特惠政策,既有全新的制度安排,又有對現行制度的完善創新,涉及面廣、含金量高、指向明確,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排在第一方陣。
《山西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方案》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安排,是針對特定群體的階段性幫扶政策,該方案共計年度投入11.7億元,專門用於解決山西省201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報銷問題,其核心內容是“三保險、三救助”等6項措施,精準破解深度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支出型貧困”難題。
“三保險”即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三保險”報銷,確保貧困人口住院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其中,醫保目錄內費用,個人自付住院實行“136”控制機制,即縣級醫院住院費用個人年度負擔總額不超過1000元,市級醫院不超過3000元,省級醫院不超過6000元,超過部分由人社部門醫保基金兜底報銷。醫保目錄外控制比例內的費用,通過補充醫療保險報銷85%,個人自付15%。總體算賬,農村貧困人口住院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將達90%以上。
“三救助”即:一是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繳費按城鄉居民繳費標準由財政資金給予全額救助。二是對山西省定24類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民政部門給予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大病關懷救助,對有需求的持證貧困殘疾人免費適配輔助器具。三是對少數農村特困人口由民政部門特殊幫扶,重點救助目錄內個人自付“136”封頂額和目錄外15%費用部分仍無力負擔的特殊困難人群。
《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的通知》是普惠性政策,共投入29.5億元,政策亮點主要體現在“兩個75%”,即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平均達75%,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統一為75%。山西省農村居民醫保目錄用藥品種由原來的1500余種擴大到2800余種,定點醫療機構從原來的2000余所擴大到7000余所,城鄉居民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將達到80%,比改革前提高15%,惠及山西省2600萬城鄉居民。
這兩項醫保改革,體現了“以民為本”的工作理念。制度設計由注重基金安全變為政府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貧困患者看病就醫的經濟風險由個人承擔變為由制度承擔,報銷比例提高、幫扶力度加大、個人支付減少。兩項醫保改革新政,均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