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陽泉評説”太原“圈粉”
原標題:百年“陽泉評説”省城“圈粉”
山西日報訊(記者 李建莉)8月21日下午4時,太原美術館大廳,首屆山西藝術節陽泉文化藝術周小舞臺展演高潮迭起,其中陽泉評説《訓子》,以其地道的方言土語、風趣的插科打諢、濃郁的鄉土氣息,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這正是二月二來龍抬頭,打扮起來上繡樓,王侯公子我不打,繡球單打公子的頭。”對於太原觀眾來説,地道的陽泉方言理解起來似乎並不困難。老藝人剛一開口,觀眾們便已發出會心的笑聲。3位老藝人身著極具特色的傳統戲服,一問一答、一招一式盡顯老辣,他們精彩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以及不時穿插的逗樂小段子更是引得現場掌聲、笑聲不斷。
據了解,陽泉評説起源於平定,如今已有百年曆史,它是運用陽泉方言特有的韻律和不規則的節奏,採用長短句式,編織讓百姓感覺親切的小故事,以及一些帶有哲理的小作品進行演説。2006年11月,陽泉評説入選山西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了更好地發展傳承這一地方曲藝品種,第三代傳承人鄭亞克一直努力著,這一次他和他的兩位老搭檔特意將傳統劇目《訓子》帶到太原參加首屆藝術節的演出。“《訓子》已經上演了50多年,是我們陽泉評説的經典保留劇目,極具特色。這些年,我們也創作了不少新的評説精品,但這一次還是決定把最原汁原味的東西呈現給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最地道的陽泉傳統文化,也希望通過藝術節這樣的平臺給傳統文化從業者們帶來更多文化自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