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科研攻關取得重要進展
1月29日,記者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悉,該所于1月5日成功分離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已完成國家病毒資源庫入庫,將為當前的科學研究、疫苗開發、生物醫藥篩選等提供重要資源支撐。
據介紹,2019年12月30日,在疫情出現初期,武漢病毒所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收集和標準化入庫工作;2020年1月2日,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稱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1月5日,成功分離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該毒株資源已按標準完成國家病毒資源庫入庫,並進行了標準化保藏,可依法依規提供給有關機構,為當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研究、疫苗開發、生物醫藥篩選等提供重要資源支撐。1月11日,武漢病毒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發佈,實現全球共享。
1月23日,湖北省新型肺炎應急科研攻關專家組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正式宣佈成立由武漢病毒所牽頭,石正麗研究員任組長,與來自華中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湖北省中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單位的13位專家共同組成科研攻關專家組,著重在快速檢測技術產品研發、疾病發生發展和傳播規律及臨床診治、抗病毒應急藥物和抗體類藥物等8個方面開展聯合攻關,協同全省優勢科研力量,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關戰。
同時,由武漢病毒所開發的病毒檢測試劑和方法,已應用於本次病原檢測工作中,為後續診斷試劑盒的開發和推廣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該所實現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達。通過與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時間內完成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IgG、IgM血清學診斷試劑盒(酶聯免疫法),可作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檢測以外的重要輔助診斷手段。
1月23日,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來源於蝙蝠。文章首次證實了該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細胞進入受體(ACE2),併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為後續病毒致病機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該所正積極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篩選、動物模型建立、疫苗研發等工作,目前已篩選出了幾種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的藥物,並向國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科技攻關組報告,供綜合研判後指導醫療救治。在動物模型方面,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建立,將為後續研究提供關鍵支撐。
早在2003年SARS爆發時期,國家從戰略高度部署武漢病毒所承擔了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任務,作為我國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綜合性技術平臺。該實驗室在本次疫情發生並完成病原鑒定後,已獲國家衛健委批復,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活動。(湖北日報記者文俊、通訊員陳熙、王以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產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產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產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