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
3月3日,湖北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努力克服疫情影響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通知》,要求疫情期間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監測排查、促進就業、復工復產等工作,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
通知強調,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到戰“疫”與戰貧兩手抓、兩不誤,要以縣為單元認真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要求,逐縣逐村逐戶逐項提出化解疫情影響的具體辦法,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確保貧困群眾疫情防控不落一人、精準脫貧不漏一戶。
通知要求,全省要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對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貧致貧的困難群眾加大排查力度,及時納入臺賬管理,以村為單位,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對因疫情,集中或居家隔離,生活陷入困境的貧困群眾,要加強走訪探視和必要幫助,保障其正常的生活所需;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患者,及時落實救治費用補助政策;對於確診、疑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對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孤寡老人、重度殘疾人等人員,實行臺賬式管理、專人化保障,及時幫助解決米、面、油、菜、衣、被等基本生活用品需求。
通知強調,各地要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確保貧困戶農業生產不受疫情影響。組織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打通交通堵點,充分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疫情影響期間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發生逾期的不納入徵信失信記錄。各級財政扶貧資金重點傾斜支持疫情較重縣(市、區)。對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的扶貧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各地可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和貸款貼息支持。對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貢獻、社會效益好的涉農企業和其他涉農組織,可優先支持其參與符合條件的脫貧攻堅項目,降低資金使用門檻,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捐贈等投入視作減貧帶貧效益。
通知指出,各地要搶抓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的時機,通過電話、微信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和省內外用工需求摸排,按照“分批有序錯峰”的要求,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對新增的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臨時崗位,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對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扶貧車間和帶貧益貧減貧的當地企業,依據吸納貧困勞動力規模,按規定落實相關政策,有條件地區可加大支持力度。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按規定給予交通和生活費補助。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及時發佈就業信息、企業開工復工信息,開闢貧困戶網上招聘綠色通道,並根據貧困勞動力就業意願和就業技能,促進與用工企業精準對接、應聘擇崗。(湖北日報記者劉勝、通訊員王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產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產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產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