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專題策劃 >> 正文

全民族抗戰爆發80週年 砥柱中流引領偉大復興

2017-07-07 14:13:28    來源:新華網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偉大的民族總能在絕境中浴火重生。

  80年前的炮聲,將一個沉睡的民族驚醒。盧溝橋畔氣壯山河的抗擊,開啟了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序幕。

  秉持民族大義,擔負救亡重任,中國共産黨高舉團結抗戰旗幟,引領奪取勝利的正確方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中國人民贏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滔滔歷史長河,巍巍砥柱中流。

  踏上新的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拼搏奮進,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昂揚前行。

  高擎抗戰旗幟 挺起民族脊梁

  七月的宛平城,蟬聲陣陣。永定河上波光瀲艷,映照出盧溝橋雄偉的橋影。存留于橋面的古老石磚,承載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80年了,那些悲慘壯烈的日子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盧溝橋事變親歷者、新中國第一任盧溝橋鎮鎮長、86歲高齡的鄭福來觸摸著橋頭的石獅,感慨萬千。

  遠望宛平城,城墻上的纍纍彈痕,永遠銘記那段在苦難中爆發、于危亡中圖存的悲壯歲月。

  “盧溝橋,獅子吼,宛平城頭浴血戰……”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製造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妄圖把中國變為殖民地,進而吞併亞洲、稱霸世界。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共産黨發出的吶喊,隨著電波傳遍全國,激蕩在每一位國人的心頭。

  強敵肆虐的漫漫長夜,中國共産黨高舉團結抗戰的旗幟,成為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堅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次日,中國共産黨即發表抗日宣言;同年,陸續派出大批幹部赴東北組織抗日鬥爭;1932年4月,成立還不到半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佈對日戰爭宣言……

  “在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走向全民族抗戰的過程中,儘管當時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政府和武裝力量還很弱小,卻承擔起了抗日民族先鋒的歷史責任,表現出了對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重大使命擔當。”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説。

  北京妙峰山,奇峰峻峭,松柏參天。

  “堅持持久戰”,1941年八路軍挺進軍在此處留下的摩崖石刻,歷經風雨洗禮,仍然清晰如昨。

  在艱苦而危險的歲月裏,挺進軍專門派出兵力,以武工隊的形式四處動員群眾抗日。遙想當年,一隊隊神情堅毅的軍人握緊拳頭,以鏗鏘有力的話語大聲宣講黨的抗日主張,那份執著源於一種何等堅定的信仰!

  “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1938年5月,面對甚囂塵上的“亡國論”“速勝論”,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集中全黨智慧,科學系統地闡明瞭持久抗戰的總方針。

  洋洋萬言,猶如驅散雲翳的旭日,撥開國人心頭迷霧,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決心信心。中華民族振奮精神,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偉大的抗戰之中。

  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從白山黑水到熱帶叢林,從長城腳下到太行山上,歷經苦難的中國大地上,不斷匯聚起誓死抗日的滾滾洪流。

  無論是在淪陷區還是遊擊區,中國共産黨人都是火種的播撒者,都是動員、組織和堅持抗戰的領導者。

  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曾經評論:共産黨領導的抗戰“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氛和力量,一種和敵人交手的願望……”

  在艱難困苦中,正是中國共産黨人,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中國共産黨人以自己的正確主張、堅定意志、模範行動、巨大犧牲,支撐起救亡圖存的希望,對中華民族産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發出中國人民的巨大創造力和戰鬥力,寫就了抗戰勝利的壯麗史詩。”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説,作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産黨當之無愧。

  締造空前團結 凝聚磅薄力量

  細雨初歇,天空又現光華。

  車水馬龍的重慶街邊,古樸滄桑的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掩映在綠樹叢中。

  抗戰相持階段,這座民盟元老鮮英的公館同樣訪客如流:中共人士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社會進步人士張瀾、黃炎培、沈鈞儒,國民黨要員馮玉祥、于右任、柳亞子等,在這裡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彼時的中國,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各層各界同日本侵略者正在進行殊死的鬥爭。

  彼時的中國,曾經“一盤散沙”的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政見各異的諸多團體結成一條心,滿目瘡痍的華夏大地發出“最後的吼聲”。

  從“八一宣言”力主團結到瓦窯堡會議指引方向,從西安事變秉持大義到皖南事變忍辱負重……抗戰期間,儘管幾經波折,中國共産黨始終堅如磐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牢牢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命脈。

  回首祖父與共産黨合作的歷程,黃炎培之孫黃孟復由衷感慨:“國民黨千方百計拉攏他們卻沒有成功,而遠在延安的共産黨卻把他們吸引在周圍。靠什麼?靠的就是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鬥的理念,靠的就是延安的實踐和領袖的品格。”

  危難關頭,中國共産黨帶領中華民族選擇自己的命運,人民也在命運轉折中作出歷史的選擇。

  抗日戰爭,是攸關民族前途命運的殊死戰,也是檢驗當時中國各黨派和政治集團的試金石。

  “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採取什麼態度,這是衡量一個政黨能否得到民眾擁護、能否領導和影響民眾的重要尺規。”曲青山説。

  正因如此,中國共産黨肩負起全民族抗日救亡的歷史重任,把自己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空前緊密地相連。

  “共産黨組織、動員民眾的核心與關鍵,是激發民眾心中潛在的火種。點燃它,這個民族就不會墮落,不會被黑暗吞沒,不會被侵略者征服。”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説。

  中央黨史研究室教授薛慶超説,中國共産黨始終不渝高舉抗日旗幟,始終不渝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始終不渝艱苦奮戰在抗戰前線,始終不渝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方向。

  “從開展全民族抗戰到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階段,80年來的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團結帶領最廣大的中國人民;只有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産黨的周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説。

  傳承抗戰精神 走向偉大復興

  縱橫呂梁山,奔騰黃河浪。

  2017年6月21日,在山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興縣蔡家崖村,向晉綏邊區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瞻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

  烽火當年,蔥蘢草木之下,曾有烈士的鮮血流淌。

  駐足凝視,習近平動情地説,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永遠保持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這是走向復興的中國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

  1944年9月5日,共産黨員張思德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三天后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同志出席,併發表了那篇廣為流傳的演講——《為人民服務》。

  真正為了人民的政黨,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

  成立96年來,黨領導人民開展土地改革告別封建剝削制度,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實現7億多人口脫貧……

  成立96年來,中國共産黨從最初的數十人,逐步發展成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450多萬個黨組織的執政黨……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正是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鮮明體現。”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説,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先進性,中國共産黨才能做到天下歸心,引領中國揚帆遠航。

  始終堅持自信自強,這是走向復興的中國融于血脈的鮮明特質——

  遭受侵略,是因為“落後就要挨打”;戰勝侵略,是因為在逆境中自強。

  從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耕地養活超過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到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産大飛機一飛沖天,到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駛向深海……今天的中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世人驚嘆的奇跡。

  從向深度貧困宣戰,到向改革“深水區”進發;從決勝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到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路怎麼走”……今天的中國,直面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抗戰勝利一掃百年來中華民族屢戰屢敗的心理陰霾,恢復了久違的民族自信。”北京市黨史辦原副主任李明聖説,這種必勝信念薪火相傳,必將堅定億萬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始終堅持和平發展,這是走向復興的中國面向世界的莊嚴宣示——

  今年春季,全國教科書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七七前夕,國歌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秘書長李蓉説,“從教材到國歌,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教育,讓下一代不忘歷史、牢記使命,投身到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當中。”

  “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代表著一切愛好和平人士的心聲。

  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從參與全球維和行動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將刻骨銘心的苦難記憶,化作對和平發展的不渝追求,為維護世界和平持續貢獻智慧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