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世界製造業大會人力資源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峰會在合肥舉辦。本次峰會聚焦“人才賦能,創新發展”主題,以展覽展示、主旨演講、要素對接為方式,為推動安徽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吸引了長三角和中部地區各省市人社廳(局)負責人、行業知名專家、製造業企業和服務機構代表等近600人參加。科銳國際招聘流程外包業務總經理李華受邀出席。
賦能安徽首位産業人才生態建設
在人力資源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論壇上,舉行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層次人才服務全球合夥人簽約儀式,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科銳國際等10家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向包括新能源汽車産業在內的安徽省製造業更快實現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注入更加精準的專業力量,為安徽省首位産業人才生態建設賦能。
近年來,安徽把“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列入全省大力發展的十大新興産業。2022年全年,安徽省汽車産量174.7萬輛,新能源汽車産量52.7萬輛,均居全國第7位。産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據《2023安徽製造業發展報告》,安徽省擁有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江淮、長安、漢馬科技7家整車企業和1200家配套企業,建立了整車、發動機、車身、底盤等全産業鏈體系。
伴隨新能源行業呈現出爆髮式增長髮展,人才需求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李華觀察到,今年以來,終端銷售、充電樁拓展和維護、自動駕駛、智慧演算法、車規級晶片方面人才需求攀升明顯。同時,新能源汽車産業對人才在跨級(跨界)融合、平臺思維、客戶導向等技能和意識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以技術驅動的整體人才解決方案服務商,科銳國際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完善的人才配置解決方案及豐富的行業資源積累。針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用人需求及促進高層次人才充分就業,科銳國際深諳客戶需求,通過中高端人才訪尋、招聘流程外包、靈活用工等服務,著力破解新能源汽車産業客戶不同場景中的用人難題。
助力新能源車企海內外人才配置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在政策推動、技術進步、市場需求和全球趨勢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處於穩健發展且前景廣闊的良好態勢。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該領域內人才需求旺盛。除技術研發等核心崗位,全産業鏈的用工需求也較往年增長趨勢顯著。
科銳國際立足中國本土市場,基於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全面調研及深度洞察,通過專業崗位核心人才訴求梳理及高效資源整合能力,曾助力國內某智慧電動汽車品牌解決招聘過程中所面臨的崗位分散、地域分散、需求緊急等一系列眾多挑戰。除需求對接和資源調動以外,該項目組全面負責外包員工管理,涉及員工各類手續辦理、考勤管理、福利關懷等,最大程度優化外包員工體驗,同時提升客戶對於外包服務的認同度,確保項目有序開展。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企進入海外拓展的黃金期,本土車企在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更要在“出海”過程中匹配相應的人才戰略。科銳國際在支持新能源車企進行全球化人才佈局方面經驗豐富,幫助眾多客戶在海外當地市場搭建團隊、招引人才,也有向國內引入海外核心關鍵人才的實踐。
據李華介紹,其團隊曾幫助國內一家頭部新能源車企客戶在匈牙利建廠。該客戶需要一名能夠適應中國企業文化,且具有全球視野和專業能力的廠務負責人。由於文化差異,候選人對中國企業的招聘流程、合同週期和就業政策等缺乏了解,增加了招聘難度。面對這一挑戰,李華及其團隊成立了專業項目組,根據客戶所需崗位要求,在匈牙利及周邊區域對目標企業進行摸排和梳理,讓客戶對於當地市場的人才分佈産生更清晰的認識。與此同時,項目組與客戶深入協調溝通,終於讓雙方在必要訴求方面達成一致。
在海外人才引進方面,李華及其團隊曾協助一家外資車企引進一名外籍感知品質專家。為了幫助候選人深入了解公司文化氛圍及崗位職責,項目組積極推進在線溝通,加強雙方連結,並通過視頻帶領候選人參觀企業工廠、辦公環境、居住條件等,逐步打消候選人顧慮。同時,科銳國際與企業進行了多輪溝通,綜合分析市場人才分佈,並強調候選人在該領域的豐富經驗和能力優勢,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共識,候選人順利入職。
李華表示,本次簽約成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層次人才服務全球合夥人,科銳國際將重點圍繞新能源三電研發、智慧網聯等持續輸送演算法、架構、測試、品質等方面人才,為安徽省建設人才發展和創新高地貢獻力量,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圖文:由科銳國際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