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賽力斯汽車“一號工程”:探索用戶智駕心態變化
2024-06-27 17:37: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近期,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在2024世界智慧産業博覽會現場表示,對智慧駕駛,用戶都會經歷從“怕開”“敢開”到“要開”三個階段,隨著人機共駕的相互學習深入掌握,用戶領悟到“人駕+智駕”更安全的理念,智慧駕駛的滲透率將迅速提升。

  當前,在新能源車企紛紛“卷”智慧駕駛的背景下,賽力斯汽車以用戶為中心,開展AITO問界系列智駕體驗活動,內部代號為“一號工程”,旨在從用戶思維出發,深度理解用戶在整個智駕過程中心理和行為的改變,幫助用戶儘快熟悉、掌握智駕。

  “一號工程”探索用戶智駕心理變化

  賽力斯汽車的“一號工程”,即讓大量內部員工參與智駕體驗活動,深度了解智駕,通過觀察用戶在智駕體驗過程中心理的變化、行為的變化,有針對性提出更精準的産品服務及傳播策略,為智駕推廣助力。據悉,賽力斯是目前行業中唯一一家啟動大量員工進行智駕體驗活動的車企。

  目前,該智駕體驗活動共涉及AITO問界新M5、問界新M7和問界M9三款車型,累積總行駛里程為556,232公里,其中智駕里程高達442,856公里,佔總行駛里程的79.6%,充分展現智駕技術在實際駕駛中的顯著使用率。截至目前,接近800名用戶參與該活動,軌跡遍及全國100多個城市,覆蓋川渝、長三角、華北、珠三角等重點區域。

賽力斯汽車“一號工程”:探索用戶智駕心態變化_fororder_image001

  智駕體驗活動的“主角”多為賽力斯內部普通員工,來自各個業務部門及職能部門,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智駕或整車技術背景,有老司機、也有駕齡不到一年的新手司機,最小年齡為20歲,年齡最長的員工超過50歲,大部分以30-45歲中青年為主。

  據了解,AITO問界系列智駕體驗活動是源於張興海的一貫做法,公司的每一款産品,他都要跑遍全國各地親自去做産品體驗。張興海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我們的高管團隊核心人員,包括我自己,都沒有親自開,或者開了之後不認為這個車好,那我是不會把車交付給用戶的。一定要體驗之後自己滿意、品質過關,才能上市交給用戶。”

賽力斯汽車“一號工程”:探索用戶智駕心態變化_fororder_image002

  智駕“硬數據”與用戶“軟感知”相結合

  目前,賽力斯汽車的智駕里程已累計2.65億公里,並且每天還會新增約235萬公里,這一數據已領先行業。但就在部分車企還在堆硬體時,甚至連無圖智駕都還未開通的情況下,賽力斯再領先同行一步,開始研究用戶的智駕心理和行為,幫助用戶更快更好地使用智駕,這也為行業樹立了新範式。

  據悉,“一號工程”以用戶真實用車場景的第一視角開啟不間斷的體驗,並形成常態化體驗反饋機制。在每一期智駕體驗結束後,賽力斯汽車會進行內部的交流分享沙龍活動,參與智駕體驗的員工們暢談自己的感受。據第16期AITO問界系列智駕體驗活動調研數據顯示,從新用戶普遍對智駕的“零”認知,在7天深度智駕體驗後,51.7%的用戶明確表達了強烈的“要開”的智駕意願;有97%參與體驗活動的員工明確表示,“智駕+人駕”是更安全的駕駛方式。

  這些來自一線的、真實的用戶體驗和反饋,為賽力斯汽車提供了優化産品和服務的直接依據。高效的技術測試再結合普通員工智駕行為反饋,智駕“硬數據”與用戶“軟感知”結合,一方面推動智駕不斷獲取數據學習迭代,一方面也加深企業對用戶行為及智駕心理變化的理解,正是賽力斯“以用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宗旨的體現。

賽力斯汽車“一號工程”:探索用戶智駕心態變化_fororder_image003

  同時,賽力斯還通過持續、高頻的各類場景化體驗,傳播智駕、推廣智駕,讓更多普通用戶從最開始不了解智駕到形成正確的認知,從怕開到敢開、想開,再到信任和依賴智駕,快速建立用戶智駕心智。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用戶體驗優化,賽力斯汽車將繼續引領智慧駕駛技術的發展,並在智慧駕駛領域創造更多的可能,為用戶帶來更安全、更便捷的智駕出行體驗。(資料來源:賽力斯汽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