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全世界對新千年的到來充滿期待。倫敦送上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輪“倫敦眼”,紐約獻上了時代廣場百萬人同時參與的24小時慶典,巴黎正計劃讓埃菲爾鐵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燈柱......而作為參與並推進中國汽車工業現代化、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上汽大眾為中國民眾獻上的新千年禮物則是帕薩特。
這款誕生於千禧年之際的中高端轎車,不僅延續了桑塔納在中國的輝煌,更標誌著上汽大眾開啟了本土化研發的新篇章。回看這一段故事可以發現,“in China for China”的理念,早在當年上汽大眾堅定走“以自主研發和中國用戶需求為中心”的發展路線時,便有跡可循。
推出中高端轎車 恰逢其時
上世紀90年代,桑塔納“旋風”席捲全國,隨著中德聯合開發的桑塔納2000型投産,上汽大眾整體國産化率繼續提高,這意味著上汽大眾逐步實現了當初引入桑塔納的目標——初步形成高品質的生産體系。另一方面,桑塔納2000型的成功,也增強了上汽大眾堅持自主研發的信心和決心。
彼時,正值國內經濟飛速發展、人民消費水準迅速提升的時期,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急速增長。對於作為一種身份象徵的中高端轎車,國民也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于上汽大眾而言,國産化成了,市場規模穩了,消費需求有了,推出一款中高端轎車恰逢其時。
1999年12月15日,上汽大眾首輛帕薩特轎車下線
1999年12月15日,首輛帕薩特轎車下線,2000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繼桑塔納之後,上汽大眾打出了第二張王牌。事實上,在帕薩特來到中國前,它在海外已經名聲大噪,不僅是因為它長期與奧迪共用平臺,更是由於它對未來的先鋒實驗:它是“新大眾系列”的第一款車型,從採用水冷前驅發動機,到讓流線型又重回汽車時尚前沿,成為當時歐洲大陸最先進的轎車之一。
“PASSAT”這個命名,源自一股季風的名字,承載著大眾汽車希望帕薩特風行全球的美好願望,而帕薩特也確實做到了,在進入中國之後更是重新定義了中國B級車的標準。
在推出後的5年時間內,帕薩特在中國取得了驚人的超40萬輛的銷量。“今年又賺了多少輛帕薩特?”成了當時商人之間問候打趣的經典話術,這中間有生意場上的得意,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在那個敢闖敢幹的年代,帕薩特成為了新世紀中高端轎車的代名詞。
叫好又叫座 本土化研發立功
對於國人來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帕薩特的那一道空前的如彩虹般的車頂弧線。
從70年代初,汽車方盒子外形已經風靡多時,而帕薩特則打破了這個桎梏,將空氣動力學和汽車美學有機結合,塑造了一個令人心動的車身外形:它的車頂線如一道彩虹橫跨A柱和D柱,直至底部縱梁。這道彩虹不僅使帕薩特的風阻系數達到驚人的0.28,大大降低了風噪,而且在高速行駛時,空氣還會對汽車産生負升力,行駛穩定且經濟省油。
以産品本土化改進為主旨的創新,是帕薩特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相比海外版的帕薩特B5,中國版的帕薩特在長度上達到了4780mm,加長了77cm,軸距也達到了2803mm,加長了100mm。軸距的加長,使得車頂“彩虹”線條的弧度更為舒展,外形更加優雅,更使得帕薩特擁有了堪比C級車的后座空間。帕薩特的成功更是引領了中國車市加長的風潮,奧迪A6、寶馬5係、奔馳E係都紛紛效倣,專為中國市場推出加長版。
同時,在帕薩特車型引進中國的契機下,上汽大眾建設了一座全新的整車廠,製造工藝達到世界汽車工業最新水準,把空腔注蠟、鐳射焊接、渦輪增壓等前沿科技都帶到了國內。叫好又叫座的帕薩特一時間風頭無兩,中國汽車製造也在此時看到了更多可能。
帕薩特的成績並非一日之功,這背後離不開上汽大眾對自主創新和本土化研發的長期堅持。1992年,上汽大眾就派遣九人小組奔赴巴西聖保羅,參與大眾、巴西拉美汽車公司的聯合開發,加速自主研發技術的儲備。1997年,上汽大眾投資30多億,建設擁有試製試驗基地和專業轎車試車場的技術中心。借著技術中心的成立,上汽大眾實現了與德國大眾同等標準,涵蓋車身開發、電氣、底盤、驅動傳動系統與整車匹配開發的能力。1998年,上汽大眾挑選了40名年輕的工程師,前往德國大眾進行歷時三年的開發全流程培訓,回國後成為技術中心各領域的核心骨幹。
2005年11月24日,上汽大眾Passat領馭上市
在帕薩特之後,2005年帕薩特領馭、2011年全新一代帕薩特、2021年“雙前臉”帕薩特等車型陸續走向市場,款款皆經典,體現了上汽大眾對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懈追求和對中國市場的獨到理解。以帕薩特領馭來講,這款車型在中德合作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誌著德國大眾最新的造型理念與中國文化的成功融合。
帕薩特的推出,標誌著上汽大眾摸索出滿足中國用戶實際需求的新路,也夯實了上汽大眾本土化創新研發的基石。經歷四十年的發展,上汽大眾推出了一款又一款“國民車”,贏得了2800萬用戶的信賴。未來,上汽大眾將持續融合中德股東雙方的優勢技術和資源,進一步提升企業産品力和創新能力,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樣化的選擇。(資料來源:上汽大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