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將拉動車市強勢增長
2024-10-24 15:48: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10月23日,在第七屆中國汽車品質論壇暨2024年中國汽車用戶滿意度測評結果CACSI新聞發佈會上,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就中國汽車市場運行特徵做了分析與展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將拉動車市強勢增長

  2024年是汽車強國建設的第十個年頭,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由汽車大國逐步邁向汽車強國。但是,當前市場格局變化更加迅速,消費需求變化更加多元化與個性化,“卷”成為當前汽車行業的鮮明特點之一,但一味的“卷”不利於行業總體健康發展,越是在競爭激烈的時候,越需要關注行業總體發展趨勢。 

  崔東樹表示,汽車市場目前進入了相對比較艱難的時期,今年市場競爭極其嚴峻,中國汽車市場也面臨挑戰,目前3000萬輛的市場規模,佔了世界32%的比例,總體上遠沒有達到工業品在世界上的平均水準,如果説中國被認為是世界工廠,那麼汽車要對得起這個地位,未來要佔到40%到50%的規模,甚至像很多主流工業品佔到60%以上的規模,所以從3000萬輛到4000萬、5000萬輛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在挑戰之下,中國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年獲得了超強良好表現,目前在世界實現了唯一超強增長狀態,國內車市也呈現了相對較好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結構性的巨變。尤其是2023年以來,整個行業面臨翻天覆地的百年巨變。過去,中國以上汽、一汽、東風為代表,但是現在比亞迪是第一位,上汽第二,一汽第三,奇瑞、吉利、東風、長安基本在一條線上,形成了以新勢力為代表的全面的格局變化。

  各個企業抓住新能源發展機遇,也抓住了品質品質,在增長之下,中國汽車品牌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今年9月份汽車出口占比19%,1-9月累計出口占比29%,其中商務車出口占到了商務車總量的23%,乘用車也佔到了19%。無論自主、合資,現在都是以品質為核心推動出口,出現了良好發展態勢。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將拉動車市強勢增長

  與此同時,車市也面臨一定壓力,汽車消費不旺目前是嚴重的課題,中國汽車是唯一未被滿足的消費品,目前還處於以衣食消費為主的狀態,汽車行業屬於比較艱苦的行業。

  燃油車市場目前面臨著艱巨挑戰,乘用車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燃油車從2017年是2300萬輛,到了2024年的1400萬輛,整體下降了900萬輛的規模,企業面臨急劇快速下滑狀態。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很多企業逆勢崛起,傳統燃油車並不是賣不動,比如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行業巨大壓力下實現了平穩發展。此外,由於出口在海外建立了品牌的良好口碑,中國的乘用車實現了超強表現,今年乘用車基本佔到88%的出口比例,其中燃油車出口占比很大,8月份汽油車出口增長44%,電動車出口增長只有9%,形成了燃油乘用車面向國內和國外市場全面發展的局面,主力企業表現良好,在中國品質之下,中國品牌獲得了巨大的增長認可。

  崔東樹指出,燃油車面臨艱難的原因還在於經濟發展較大的壓力,同時居民的支出分化,中國目前實現了一個以小車為主的需求,但是消費者購買力並不強,所以換購增購需求成為增長動力。另外,傳統燃油車入門級的消費結婚群體出現了明顯下降,車市面臨新的結構性的變化。 

  從燃油車跟新能源車對比來看,中國新能源車實現超強增長,未來是以軟體定義汽車的智慧化發展時代,傳統燃油車企業必須看到智慧電動化帶來的全新變化。新能源增長率從7、8、9月份突破了53%,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的速度越來越快,連續3月佔到50%以上的比例,表明新能源車成為了主流發展趨勢。新能源車大單品耐用消費品的特徵日益明顯,傳統豪華車手工打造在未來智慧電動化時代基本會被淘汰,未來沒有超豪華車,因為它已經不適應新的生産工藝與製造發展模式,未來只有主流車型,沒有個性化産品,跟消費一樣,沒有奢侈品和超豪華産品,只有主流高端。

  各地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尤其是插電混動今年普及率比去年增加了11個百分點,而且大中小城市全面普及。特大城市的消費者還是在買燃油車,但從燃油車換到新能源插電混動,結構之變可能帶來行業整個的變化,整個面臨的不是産品簡單的內部競爭,而是結構的巨變,消費選擇的巨變。

  崔東樹表示,未來,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將拉動車市強勢增長,尤其是報廢更新給新能源車2萬補貼,給燃油車1.5萬,這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乘聯會在政策上明確提出,一定給燃油車更好的支持,希望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給同樣的政策支持, 同車同權,推動燃油車實現合理的市場空間,實現公平競爭,給消費者一個平等的選擇。我們對於今年的市場是樂觀的,未來市場在增換購推動之下也會實現超強發展,中國汽車的品質、品牌將得到進一步大幅度提升。(文:楊曉紅 圖:中國品質協會)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