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各大車企紛紛在參數比拼和硬體堆砌上展開角逐。然而,東風奕派以“實用科技”為核心理念,在市場的喧囂中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和定力。從今年3月的πDAY用戶大會到持續的産品升級,這個年輕品牌在經過不懈努力,已重獲消費者信任,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內卷”時代,穩健務實的發展策略同樣可以贏得市場認可與良好口碑。
堅持實用科技 拒絕無意義“內卷”
3月14日,東風奕派在杭州舉辦的2025 πDAY用戶大會上,品牌方明確表達了對當前市場“內卷”現象的思考。“極限的參數、硬體、材料並不一定催生極致的體驗”,這句話道出了東風奕派的産品哲學——好的科技絕對不是炫技,實用才是正義。
這種理念在産品層面得到了充分體現。以智慧座艙為例,東風奕派選擇把主導權交給用戶,所有車型均搭載SOA智慧座艙,支持38個功能模組、100多項功能選項、1000多個自定義場景。數據顯示,這套系統一年內累計觸發達到近2000萬次,高頻使用率恰恰證明了“實用科技”的價值所在。經過持續的OTA升級優化,車機操作的流暢性也獲得了用戶廣泛認可,體驗更上層樓。
在動力技術方面,東風奕派同樣展現出務實的態度。其搭載的馬赫電驅動系統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十佳電驅動系統”認證,eπ007百公里能耗最低可至11.9kWh,eπ008最低可至14.7kWh。這些紮實的續航表現,做到了真實無虛標,體現的是對用戶真實需求的精準把握——不追求極限參數,而是在性能與實用性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用戶導向的産品策略獲得市場認可與信任
東風奕派的這種“反內卷”策略正在獲得用戶的積極反饋。從用戶使用數據來看,東風奕派的産品策略確實切中了消費者痛點。eπ007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分別是全景影像、車載音樂、座椅按摩、車機互聯、車載香薰,這些都是日常用車中的實用功能。而獨有的戰鬥模式全年激活次數超32萬次,為用戶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這些真實、高頻的使用數據,既是産品力的證明,也是品牌重獲消費者信任的重要基石。
eπ008同樣表現出色,其座椅按摩功能一年內啟動5150萬次,後排娛樂屏啟動1476萬次,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了用戶對實用功能的重視程度。值得一提的是,eπ008還摘得“世界十佳電動汽車年度車型”桂冠並獲頒“自主知識産權創新應用證書”,持續獲得行業權威認證背書。
集團技術底蘊與央企背書提供強力支撐
作為擁有56年造車歷史的央企東風汽車,其在技術研發、品質管控、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的深厚積澱與強大背書,為東風奕派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發展基礎,這也是其良好口碑的重要來源。
在技術層面,東風奕派依託集團的天元智慧“一核雙基雙元”智慧化體系、馬赫電池等核心技術,在智慧駕駛、智慧座艙、動力電池等關鍵領域獲得了系統化支撐。特別是馬赫電池的“超高安全冗余”設計,讓東風奕派全係車型提前滿足電池新國標,為用戶築牢安全出行的防線。
這種源自央企集團的技術底蘊支撐,使得東風奕派不需要通過激進的技術路線來博取市場關注,而是可以專注于技術的成熟度與可靠性,讓用戶真正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實用性和安心感。
産品矩陣持續完善 精準響應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始終是驅動東風奕派産品迭代進化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東風奕派以密集的産品投放與精準的矩陣佈局,持續回應用戶對産品升級的多元化需求。
一季度,eπ007如奕版、eπ008如奕版及eπ008智駕版相繼推出,把此前備受用戶喜愛的諸多選配變為標配,積極響應用戶關切。eπ008智駕版官方指導價18.36萬元起,全係標配32個智慧感知硬體,支持高速NOA領航輔助、LAPA記憶泊車等高階智駕功能,智慧體驗全面進階。
二季度,通過“全球首場AI共創産品發佈會”這一創新形式問世的2025款eπ007,則讓年輕人買得起、開得爽。新車在承襲標誌性運動美學的同時,聚焦年輕人呼聲高的智慧交互與駕乘體驗,全新升級的天元OS系統融合豆包、DeepSeek雙AI大模型,為駕駛者帶來更智慧的交互體驗;同級唯一電動四驅,將百公里加速時間提升到3.7秒,搭配同級唯一戰鬥模式,為年輕人打造極致出行體驗。
品牌破圈 以價值共振激發情感共鳴
在消費需求日益升級的時代,品牌的生命力不僅源於産品本身,更在於能否與用戶構建深層的精神共鳴和價值聯結。面對日益成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世代,東風奕派摒棄傳統説教式行銷,轉而通過多維跨界,以共同興趣和價值共鳴構建品牌認同。
從領航武漢馬拉松丈量城市活力,到深度參與王者榮耀賽事與電競青年共赴熱愛,從線上到線下,從虛擬到現實,東風奕派以多元化舉措全方位連結年輕用戶群體,成功穿透品牌傳播與年輕用戶之間的次元壁。
正是這些突破性嘗試,不僅有效打破了傳統央企背景的刻板印象,讓東風奕派在年輕用戶心中煥發出鮮明的青春活力與時代感,更生動印證了“與用戶共情”的品牌建設之道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資料來源:東風奕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