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優化空間提升品質 創新活力城區 幸福美麗江岸
美麗的長江金岸
長江北岸,大漢口依水而立,得水而興,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江岸,武漢首善之區,地處大漢口核心區,是老漢口城根。
80.28平方公里的江岸區,歷史底蘊深厚,多元文化交融,方寸間濃縮武漢百年曆史。自漢口開埠以來,沿江一帶成華中地區對外開放高地,武漢城市近代化從江岸起步,京漢鐵路從這裡延伸,貫通亞歐的“萬里茶道”從這裡出發,武漢近現代商業、金融、外貿和國際交流在這裡發祥。
在江岸,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等紅色場館鱗次櫛比,百年中山大道、黎黃陂路、泰興裏等一個個老街區、老裏份星羅棋佈,巴公房子、平和打包廠等一棟棟百年老建築沿街佇立,留存珍貴的城市文脈和歷史記憶,見證武漢近現代歷史的滄桑巨變。
過往皆為序章。如今的江岸,立足長江時代,正按照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要求,爭做“四個表率”,全域謀劃“三區一帶一城”空間發展格局,努力建設成為武漢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世界亮點城市典範區,奮力譜寫“創新活力城區、幸福美麗江岸”新篇章。
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
打造“長江文明之心”重要展示區
老漢口煥發新風采
由沿江大道—江漢路—京漢大道—黃浦大街圍合的區域,即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
這裡是全市現存的文物保護建築、優秀歷史建築保留最為完好、最為集中的區域。全區現有市級以上文保單位64處,各類文博場館21家,優秀歷史建築128處,列入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的裏份18處,佔全市的90%。這些建築承載了城市的歷史記憶,見證了武漢在近現代歷史中的變遷與發展。
著眼于生態復修、老城復興、文脈復歸,江岸區打造演繹“老漢口”獨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標、“長江文明之心”的重要展示區,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提升建設歷史之城。
3年前,漢口黎黃陂路改造修復工程完工,百年老街黎黃陂路、珞珈山街變身“T”字形歷史風貌步行街。步行街以保護性修繕為主,還原歷史風貌為前提,成為集博物館、展覽館等為主的休閒街區,被譽為“漢口最美步行街”。
歷經兩年修繕,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于2016年正式開館,這也是全國唯一以“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命名的紀念館。以紀念館為核心,一平方公里範圍內紅色景群為重點區域,聚集了10余處保存完好的重要紅色舊址。
同年底,百年中山大道改造完成,沿線共38座老建築得到重新修繕,再現老漢口裏份風情和百年老街的商業繁華,讓這座承載著城市文脈和歷史記憶的萬國建築博物館復活。
在青島路10號,經過兩年的整體修繕,114歲的平和打包廠於今年初竣工投用。百年曆史建築平和打包廠逐漸成為武漢時尚文創産業集聚地、網紅打卡地。
如今,站上風潮浪尖的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瞄準創意設計、網絡互娛、數字文創、文化藝術等新興産業,漢口文創谷、長江左岸創意設計城、江岸網絡互娛體驗街區的規劃建設,充分激發城市無限創新活力和未來空間想像力,不斷蝶變新生。
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北進西擴”打造城市
更新建設示範區
飛馳在新建的江北快速路上,一棟棟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沿江拔地而起,鱗次櫛比。
長江之畔,南起長江二橋、北接長江新城諶家磯片區、西至解放大道、東臨長江左岸的區域,即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
伴隨著舊城改造,城市更新,恢弘藍圖在這裡徐徐展開。2012年,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概念規劃出爐,明確提出將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規劃定位為面向長江中游,聚集國際及地區企業總部,提供國際化高端商業及文化休閒功能,打造國際總部型商務區。
鎖定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央企以及行業領軍企業,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規劃之初,便是大手筆。
2015年,武漢華發置業有限公司競得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第一塊居住用地。同年,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12號地塊由新世界集團成功揭牌。隨之,泰康在線、中信集團、國華人壽等紛至遝來,各大項目如雨後春筍般進駐,遍地開花。
2018年6月,總投資150億元的武漢周大福金融中心動工,為新世界集團在全國佈局的第三座“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將建成國際性地標及城市名片。同年12月,總投資100億元的武漢國華金融中心開建,建設地標性商業集群。項目投資主體國華人壽全國總部從上海遷址落戶江岸區,成為武漢市第4家保險法人機構。
截至目前,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已引入8個企業開發項目,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近千億元。這裡將成為集中展現歷史文化風貌、現代都市景觀、生態宜居功能的國際企業總部型商務區。
結合全市新一輪總體規劃調整優化,江岸區有效對接長江新城發展戰略,謀劃推進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北進西擴”,將該片區沿長江岸線向北、跨過解放大道向西拓展,構建新興金融總部産業發展區域,打造長江大保護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建設示範區。
作為武漢“兩江四岸”重要組成部分,這片承載著城市復興夢想的沃土,正加速向前邁進,成為持續領跑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引領邁向“長江時代”,高標準打造長江主軸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長江新城起步區
諶家磯片打造全球未來城市樣板區
2017年7月,備受關注的長江新城選址武漢中北部,起步區落子江岸諶家磯——武湖區塊。東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長江北岸,西至灄水河、府河,西南至張公堤路,北至江北鐵路,約30到50平方公里範圍。
長江新城起步區江岸諶家磯片區區位優越,有機聯接主城,濱湖擁河、山水形勝,面江背山、坐北朝南,且與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呈依託之勢。該區塊處於航運、空運、鐵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中心,可滿足高端新産業發展需求,為鐵、水、空聯運創造條件。軌道交通陽邏線、江北快速路穿城而過。地上、地下將形成立體複合交通,大大提升交通便捷度,方便出行。
圍繞“高效高新産業集聚的創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凸顯的生態綠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先應用的現代智城、對外開放合作水準一流的國際友城、百姓富裕安居樂業的創富之城”五個方面的功能定位,有計劃、有步驟推進,最終將打造成為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區。
建設大道金融産業帶
集聚發展金融總部經濟
在江岸區,沿著6.8公里長的建設大道一路穿行,沿線高樓林立,各類金融機構扎堆聚集,在這片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入駐金融業區域性總部達27家,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城市發展“金腰帶”。
建設大道金融産業帶規劃範圍為建設大道(新華路—二七路段),區域北至京廣鐵路,南至新華路,東至工農兵路—惠濟路—台北一路,西至香江路—黃孝河路。
以浙商國際大廈、新苑商務中心、高雄88號等高端樓宇為代表的商務樓宇,成功引進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銀行武漢分行、民生銀行武漢分行等多家銀行機構,前海人壽保險、太平洋財産保險、太平洋人壽保險、太平財産保險、太平人壽保險、泰康在線財産保險、平安壽險湖北分公司等10多家保險機構,以及海通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若干證券機構。
未來,建設大道金融産業帶將集聚發展金融總部經濟,大力發展金融新業態,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金融集聚區和文化氛圍濃郁的高端金融産業帶,有力支撐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後湖産城融合示範區
産城融合化身“漢口後花園”
近期,長江傳媒大廈即將正式投入使用,一個涵蓋影視、動漫、網遊、文化等服務的創意産業集群,將在這裡誕生,成為大後湖地區文化新地標。
由三環線、漢黃路、解放大道以及京廣鐵路圍合的區域,即“後湖新城”,規劃總面積27.15平方公里。昔日漢口邊緣澤國,歷經多年變遷,發展成近40萬人口的宜居宜業新城。
後湖自然環境優越,區域內黃孝河穿城而過,塔子湖點綴其間,素有“漢口後花園”的美譽。1996年,後湖被武漢市規劃為居住新區。2006年,“後湖新城”建設方案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它是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武漢3個綜合組團之一,位於重點發展的四大居住區之首。到2009年,該片區已建成20多個小區。
近年來,江岸區提出,加快建設後湖産城融合示範區,加強城市整體設計和品質提升,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短板,導入現代商貿、文化體育等特色産業,推動均衡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典範新城。後湖從此駛入發展快車道。
隨著市民之家、永旺夢樂城、中美國際大都會、市八醫院、塔子湖體育中心等項目的落戶,以及“育才係”品牌學校資源的引入,後湖地區的綜合承載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産城融合步伐不斷加快。
由原石橋工業園改造升級的黃浦創立方産業園,引進培育高新技術、創意設計等産業集群。全省首個由村集體打造的“雙創”園區——岱家山科技創業城,成為全省首家知識産權特色小鎮,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園區轉型升級,為産城融合、區域發展再添新動能。
貫通二環三環的金橋大道、上下三層組互通的竹葉山立交橋相繼通車,讓後湖與漢口中心無縫對接。軌道交通3號線、6號線、8號線、陽邏線4條地鐵線路相繼開通,為片區幾十萬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漢口城市廣場、永旺夢樂城金橋店等商業綜合體相繼開業,填補後湖地區商業空白。後湖地區功能品質不斷提升。(策劃:中共江岸區委宣傳部 撰文:譚德磊 祝麗芳 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