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穩岩壁凸起,腳踩左邊的岩點!”9月19日,綏陽十二背後旅遊區銀河洞飛拉達攀岩線路上,教練的喊聲被山風送向峽谷。遼寧遊客孫雪琪深吸一口氣,借助鋼索向上攀爬,盡享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新奇體驗,“太好玩了,比在健身房擼鐵過癮十倍,這才是真正的戶外!”
這片7億年前形成的喀斯特秘境,如今因地心探險、洞穴飛拉達、峽谷漂流等項目熱鬧非凡。剛結束探險的上海“驢友”賀瞑佶拍著身上的泥土感嘆:“原來地心不是黑暗的,而是被時光雕琢的宮殿。”他向記者展示手機裏的照片,頭燈照亮的溶洞中,石筍如利劍般向上生長,暗河泛起粼粼波光。
遊客體驗洞穴飛拉達項目
十二背後旅遊區總裁張益峰介紹,景區推出系列創新項目,推動觀光遊向深度體驗遊轉型。今年1至8月接待遊客近70萬人次,北上廣、江浙滬等省外遊客佔比超60%。“除了探險項目,我們還佈局懸崖咖啡、溶洞音樂節等業態,讓遊客沉浸式體驗,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向下可探地心奧秘,向上能逐雲端風光。
“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通車在即,更成雲端探險地標。桁梁中部設置玻璃觀光廳與低空跳傘平臺,引橋橋墩也預留了極限運動開發空間。後續將積極引入蹦極、翼裝飛行、山地自行車、攀岩等體育運動項目,全面提升遊客體驗感和參與度,推動橋旅體融合發展。
花江峽谷大橋打造世界級橋旅融合發展模式新典範
黃平縣野洞河瀑布如白練垂落,120米高的岩壁上,遊客田先生順著繩索下降,水花在陽光中折射出彩虹:“從未有過的體驗,很刺激!”教練大漠説,入夏以來這裡遊客眾多,僅8月7日至9月15日就接待1300人次,不少人專程為瀑降而來。
黃平野洞河瀑降
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境內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佔全省總面積的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地自然環境,造就了無與倫比的山地運動資源。貴州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山地戶外運動大省”品牌,就是要讓遊客從“看山看水”變成“遊山玩水”。
從地心深處到瀑布崖邊,再到雲端之上,貴州的戶外探險正以立體姿態,讓來訪者讀懂山水間的詩意,書寫山地旅遊的新篇章。(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