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解決了我們的小語種人才荒。”湖南一家國際物流公司操作部經理蘇艷告訴記者,該公司貿易對象主要是以俄語為主的國家,成立之初因缺乏俄語人才,開展工作存在很大困難。而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先後20多名俄語專業學生到該公司就業或實習,助力公司業務開展,公司成立僅幾年,年營業收入就達到2億元以上。
近年來,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積極探索“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建設小語種專業,助力湖南與世界各地的商貿往來,70%的外語專業畢業學生直接服務於“湘企出海、湘品出境”,有力解決了外貿企業對小語種人才需求的大痛點。
找準定位:解決企業出海人才需求痛點
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自貿試驗區獲批……近年來,湖南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小微型外貿公司和跨境電商企業悄然興起,企業對精通外語語言知識、掌握外貿業務操作技能的複合型人才需求持續走高。
不過,小語種人才培養卻相對缺乏。阿拉伯語是22個阿拉伯國家的官方語言,這些國家均在“一帶一路”沿線上,但我國每年阿拉伯語專業畢業生只有1000余人。同樣,在葡語國家和我國經貿往來不斷發展的當下,我國每年葡萄牙語專業畢業生也只有1000余人。
“對於地處內陸、位居中部的湖南來説,小語種人才缺口更大。所以我們加強了小語種專業建設,著力為社會發展盡到我們的責任。”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董事長寧平説,作為一所以外語類專業為主導、以涉外商貿服務類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高職院校,學校迅速構建了商務外語特色專業群。
2010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應用阿拉伯語專業成立,這是中南六省第一所開設該專業的高校。該專業主要培養“阿拉伯語+國際商務”的應用型阿拉伯語人才,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力中阿文化交流。
同時,應用俄語、應用西班牙語、應用葡萄牙語……各類小語種紛紛在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安家”。目前,該校外語類畢業生就業率達98.6%,其中70%的外語專業畢業生直接服務“湘企出海”戰略,每年約有10%的學生赴境外就業。
找準模式:破解高職院校外語類人才培養痛點
與本科院校相比,外語類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弱,如何讓學生有競爭力、在企業中受歡迎,一直是學校的痛點。
2012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外語類專業設計“雙素養+雙技能+雙證書”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人文素養與職業素養兼備、語言技能與專業技能兼通、學歷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兼有的“三雙”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我們將人文素養全程融入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拓展中,職業素養更是全方位聚焦職業教育,多元化聚焦職業體驗。另外,我們鼓勵外語類專業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取得相應的國際資格認證。”該校教務處處長趙慧敏説。
而對於“外語技能+專業技能”的培養,該校更是下了大力氣。在課程設置方面,所有專業實現了外語教學3年不斷線,所有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全部採用多語主持、同步翻譯的方式,並積極組織外語類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各級各類外語競賽活動。
對於專業技能,該校實訓教學根據各外語專業特徵,在校內建立商務談判實訓室、同聲傳譯實訓室、國際商務業務綜合實訓室等20多間。每個專業建立了5—8個企業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必須有1—2個為“湘企出海”的規模企業。
“我很感謝學校對我的全面培養,除了語言技能外,我還學習到了各類商務技能,並作為志願者全程參加了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這種大型活動。”該校應用西班牙語專業大三學生柯靜茹説。
找準渠道:破解校企精準對接痛點
“過去,企業難以精準找到符合需求的人才,畢業生也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在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肖建安眼裏,教學緊密對接市場需求,是該校深受企業歡迎的理由之一。
近年來,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通過建設産教融合學院這一平臺,實現了3個對接:課堂教學和崗位知識需求緊密對接,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需求緊密對接,專業培養體系和社會行業需求緊密對接。
2021年,有10余家電商公司到該校招聘俄語人才。針對市場情況,該校在俄語專業拓展課程模組裏新增了跨境電商運營課程模組。
為進一步緊密對接市場,該校與湖南高橋大市場多家企業籌備建立小語種服務中心,先後與151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開設了6個校企合作訂單班,還在校內建立了數個校內生産性實習實訓基地。
該校投資300多萬元,在行政科技孵化樓6樓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校內跨境電商生産性實習實訓基地,共設465個實習實訓崗位。基地將跨境電商企業真實場景搬入校園,引入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標準,在校內開展真實電商項目運營和項目售後服務。
“基地每年為湖南和珠三角地區培養約800到1000名電商從業人員,從而實現讓學生畢業即就業的高品質精準對口就業模式,推動校、企、學三贏。”産教融合學院教師彭晉湘説。(中國教育報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曹鑫宇 唐佳莉 楊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