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龍岩: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打造“閩西實踐”升級版

2019-01-03 16:33:27|來源:閩西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打造“閩西實踐”升級版——市人大常委會2018年工作綜述之三

  □ 記者 石芳 通訊員 傅加斌

  2018年,我市82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參加走訪聯繫活動,比前一年增加近三分之二,佔全市各級代表總數近97%。

  2018年,我市共有379名縣級代表、908名鄉級代表回原選區向選民述職。

  2018年,我市124個鄉鎮首次實現全部召開年度人大二次會議。

  一年來,龍岩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人大代表主體地位,不斷完善代表工作機制,搭建代表履職平臺,豐富代表活動內容,有效激發代表履職活力,推進縣鄉人大工作“閩西實踐”不斷昇華。

  搭平臺 重實效

  激發代表履職活力

  2018年11月30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

  “關於啟動按月抵衝住房公積金還貸的建議,滿意49票,基本滿意7票,綜合評定為滿意。”……

  這是龍岩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對10件重點建議辦理工作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56名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和縣(市、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組成測評人員。10件重點建議辦理工作,7件獲得滿意、3件獲得基本滿意。

  “滿意度測評不僅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提高品質,取得實際效果,而且激發代表的履職熱情。”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委副主任谷百麗説。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提高人大工作的品質和水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代表作用的發揮。2018年是我市開展代表聯繫月活動的第二年,市人大常委會突出“落實新思想、唱響紅古田、建設新龍岩”主題,代表中的市領導率先垂范,以普通代表身份趕赴各縣(市、區)參加活動,走訪聯繫基層代表和群眾,宣講新思想。全市共有8200多名市縣鄉三級代表走訪聯繫各級代表和群眾2萬多人次,收到意見建議2千多件。代表聯繫月活動成為我市代表工作的“名片”。

  為貫徹建設“兩個機關”的要求和《代表法》有關規定,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和新羅區人大常委會按照“就近編組、便於組織、屬地管理”的原則,對新羅區街道所屬的各級人大代表進行綜合編組,組建了7個街道人大代表綜合組;按專業和領域,對我市的部分省、市人大代表進行編組,組建了農業與農村工作專業小組、教育專業小組,促進了代表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

  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常態化開展“代表履職進行時”宣傳報道,一年來共宣傳報道45位基層代表履職情況。組織代表和機關工作人員赴上海培訓,提升履職能力,建立完善代表履職平臺,實現代表工作室全覆蓋,為代表履職創造良好條件。

  強指導 抓提升

  打造“閩西實踐”升級版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對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指導,繼續推廣上杭縣才溪鎮人大主席團“1479”工作法,打造縣鄉人大工作“閩西實踐”升級版,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水準。

  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鄉鎮人大年度二次會議的召開工作,把這作為推進鄉鎮人大規範化建設的抓手,積極調研,不斷探索。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及時出臺了《關於落實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年度第二次會議的意見》,明確了會議召開程式、時間、會期和主要內容,促進鄉鎮人大依法履職行權,首次實現全市124個鄉鎮人大全部召開年度二次會議。並總結推廣上杭等縣鄉鎮人大票決重大民生項目的做法,引導推進縣鄉人大積極探索討論重大事項“自選動作”,逐漸形成了黨委點題、人大出題、政府答題、代表閱題的良好機制。

  “選民就是我們的閱卷人!”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把開展人大代表回原選區述職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推動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安排10%至15%的縣級人大代表回原選區述職,有條件的可以擴大到鄉鎮一級人大代表,原則上每位代表在任期內應述職一次。並規定述職主要內容為向選民報告執行代表職務、履行代表權利與義務的情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全市共有379名縣級代表、908名鄉級代表參加了述職,近萬名選民參與評議。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