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廈門:多措並舉攻堅克難 滿弓搭箭實現開門紅

2019-02-19 10:06:5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要聞】【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廈門:多措並舉攻堅克難 滿弓搭箭實現開門紅

  工程師正在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中巡查。施辰靜 攝

【要聞】【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廈門:多措並舉攻堅克難 滿弓搭箭實現開門紅

  建設中的環東海域新城現代服務業基地丙洲片區統建區。陳嘉新 攝

  深化項目建設,有助於帶動廈門持續抓好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重點任務的推進,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都市。記者從廈門市重點辦了解到,今年市重點項目357個,項目總投資8885.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92.6億元。

  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新春伊始,記者走訪多個城鄉基礎設施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和産業項目及新城建設現場,建設者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堅守基層拼搶工期、多措並舉攻堅克難、開足馬力建設新城,力爭實現“開門紅”。

  攻堅克難,應對施工攔路虎

  廈門第二西通道A1標段位於海滄大道東面。車輛從建設現場的隧道洞口緩緩駛入,兩三分鐘的車程過後便抵達一處正在施工的作業面。與之前幹爽明亮的一段隧道不同,作業面四週仍是泥土岩石,洞頂不時滲下水滴,作業面的最前端,施工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出渣工序。

  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是繼海滄大橋後連接海滄區和本島的又一條通道。該項目起點位於海滄馬青路與海滄大道交叉口,終點位於本島火炬北路,全長7.1公里,其中隧道長6.3公里(海底隧道長度2.8公里),自2016年3月開工,項目現已全面“入海”。

  “作業面所在的位置是距離海平面45米的海底岩層,隨著隧道不斷開挖,最深處距離海平面達72米。”廈門路橋工程第二西通道項目部總工孫磊指著隧道頂的海底岩層介紹説,目前,工程已完成海底風化槽影響段施工,即將進入海底風化槽施工。

  工程進入海底風化槽施工,也意味著第二西通道建設迎來最大難關。孫磊告訴記者,風化槽是夾雜著海水和泥沙的破碎岩層,由於地質環境差,開挖難度極大,“稍不留神,裂隙和海水貫通都會危及整條隧道的建設”。

  面對風化槽這個海底隧道施工的“攔路虎”,項目建設團隊鼓足幹勁,攻堅克難。在施工方案上,採用與翔安隧道同樣的全斷面帷幕注漿方式,即先向開挖面注射快幹水泥漿,待土層固化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完全阻絕海水之後再開挖。

  中鐵隧道局集團第二西通道項目總工程師王輝介紹説,海底風化槽共有160米,在正常地質條件下,這樣長度的工程一個月就可以完成,然而風化槽如果採用單面推進施工的話,每個月的完成進度也就15米,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

  項目部為加快進度,採用多項超前地質預報全方位探明前方地質情況,同時利用服務洞超前掘進,繞過風化深槽、新增工作面,實現主洞開挖“雙向夾擊”,有效為工程建設提速。“採用雙向夾擊的話,每個月的施工量能翻倍,預計六七個月就能完成。”王輝説。

  事實上,攻堅克難一直是廈門第二西通道項目的“關鍵詞”。除了A1標段,項目島內端的施工難度同樣不小。中鐵十八局集團所在的A2標段和中鐵一局集團所在的A3標段,積極克服徵地拆遷、管線遷改、交通導改、不良地質等困難,不僅需要萬分精細的施工,操作難度也是全國少見。目前島內端暗挖隧道也已進入海域施工,明挖隧道分段多點已全面展開。

  本著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各建設單位的合力推動下,第二西通道的每一個標段均順利推進。截至目前,第二西通道已完成工程總體進度計劃的65%左右。

  作為廈門交通“雙千億”工程項目的代表,第二西通道工程計劃2020年底建成通車,對緩解廈門島西部交通進出壓力、推動跨島發展進程有重要意義。同時,該項目還將與未來的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相連,形成縱橫島內的第二條東西向交通動脈。

  據介紹,該項目也是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系統、海西城市聯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加快推進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發展。

  堅守崗位,反向過節搶工期

  走進福廈高鐵廈門段工程工地建設現場,只見幾十台衝擊樁基一字排開,打樁聲此起彼伏。“我們工期非常緊,建設任務特別重。”中鐵四局集團福廈高鐵FX-8標段項目部黨委書記阮仕凡説,春節期間項目部基本不停工,只有除夕下午和正月初一上午安排短暫休息,關鍵性工程點在其他時間依然是24小時施工。

  春節沒辦法回家過年,不少工人的親屬來到施工現場探親團圓,“反向過節”。一線工人老鐘來自江西九江,兒子、兒媳也都在工地上工作。一家人商量後,讓老家的家人從九江到廈門來過年,團圓和幹活二者兼顧。據介紹,在福廈高鐵廈門段項目部,“反向探親”的職工家屬有100多人,絕大部分待到正月初六才返程。

  新春開工後,福廈高鐵廈門段現場更加忙碌,施工人員24小時輪班,掀起新建設熱潮。“全線復工後,一線施工人員從春節期間的200多名增加至500多名。”阮仕凡説,今年是攻堅年,項目部計劃完成投資超過10億元,將為福廈高鐵2022年全線開通打下堅實基礎。

  福廈高鐵自福州南站引出,向南經莆田、泉州、廈門北站至漳州,新建線路長277.42公里。其中,廈門段主線長約48公里,穿越翔安、同安、集美和海滄四個區,中鐵四局集團負責建設的西溪特大橋是整條福廈高鐵最長的橋梁,也是牽涉總工期的關鍵工程。

  西溪特大橋全長24.681公里,將架起700多個橋墩。據介紹,這樣的大跨度橋梁設計,一方面避免了沿線大量的徵地拆遷,另一方面節省了路基處理的成本和時間,滿足了高鐵對“零沉降”的高標準要求。據悉,今年5月份是一個重要節點,西溪特大橋將開始架梁,預計2019年底全部施工完成,並由線下施工轉為大橋線上施工。接下來,項目部將根據電力、管線遷改情況用好每一個施工良機,全力推進福廈高鐵建設進度。

  最關鍵的控制性工程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施工,而隧道掘進也呈現“多點開花”的推進態勢。全長1450米的福社隧道是福廈高鐵廈門境內最長的一座隧道。因為廈門北動車運用所建設的需要,這條隧道此前已經建好了590米,後續施工的中鐵四局進場後,一方面加緊推進300多米明洞的路基建設,一方面開始隧道暗洞的繼續掘進。針對4級圍岩的惡劣地質條件,他們採取了臺階施工法和“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的對策,準備用一年時間,實現這座隧道的最後貫通。

  福廈高鐵廈門段工程于2017年10月正式開工,工期為5年,計劃在2022年完成項目建設。據悉,目前現場的樁基施工進度已完成近15%,承臺墩身完成近10%,總體施工進度處於可控狀態。

  開足馬力,新城建設再提速

  工地塔吊揮展巨臂,來迴旋轉,打樁機不斷發出轟鳴聲……在濱海西大道西側,省、市重點民生項目——廈門市環東海域醫院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

  作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甲綜合醫院和國家重點大學研究型附屬醫院,該項目一期先行建設1000張床位,停車位1800個,遠期預留500張床位的專科醫療區。

  目前項目已進入地下室結構施工階段,完成地下室土方開挖,承臺磚胎膜施工等。工程計劃於今年年底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21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建成後,將補齊該片區醫療基礎設施短板。

  沿著環東海域蜿蜒的海岸線一路向北,濱海旅遊浪漫線項目已初現雛形。在已投用的一期工程段,顏色亮麗的彩虹跑道在陽光下與綠樹沙灘交相輝映,遊人漫步其間,或運動或拍照,悠閒自得。目前,二期道路工程(同安段)項目正快馬加鞭推進中。

  數據顯示,全長9.1公里的浪漫線二期道路工程(同安段)項目現已基本完成貫通目標;綜合管線全部鋪設完成。同時,浪漫線二期景觀工程(同安段)項目于上月開工建設。濱海旅遊浪漫線二期道路工程(翔安段)也于上月開工。

  作為廈門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島外功能提升的重要區域,環東海域新城經過三年的加速建設,面貌一新。未來,這裡將成為廈門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不僅是一批重大民生項目拔地而起,新城也成為産城融合的新高地,一批高端産業聚攏而來,人氣漸旺。

  在同安灣西岸,環東海域新城産城融合的核心區,廈門現代服務業基地(丙洲片區)統建區建設日新月異。連日來,這裡施工不停,一期辦公和公寓共19棟單體建築,目前已有13棟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其中8棟辦公樓具備預售條件。明年上半年,一期項目的寫字樓和公寓將逐步交房並投入運營。二期四個地塊則將在今年三季度全面開工。

  作為承載著廈門未來産業迭代升級重任、城市新客廳功能的産業載體,統建區共有17個子地塊,總建築面積約16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104億元。

  今年一季度,環東海域新城還有泰康之家·鷺園醫養健康綜合體項目、廈門市西柯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等項目開工,一季度集中開工項目數達到19個。

  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高層次,環東海域新城建設秉承“四高”標準,不僅在産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上“加碼”,也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步規劃、同步佈局、同步建設民生基礎設施,全力打造産城融合、宜居宜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典範新城的環東海域新城。(記者 廖麗萍 潘抒捷 楊珊珊 通訊員 周可航)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