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全福遊”帶熱鄉村遊 有福之州“有全福”

2019-03-27 16:52:24|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福建時間列表】【福州】【移動版】“全福遊”帶熱鄉村遊 有福之州“有全福”

  福州的山水田園美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春暖花開的日子,福州的山水田園,處處涌動著遊客身影:連江縣江南鄉梅洋村盛開的梅花叢中,遊客們紛紛拍下春意盎然的美好瞬間;羅源縣起步鎮水口洋村的民俗文化節已連續舉辦十二屆,年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感受畬鄉民俗……

  源源不斷涌向鄉間的客流,體現出福州鄉村旅遊發展的蓬勃態勢。近年來,福州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每年財政投入1000萬元,實現鄉村旅遊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遊客接待規模不斷擴大,增速連續三年超過20%,旅遊收入穩步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福州市累計接待鄉村旅遊人數1645.62萬人次,同比增長23.7%;累計實現鄉村旅遊收入94.78億元,同比增長25.5%。全市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吸納直接就業人數2.72萬人,拉動間接就業人數36.08萬人,拉動農民增收24.53億元。

  2019年,我省提出打造“全福遊、有全福”品牌。抓住“全福遊”的發展機遇,站在全域旅遊的平臺,福州鄉村旅遊開始邁向品質更優、業態更廣、帶動力更強的“升級版”。“我們將持續推進鄉村旅遊品牌建設,加速推動文旅、農旅等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休閒集鎮、旅遊特色村,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帶動全市鄉村旅遊更好更快發展。”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表示。

  樹品牌 打造更優質的休閒産品

  秀歌舞、展民俗、品文創……2月14日,羅源縣第十二屆“畬族·風”民俗文化節暨首屆“鄉村美食大賽”在起步鎮水口洋村熱鬧開場,遊客一邊欣賞畬鄉山水、感受畬族民俗,一邊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

  這是水口洋村一年一度的熱鬧日子。作為羅源縣的經典文化品牌,“畬族·風”民俗文化節已走過十一個年頭,今年的第十二屆更是以越發成熟的姿態、越發優良的口碑走進各方遊客的心裏。“美食烹飪區有現場製作和展示推介,我們品嘗了羅源‘一地一味’的地域美食,還感受到畬族文化內涵,這樣的鄉村遊特別有意義!”從福州市區特地帶全家前來遊玩的一位遊客興奮地説。

  近年來,像水口洋村“畬族·風”民俗文化節這樣的鄉村旅遊品牌,在福州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來。這主要得益於福州市大力推動鄉村旅遊品牌創建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據統計,2014年—2018年,福州市建成了一批“玩得好、叫得響、遊客點讚”的鄉村旅遊品牌,包含省級旅遊休閒集鎮10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91個,其中星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3個,星級旅遊村4個,市級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11個,閩臺鄉村旅遊實驗基地5個。

  按照品牌化理念,福州市重點打造了一批市級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2016年以來,全市重點推動了永泰縣春光村、月洲村、大喜村、溪口村,羅源縣福湖村,連江縣天竹村、梅洋村、坂頂村,閩清縣後垅村,長樂青山村等11個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的三年創建工作,集中財力在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提升、鄉村景觀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拓展整村旅遊産業發展模式,提升鄉村旅遊産品附加值。

  通過導入品牌化,福州鄉村旅遊呈現出明顯的精品化趨勢,更優質的休閒旅遊産品展現在廣大遊客面前。為了讓品牌化理念帶動鄉村旅遊更大範圍的提檔升級,從2018年起,福州市全面啟動了“百鎮千村”提質升級工作,按照《福建省鄉村旅遊星級休閒集鎮和旅遊村創建導則》具體要求,計劃到2020年打造完成6家三星級以上鄉村旅遊休閒集鎮,18家三星級以上旅遊村,好中選優,不斷提升鄉村旅遊服務軟硬體品質。

  促融合 培育更豐富的旅遊業態

  “第一道:嵩口蛋燕,祝各位來賓年年順景財源廣,歲歲平安福壽多!上菜

  嘍!”近日,伴隨著朗朗上口的報菜名,2019永泰·嵩口第二屆春宴活動拉開帷幕。數百名遊客齊聚桌前,共同體驗記憶中的民俗,品嘗“舌尖上的永泰”。

  每年正月,在永泰縣嵩口古鎮有一個特別的民間習俗——請春宴,當地人稱之為“吃春酒”,又稱“三齣宴”。三齣席面,每出四道佳肴,洗一次臉,共十二道佳肴。據介紹,春宴已經傳承了幾百年,是嵩口待客的最高禮遇。

  永泰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負責人表示,希望把“嵩口春宴”打造成永泰旅

  遊的一張新名片,形成以嵩口春宴為主,結合莊寨遊、溫泉遊、賞花遊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精品路線。

  一道春宴的成功,體現出文化與旅遊加速融合的最新成效。以青山綠水自然風光為基礎,融入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讓遊客們獲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深度旅遊體驗,正在成為福州各地鄉村旅遊的發展新趨勢,也培育出全新的鄉村旅遊業態。

  以春宴為代表,福州各地的鄉村旅遊節慶活動越來越豐富。2018年以來,

  福州市通過舉辦各種節慶活動,不斷為鄉村旅遊聚集人氣:連江縣的“趕海一號”第二屆趕海節、風箏節,為當地的鄉村旅遊點賺足了熱度;羅源縣舉辦的“中華一家親·共享豐收年”畬家嘗鮮活動、“稻魚·畬風”旅遊節等,成為鄉村旅遊的新亮點;福清市舉辦的“2018福州(福清)枇杷文化季”等活動,大力推廣了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特色産品。

  從全市的角度看,融合發展路徑為鄉村旅遊打開了全新的發展空間。永泰莊寨、連江三落厝等歷史文化遺産,讓鄉村旅遊大為增色;國學教育與休閒採摘等親子旅遊方式的疊加,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打開福州鄉村旅遊的“融合發展成績單”,一個個成功案例躍然紙上:永泰莊寨在2018年被授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榮譽稱號;羅源縣依託當地優美的環境資源和景區優勢,全力推進精品民宿建設,著力打造特色畬族風情民宿;閩清縣後垅村作為市級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以“禮樂、國學”為特色,以傳統技藝、親子採摘為依託,打造“國學鄉村旅遊”新品牌……新業態,新動力,助力福州鄉村旅遊如火如荼發展。

  強帶動 增添更強勁的振興引擎

  今年春節長假期間,連江縣江南鄉梅洋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上山賞梅的遊客。村支書陳燕金介紹説,今年正月初一到初七,近2萬名遊客進村賞梅,再創新高。

  遊客紛至遝來,帶動了梅洋村農業發展方式的巨大變化。去年10月起,梅洋村圍繞梅花開發系列産品,成功推出梅花酥、梅花釀、梅花蜜三個産品,讓遊客們在梅洋邂逅獨一無二的梅花食品。據統計,僅在今年春節期間,梅花酥前後一個月就賣出1000多盒。

  在更多的村莊,鄉村旅遊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帶動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福州市始終秉持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原則,以“旅遊+”為抓手,推進農旅、文旅、體旅等融合發展,打造國學遊、農事體驗等鄉村旅遊新形式,助推福州鄉村旅遊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春光明媚,又是一年枇杷飄香時。在枇杷主産區福清市一都鎮,第二屆福州(福清)枇杷節正在加緊籌備中。據介紹,今年的枇杷節將在一都鎮旅遊景點東關寨設立主會場,同時在福州上下杭設分會場,以“一都枇杷行·東關宴天下”為主題,結合攝影展、枇杷宴、慢谷徒步行、枇杷集市美食等,實現“一顆枇杷帶動一二三産業融合”,以鄉村旅遊助力農業發展、果農增收。

  如今,這種“旅遊+”理念在福州各地落地生根,尤其是在“旅遊+農業”方面,全市正積極推進現代休閒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永泰縣以雲頂、青雲山、天門山、百漈溝等核心景區為依託,在周邊發展農家樂、民宿、採摘園、土特産銷售為補充的鄉村旅遊産業體系,積極打造大喜、春光、月洲等鄉村旅遊精品村,建設美麗鄉村風景線、規劃星級農家樂、精品民宿,實現由點串聯成線、成片;

  羅源縣打造鄉狀元竹海莊園、松澤園、紅樹林公園等一批鄉村旅遊品牌項目,形成全縣旅遊新的增長點。該縣還持續推進鄉村旅遊項目獎補工作,通過獎補政策,激勵鄉村旅遊項目業主積極性,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為農村帶來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福州市文旅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福州將繼續推動鄉村旅遊升級換代,順應節假日調整、近郊遊、自駕遊遊消費增長等趨勢,做足休閒、賞花、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的文章,以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休閒集鎮、特色村等鄉村旅遊點為支撐,更好地做到讓遊客“願意留、願意玩、有得玩”,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更加強勁的動力! (高徵)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