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穿越山海 連通“絲路”
2023-10-11 11:00:2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原標題:穿越山海 連通“絲路”

  ——桂黔高水準共建新通道觀察

  至10月中旬,身兼客貨運輸的貴南高鐵已全線開通運營1個多月。廣西和貴州兩省區間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高鐵直通,進一步提升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能,也讓同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的廣西和貴州,時空距離更近,能夠更緊密攜手,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優勢變現,小站變物流大港

  9月23日,記者到達貴陽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交通樞紐——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貴陽國際陸港)。物流港沿鐵路線而建,港區地勢開闊,路面平整,在場地中央矗立著高大醒目的龍門吊,軌道兩旁整齊堆放各色集裝箱,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頭。

  望著壯觀的貨場和往返如織的車流,貴州鐵投都拉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周斌頗感自豪,他説,貴陽國際陸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只經歷了短短1年多時間。

  貴陽國際陸港的前身——都拉物流園,原本是為了彌補貴陽北部鐵路物流基礎設施不足而建設的鐵路專用線場站,但因地理優勢突出,緊鄰滬昆、川黔、黔桂、貴廣等5條鐵路幹線的交匯點,交通便利,貴州省便順勢而為,對都拉物流園進行“迭代升級”,使之變身成為如今的貴陽國際陸港。經過1年多建設,貴陽國際陸港一期項目于去年4月30日投入使用,擁有7條貨運鐵路線、1座貨物站臺,年運輸能力500萬噸。

  “貴陽國際陸港的貨運量從剛開始的5萬噸增長到現在的50萬噸,是一個良好的趨勢。”周斌説,貴陽國際陸港是國家重點培育的物流園區中的大型貨運場站,位於貴陽綜合保稅區規劃區域,實行“區港一體”協同發展,與鐵路站線直接相連。“貨物集裝箱在這裡裝好車後,可以直接開上鐵路線運行,不需要再進行中轉。”周斌説,延伸入港的鐵路,極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在充分利用貴陽綜保區通關便利化及保稅、免稅等政策功能優勢的基礎上,貴陽國際陸港依託場站優勢,與沿海多個港口組成“陸港聯盟”,形成“多港聯動、多式聯運”的陸海聯運體系,已成功吸納包括廣西北部灣港在內的7個沿海港口相繼入駐、掛牌運營,這等於打通了貴陽國際陸港開放的通道,助力貴州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體系。截至今年9月30日,貴陽國際陸港開行班列4330車、運載貨物8660標箱,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出山達海,通道建設大突破

  記者了解到,以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線主通道建設為主,目前貴陽已經逐步形成了“中有都拉營、東有龍裏、南有改貌、西有湖潮”的鐵路物流環形樞紐。在貴陽,順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可以北接渝新歐班列、南連廣西北部灣港口,形成南下出海、北上川渝乃至出國的物流通道節點,貴陽鐵路沿線從“通道經濟”逐步向“樞紐經濟”轉變。

  2021年4月30日,“都拉營—欽州港”專列首發,1650噸鋁礬土從都拉物流港出發,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至廣西北部灣欽州港。目前,這趟專列實現常態化開行,解決了黔桂兩地物流運輸時間不固定、市場購銷需求不均衡、物流成本虛高等問題。這也意味著,貴陽本土産品得以借助新通道“出山達海”,東盟和廣西的産品也可上行至西部腹地“出桂入黔”,為兩地促進通道經濟發展築牢了物流基礎。

  借助貴陽及其周邊市縣佈局的無水港和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欽州、湛江、遵義等地先後開通“廣西欽州港—貴陽改貌—客戶商家”“遵義閣老壩—廣西欽州港”“湛江港—都拉物流港”等班列,形成了黔桂鐵路通道、黔粵鐵路物流通道;加上中歐班列、中老班列、中亞班列等國際班列的開通,貴陽成為在國內輻射西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國際上連接“一帶一路”、RCEP有關國家的貨物集散中心。

  在貴陽採訪時,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此前貴陽的水果進出口貿易商反映,因口岸通關效率低,年前進貨的車厘子年後才通關,價格差讓企業賠了本。在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的內陸省份貴州,物流成本高、時間成本高是不少外貿進出口企業的痛點,也是制約區域外貿發展的瓶頸。

  隨著貴陽國際陸港投入使用,其具有的報關報檢、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將極大提升內陸地區貨物進出港的流通效率,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今年8月24日,貴陽海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今年1—7月,貴州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值40.5億元。目前通過新通道進出口的貨物已拓展至120多個品類,目的地覆蓋87個國家的221個港口。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聯通不斷完善,物流組織形式不斷豐富,物流效率不斷提升,正逐步成為貴州省貨物出海的重要通道。

  緊密交織,桂黔合作加速度

  桂黔山水相連、地理相鄰、經濟相依,友好交往源遠流長。

  2019年,廣西與貴州簽署了共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協議,明確建立有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了省際鐵路、省際高速公路、內河水運項目加快建設。

  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幹工程——平陸運河已全線開工。3月,貴州省黨政代表團到廣西考察,第一站就前往平陸運河建設現場。這條“通江達海”的人工運河,向北第一個接駁的省份就是貴州,建成後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將為我國西南西北地區開闢出一條運距最短的出海通道,貴州水運從紅水河經西江可到廣西欽州出海,比從廣州出海近200公里。

  今年3月,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公佈的2023年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中,黃百鐵路已列入交通基礎設施新建項目之一。這條鐵路是黔西北、黔西南、川南、成渝地區至北部灣地區貨物運輸出海路徑最短和最便捷的通道。

  貨暢其流,經貿頻密。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貴州對東盟進出口總值85.3億元,同比增長17.8%,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9.5%。立足區位優勢,搶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機遇,貴州與東盟的合作正在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準不斷拓展。

  廣西是中國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也是貴州全域全程全力融入東盟國家的“捷徑”。如今,貴州鐵投集團下屬都拉物流公司、多式聯運公司、物産集團公司等企業與北部灣港集團旗下企業已在物流、港口業務、裝卸配送、倉儲、貿易等方面開展合作,雙方共同發展貴陽至北部灣港雙向新通道經濟,推動黔桂兩地在交通、物流、商貿、産業深度融合,輻射並帶動新通道區域協調發展。

  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融入“一帶一路”,充分發揮區位交通、開放通道等優勢,桂黔兩省區緊密合作大有可為。(廣西日報記者 岑琴 韋宏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