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富硒産業聯盟發起2018硒産業發展論壇
原標題:風起硒谷 千億産業崛起正當時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 李彥睿 3月11日,廣州客商姚宏風塵僕僕飛到山城,參加由恩施州富硒産業聯盟發起的2018硒産業發展論壇。與他一同赴會的,有東北、山東、浙江的50多位保健養生行業客商。
在商海摸爬滾打多年,他們敏銳地嗅到了硒産業發展的強勁脈動。
硒都站上風口
3月20日,山城恩施暖風吹拂,春意盎然。
國家富硒産品質檢中心檢測員陳卉目不轉睛,一份黑枸杞樣品正被進行含硒量深度檢測,這份樣品由新疆農科院寄送委託。“現在外省送檢化驗硒含量的委託越來越多。”陳卉身旁200余平方米的庫房裏,近千件待檢産品有序擺放。
作為全國唯一國家級硒産品質檢中心,這棟佔地30畝、高15層的大樓裏有600多臺(套)先進檢驗檢測設備,肩負著為全國農産品進行權威硒含量指數檢測重任,2017年為20多個省市提供5774個批次報告。
硒,是人類迄今發現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在國際醫藥界和營養學界被譽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臟的守護神”。在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硒,我國約有2/3屬國際上公認的缺硒地區,其中近1/3為嚴重缺硒地區。
恩施州,擁有全球唯一探明獨立硒礦床,世界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榮膺“世界硒都”桂冠。隨著健康被日趨重視,恩施州“硒”引力越來越強。
3月13日,長春市網紅主播熊倩帶著父母參加恩施州的硒遊養生之旅,她將見聞體驗時刻直播,點擊量逾百萬。據統計,2017年參加恩施硒遊健康養生的遊客150余萬人次。
恩施州硒産業駛入快車道,700多家硒生産加工企業扎堆聚集。2015年硒産值320億元,2016年382億元,2017年達445億元,年均增長17%。
硒谷助力千億産業
風來了,要想飛起來,還須借助有力的翅膀。
2015年9月22日,《湖北省富硒産業發展規劃(2014-2020)》正式發佈,這是湖北省出臺的首個富硒産業規劃。規劃提出,將全省富硒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和産業優勢,到2020年將富硒産業打造成産值過千億元的富民産業。
恩施勇挑大梁。2016年,該州首次提出“中國硒谷”戰略。2018年元月,恩施州委七屆四次全會推出硒産業發展升級版,硒食品精深加工被納入全州四大産業集群,作為打造湖北特色産業增長極的重要支柱。至2020年,全州硒産業産值700億元,其中硒農業200億元,硒食品精深加工達到280億元,硒旅遊養生突破220億元。
新春伊始,恩施州發佈《硒食品精深加工産業集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對構建産業集群、建立産業標準體系、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培優做強市場主體等提出明確的路線圖。3月19日,恩施州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內,硒食品精深加工園區完成初步規劃,20萬立方米標準化産房即將破土動工,一個大規模的硒産業發展平臺將破殼而出。
立法保護刻不容緩
3月17日,新塘鄉雙河魚塘壩,村民廖康平照常出門巡邏,這裡是世界唯一獨立硒礦床的核心區域。廖康平介紹,前幾年出現了多起濫採硒礦製作硒肥的事件,他上去制止,差點被打傷。報警後,警察到現場,有關部門出手及時制止,才避免大面積破壞。“我們為硒産業蓬勃發展感到高興,同時對硒資源保護與利用的不良苗頭深感擔憂。”恩施州硒資源保護與開發局局長張祖清説。
恩施州硒産業發展聯合會會長黃毅華認為,行政管理涉及30多個部門,市場上各種亂貼標簽、亂用硒品牌,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層出不窮。“我們期盼通過立法,明確政府與市場關係,規範與引導市場主體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以立法護航發展。恩施州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主任呂世安介紹,2017年,州人大常委會將《恩施州硒資源保護與利用條例》納入年度立法計劃。《條例(草案)》起草部門學習借鑒發達地區在特色資源保護與開發先進經驗,同時集思廣益,徵求吸納社會建議2000余條。2018年,州第八屆人大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條例(草案)》,提出對硒礦床、土壤、水源、種子等資源進行全方位保護,從六大方面出臺了硒發展利用的適用條例,體現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條例》正按程式呈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