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東風朋友圈”誕生許多“小巨人”
東風李爾公司車間一名工人正在生産線上工作
實習生夏禹桀 攝
安波福武漢工廠生産現場 通訊員劉小紅供圖
威斯卡特鑄造車間即將出爐的鐵水
記者張智 攝
納鐵福武漢工廠內部實景
實習生夏禹桀 攝
汽車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也是武漢市第一大産業。武漢市開發區是武漢汽車産業的主要聚集區,東風公司總部就位於這裡。
2017年,武漢市開發區汽車産量近120萬輛,汽車及零部件産值突破2500億元。
除了東本、神龍、雷諾、東風乘用車等“東風係”整車廠,武漢市開發區還擁有4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當一部分為東風配套企業,它們組成了“東風朋友圈”。
其中,僅規模以上的零部件企業便達179家,不少企業的産品品質、科技含量、生産水準領跑全國,堪稱“小巨人”。近些年,這批企業陸續發展壯大,將市場拓展至東風以外,産品甚至遠銷國外,推動了武漢汽車産業發展品質的提升,形成了向上的發展“氣場”。
2017年,武漢市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産值達817億,佔到全區汽車及零部件産業的32%,汽車零整比由2011年的0.31:1提升到2017年的0.46:1,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下一步,武漢市開發區還將不斷引入、培育汽車零部件企業,使之“由大變強”。
東風李爾:汽車座椅産品國內頂尖 未來泡沫可用大豆發泡
“汽車座椅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只是個沙發,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在整個汽車中,其複雜度僅次於動力總成、車身底盤和空調系統,技術含量排在前列。一輛汽車的全部座椅,共有1000多個零件,其價值佔到整臺汽車的5%-10%。”
日前,武漢市開發區後官湖畔,東風李爾的生産車間裏燈火通明,機器轟鳴。這是國內最先進的座椅生産車間之一:460多名工人分日夜兩班,全力生産,平均每天生産3300多套産品。這些産品最終使用在東風本田、神龍、東風雷諾、風神等漢産汽車上。
1.5分鐘下線一套座椅
産品有條碼可全程追溯
總裝線上,一具具金屬骨架沿著流水線移動。機器人揮舞手臂,將螺拴逐個擰緊,工人依次裝上泡沫墊、“穿”上護套、裝配一系列塑膠配件和安全件,熨燙整齊……經過約40個工位,“骨架”漸漸有了“肌肉”“皮膚”,成為成品,平均每1.5分鐘,就有一套座椅下線。
在生産區旁邊,有許多金屬倣形檢具,模擬相應車型的后座空間,可隨時將座椅放置上去檢測,保證它與車身內飾“無縫銜接”。據悉,每個座椅都有唯一的條碼,可以一直追溯到生産源頭。
座椅用的泡沫是在獨立的發泡車間製作的。生産負責人介紹,每一批泡沫成品,都需要抽樣到實驗室檢測。“為了舒適性,同一個座椅,不同的區域軟硬度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實驗室裏,有專門的設備,配合特製的假人‘屁股’,模擬乘客乘坐,以檢測泡沫硬度。”
有趣的是,泡沫從發泡車間出來後,要“養生”24小時,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此“養生”非彼“養生”。據介紹,發泡是一個發熱的化學反應,而所謂養生,是指將“熟”泡沫挂在懸鏈上冷卻,避免熱的泡沫偏軟,在後面的工序中變形。
座椅護套是現場縫製的,100多名縫紉女工正在忙碌。據介紹,縫紉中最講究的,要數側氣囊“爆破區”的位置,其縫線和縫紉機都是特製的,縫紉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太松了等於沒縫上,太緊了,車輛發生碰撞時,側氣囊不能在正確的位置展開,無法保護乘客。在縫紉機上配有專門儀器,持續監控著縫線的張力和強度。
“座椅生産並不傻大笨粗,而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現在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座椅安全、舒適、外觀、環保、靜音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我們國家的座椅標準,每三年就要升級一次。”生産負責人介紹。
泡沫可用大豆來發泡
未來座椅可以用手機控制
15年前,東風李爾只是十堰的一家小工廠,從做卡車座椅起家,後來“殺入”乘用車市場。如今在全國已有12家子分公司,成長為年産值45億的行業龍頭。該公司計劃,未來10年內,産值增長到100億。
當前,國內汽車産能趨於飽和,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東風李爾如何實現“倍增”目標?
該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許華賓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引入國際人才,提升産品性價比和競爭力,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原來國內座椅研發主要依賴美國和日本,成本很高,現在我們要自己培養人才,自主研發,把更多前沿技術應用到座椅上去。技術領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據悉,東風李爾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研究院的座椅企業,有120名設計研發人員,其中一些人來自韓國、日本等汽車工業強國,每年投入數千萬元。
目前,東風李爾公司正在研發十多種前沿科技。比如,目前,東風李爾已經掌握了一項技術:以大豆為原料製作泡沫。目前主流的工藝是使用化工原料,使用大豆將更加天然環保,産生的有害物質更少。
此外,碳纖維、鎂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也逐漸應用在汽車座椅上,“産品都已經做出來了,但成本降低還需要時間。”東風李爾汽車座椅研發院主任陳旭東介紹,比如,保時捷汽車的部分座椅用的是就碳纖維材料,比鐵輕很多,但一個座椅的價格,就可以買下一台普通汽車了。“就像智慧手機的普及一樣,隨著技術的進步價格遲早會下來的。”陳旭東説。
座椅的智慧化也是未來趨勢。“將來可以用手機控制座椅,夏天熱的時候,提前把座椅的空調系統打開,上車後就不嫌椅子燙了。”(記者康鵬)
安波福武漢工廠:每年為90萬輛汽車配套“神經系統” “智慧工廠”行業領先
“安波福公司武漢工廠每年為90萬輛汽車生産配套線束系統,中國市場上的多種中高端車型都採用了我們的系統。”3月21日,安波福公司電氣分配系統亞太區總裁郎智文介紹。
安波福(前身為德爾福)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汽車電子與技術供應商。2017年12月正式更名為安波福。截至目前,安波福公司在全球45個國家設有生産基地與客戶服務中心,擁有14.7萬名員工及14個技術中心。2017年,安波福公司全球研發投入達11億美元,佔該公司全球營收的8.5%。
“自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安波福公司已在國內建立了三家研發中心,並在上海、蘇州、武漢、長春、瀋陽、天津、無錫、成都、重慶等地建立了17家生産基地。”郎智文説,2007年,安波福落戶武漢市開發區成立武漢工廠,主要為設計和生産電氣分配系統。目前公司主要客戶有上汽通用、神龍汽車公司等,每年為大約90萬輛汽車生産配套中、高端線束系統,部分産品出口海外。
如果把一輛汽車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線束就是人身體上的神經系統。線束系統是汽車整車電氣系統的網絡主體,産品包括車門線束、發動機線束、座艙線束、天窗線束、儀錶線束、總成主線束等。這些線束産品均由汽車導線、連接器、絕緣材料、覆蓋物材料經定制工藝和電氣原理加工生産,再經汽車製造工廠組裝上車。
汽車製造業一直是消耗自然資源的大戶,如何節約燃料,減輕重量,降低成本一直是線束行業的瓶頸。安波福從原材料、開線、壓接工藝等方面不斷優化,在抗拉強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武漢工廠引入了新型導線,這種導線可以減少40%的外徑,重量減輕約66%,在線束行業處於技術領先地位。此外,安波福公司還突破了鋁芯導線的部分瓶頸,在端子性能,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電偶腐蝕方面走在了行業的前端。
“作為全球領先的技術公司,卓越生産、卓越運營一直是安波福公司追求的目標。安波福公司在全球的所有工廠,在生産工藝、流程、技術、管理方面都遵循公司全球統一的卓越運營標準,武漢工廠也不例外。”郎智文表示,安波福武漢工廠已實現電子化生産系統,引入了個人信息管理體系(PIMS)、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等電子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從物料接收到成品發貨的全方位管理,打造行業領先的“智慧型工廠”。
(記者張智)
威斯卡特:産品半數出口 供應奔馳寶馬 今年啟動工廠二期應對訂單需求
“我們的産品主要應用在寶馬、奔馳、奧迪等高檔車型上,其中一半産品出口海外”。3月9日,威斯卡特工業(中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曉光介紹,該公司今年接到的訂單達350萬件,同比增加40%。
為車企量身定制連體排氣歧管
位於武漢市開發區珠山湖大道上的威斯卡特,是擁有116年曆史的加拿大威斯卡特工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主要生産耐熱鋼渦輪增壓器殼體、連體排氣歧管、排氣管等。
由該公司生産的排氣歧管應用在寶馬、福特、日産、克萊斯勒、豐田、本田等世界知名品牌的車型上,而其生産的渦輪增壓器殼體則供應給博格華納、霍尼韋爾、博世馬勒、石川島等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
近年來,隨著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廣泛應用,發動機生産企業對渦輪增壓器殼體的需求與日俱增。2012年,威斯卡特敏銳地發現這一市場需求,將公司的主要産品也由排氣歧管向高附加值、高難度的渦輪增壓器殼體、連體排氣歧管轉移。目前,威斯卡特的渦輪增壓器殼體産品産量已經佔到公司總産量的60%以上。
威斯卡特工業(中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曉光介紹,排氣歧管和渦輪增壓器殼體根據材質和耐熱溫度的不同,分為灰鐵、球鐵和耐熱鋼等三種不同的産品,其中,耐熱鋼産品的技術含量最高,目前在全球只有少數企業掌握這一核心技術。“威斯卡特擁有新型耐高溫、耐氧化不銹鋼等材料學方面世界最領先的核心技術。例如,我們為寶馬X5量身定制的B48連體排氣歧管,生産工藝複雜,採用雙流道設計,可耐1100攝氏度的高溫,是目前耐熱鋼的最高牌號”。
制芯生産線一小時可做1000多個零件
在威斯卡特鑄造車間,有一條德國新東HWS造型生産線,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制芯生産線。“在生産排氣歧管和渦輪增壓器殼體的初期,需要通過造型生産線將鐵水澆注特殊造型的模具裏,從而完成制芯過程”。威斯卡特鑄造生産部制芯主管張功清説,該公司的制芯生産線一小時可做1000多個零件,而目前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其他企業一般只能生産200多個零件。
不僅僅是鑄造工藝方面,在威斯卡特的機加工車間,採用日本馬扎克機床,可以5軸加工,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機加工設備;鑄造車間夏天溫度高,該公司在每個工位上安裝了冷風機,這一人性化設計為給工人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
“目前,威斯卡特收到的訂單做不完”。威斯卡特工業(中國)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楊興松介紹,2017年威斯卡特生産汽車排氣歧管和渦輪增壓器殼體共計250萬件,實現營業收入7.5億元。“今年初,威斯卡特接到的訂單量就超過了350萬件,比去年增長40%”。楊興松説,該公司計劃今年將啟動工廠二期建設,增加産能應對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記者張智 通訊員李紅梅)
納鐵福武漢工廠:為汽車打造“關節” 銷量每年增加100萬根
如果把發動機比作汽車的“心臟”,那麼傳動軸就相當於“關節”,將汽車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傳遞到車輪上。
2008年,一家專業生産傳動軸的企業落戶武漢開發區,10年間,該企業銷量每年增長25%。這家企業就是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武漢工廠(簡稱“納鐵福武漢工廠”)。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這家工廠,探尋它的“發展之道”。
佔據乘用車傳動軸市場半壁江山
納鐵福武漢工廠2008年奠基建設,2009年正式投入生産,其母公司上海納鐵福是國內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最早的合資企業之一。
除武漢外,該公司在上海、重慶、長春等地均有工廠。其主要股東為英國著名的GKN公司和上汽集團所屬的華域汽車。
據納鐵福武漢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廠核心産品是等速萬向節傳動軸。2009年該産品産量為7萬根,到2017年産量已達到786萬根。“按每年銷量比去年增加100萬根的速度,預計今年等速萬向節傳動軸銷量將突破900萬根,在全世界同類單體工廠産量排名第一。”
記者從納鐵福武漢工廠供應清單上看到,該工廠是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日産、上海汽車、一汽大眾、一汽轎車、長城汽車、長安福特、沃爾沃等20多家汽車公司的傳動軸主要配套供應商,佔據國內汽車傳動軸市場的半壁江山。
數字化工廠40秒下線一根傳動軸
納鐵福武漢工廠掌握其産品生産的核心技術,正逐步實現數字化工廠。
記者走進納鐵福武漢工廠車間看到,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的裝配過程大致被分成7步:減震圈護套安裝、固定節注油壓入、固定節夾夾箍、移動節壓入、移動節注油脂、移動節夾夾箍,終檢檢測及包裝。這些步驟有的由人工操作,有的則由機器人直接完成。記者現場計時,該生産線裝配一根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約40秒。
2013年,納鐵福投産了武漢二廠,工廠員工也逐年增加,目前兩廠員工已達1400人。為實現管理扁平化,減少管理冗余,破除部門間壁壘,武漢兩廠建立並實施了九門管理推進模式,以九個工作小組形式進行改善項目推進,九門聯動為生産運營保駕護航。為幫助員工學習,另推行了員工“點菜”式學習培訓模式,通過工廠建立內部講師團隊,平均每月為員工提供2次專業培訓。
通過不斷改進與提升,納鐵福武漢工廠獲得了2016年度武漢市模範和諧企業、武漢五一勞動獎狀、2017年度武漢市安全生産先進單位等稱號。
2013年,納鐵福投産了武漢二廠,工廠員工也逐年增加,兩廠員工已達1400人。目前,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正逐步將總部等速萬向節傳動軸製造業務轉移到武漢,今後武漢工廠將打造成上海納鐵福公司的傳動軸全國製造中心。(記者王東方 通訊員卜王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