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創新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2018-03-29 11:43:4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人物專訪】創新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思輝

  訪談嘉賓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長江學者 邵新宇

  在創新被定義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今天,知名高校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應擔負怎樣的使命,大學應怎樣呵護創新活力,怎樣妥善處理科研與生産“兩張皮”的問題?日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華中科技大學南三樓專訪了數月前履新的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這是他上任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提 要

  ■四年也許不夠,但這四年時間足夠給孩子們植入創新的基因、播下創造的種子。這實際上是一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創新”的核心要義已經通過四年的學習融入每一個學生的血液,並伴隨他們一生。

  ■一所真正的創新型大學不能一味去“跟單”,而要靜下心來思考社會的發展方向、技術的突破方向。

  ■不僅要將高校實驗室的“青蘋果”進行産業化,轉化成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紅蘋果”,而且發展系列化産品、多元化産品,形成“蘋果樹”,實現從“樣品”到“産品”再到“産業”的過程。

  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從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科研工作者,邵新宇對創新有著獨到理解。他對記者説,十九大報告中,“創新”一詞出現了50余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創新有很多層次,從科學技術本身來講,可以將“創新”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指原理性的、類似真理的原創性發現,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第二種是驗證原理的研究,比如原子彈起初也是一種原理上的存在,但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原子彈,把原理變成了現實,這就是一個驗證原理的過程,引力波被驗證也是這種情況。第三種是新産品、新業態創新,改變傳統産業方向和格局,如數字相機、互聯網經濟等。第四種是跟進性創新,別人做出來了,但我們沒有,這就需要去效倣、鑽研、趕超,突破技術壁壘。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學家完成了很多跟進性的創新。第五種是集成性創新,比如高鐵,涉及材料、力學、物理等多種技術門類,主要技術是我們的,有些技術是別人的,未必非要等到自己掌握了全部技術再去做,那樣就可能錯失很多市場機遇。

  邵新宇認為,中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科研工作者要注重不斷掌握核心技術。只有掌握了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甚至別人試圖“卡脖子”時,才能保持風輕雲淡的從容自信

  警惕大學生“雙創”誤區,紮實務實才能實現“創業夢”

  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作為新近履新的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認為高校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應該發揮扛鼎作用,責無旁貸。

  邵新宇分析説,大學最核心的責任和功能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潛力的人。有人會有疑問,大學短短四年時間,能夠實現家長、社會那麼多的期望嗎?四年也許不夠,但這四年時間足夠給孩子們植入創新的基因、播下創造的種子。這實際上是一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創新”的核心要義已經通過四年的學習融入每一個學生的血液,並伴隨他們一生。

  對於大學生休學創業的各種傳奇故事,邵新宇有明確的態度。他説,時下那種過度宣揚創富神話,似乎大學期間非得有實體店面、公司,才是所謂的“雙創”人才,這種認識實際上是存在問題的。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不接受系統的專業教育,不學習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創業”能輕易成功嗎?像比爾·蓋茨這樣輟學創業成功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説,在大學階段接受系統的教育才是成長成才的基礎。

  邵新宇認為,創新的人一定是有紮實的專業功底,並且個性得到施展的人。邵新宇主張,華中科技大學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精英化的通才。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以自己的經歷為例説,當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學了很多東西,現在做研究時雖然很多也沒用上,但知識是觸類旁通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專業訓練的過程,也就是思想貫通的過程、形成認知體系的過程,這是終身受益的。因此,邵新宇主張青年學子在校期間應紮實學好專業知識,不要指望空中樓閣似的“靈光一現”。同時,社會輿論也應適當克制對那些“傳奇故事”的過度渲染,以免對學生造成誤導。在校大學生即便要創新創業,也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去突破。

  教授應多給學生上課,不能老窩在書齋裏、實驗室裏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創新機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對於創新人才培養的不足,邵新宇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講臺上大學者、大專家的身影還不多。

  邵新宇分析説,像西南聯大時期,知識分子南渡,大批青年學子在顛簸中、在茅屋下、在防空洞裏如饑似渴地學習。當時的辦學者、授課者,大多是各個領域赫赫有名的大學問家、大科學家。戰時顛沛流離,沒有實驗室,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學生上。這一教不得了,文史哲理工農等各領域大師一起發力,學生基礎功底厚,專業知識紮實,受益終身,出現了空前的人傑井噴氣象。這個現象啟示我們,大學創新人才的培養,根本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授。必須形成一種機制,讓大專家、名教授親自給學生上課,而不是老窩在書齋、實驗室裏,更不能總想著到外面去拉項目、搞創收、當老闆。

  邵新宇認為西南聯大給現今大學的另一個啟示是: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學科交叉。西南聯大時期,校舍也沒多大,各領域大師雲集一處,竺可楨、華羅庚、梁思成的課,文科學生可以去聽;陳寅恪、梁漱溟、聞一多的課,理工科學生也去聽。這種無心插柳的學科交叉,讓很多青年學生學貫中西、文理融通,打下了成為大師的基礎。

  現在,大學院係劃分得那麼細,專業之間也有涇渭之隔,在學科交叉上往往做得不夠。怎麼辦?邵新宇的想法是,華中科技大學下一步要在促進學科交叉培養上下功夫,人文社科類的學生要了解基本的理工醫科知識,理工醫科學生也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同時,高校要在創新人才培養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

  大學應有意識地阻隔外界的喧囂,讓師生保持創新的定力

  機械學院在華中科技大學甚至在全國理工科院校中都非常知名,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的邵新宇認為機械學院能夠成為華中科技大學的“王牌學院”,能夠成為創新的一面旗幟,也是很多年下“笨功夫”積累而成的。

  邵新宇分析説,多年前,報考機械學院的學生人數並不多,分數也不高。好在機械學院有個一貫的特點——堅持精英化通才培養,比如學機械的,也需要掌握其他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科研具有關聯性,一個機械方面的問題,也可能是材料問題、力學問題,甚至是人文問題。這就需要學生涉獵更廣泛一些,掌握的東西更多一些,多下笨功夫去學習。目前華中科技大學的機械專業無論是在招生還是就業上都很有優勢,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機械工程被列為A+。

  談到創新,社會輿論常常強調大學與企業、與社會融合,邵新宇則認為,學研産對接是對的,但高校科研工作者不能滿足於被牽著鼻子走,得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否則就會完全淪為一個“跟班”。當前,社會需求很多,企業的訂單式研發需求也很旺盛,靠“跟單”可能會有不少項目和不錯的收益。但一所真正的創新型大學不能一味去“跟單”,而要靜下心來思考社會的發展方向、技術的突破方向。大學是有思想的地方,也應該是探索真理、最具有時代引領力的地方,主動的創新創造比被動的“跟單”更重要。

  邵新宇直言,目前社會上有些浮躁的傾向,恨不得今天上午有個什麼需求,下午你就按照他的意圖創造一種技術、發明一個東西,但是創新是有其自身規律的,不投入足夠的精力,不到一定的時間是出不來的。所以,辦學者需要對社會的繁華、喧囂保持謹慎,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學的“圍墻”必須一定程度地阻隔外界的喧囂,讓校園內的師生安安靜靜,保持一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破解科研産業“兩張皮”,需要嵌入“第三張皮”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科研工作者應該怎樣把握科學研究的自主性與企業需求之間的關係?突破口在哪?邵新宇總結出了一套“青蘋果—紅蘋果—蘋果樹”的模式,即不僅要將高校實驗室的“青蘋果”進行産業化,轉化成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紅蘋果”,而且發展系列化産品、多元化産品,形成“蘋果樹”,實現從“樣品”到“産品”再到“産業”的過程。

  邵新宇分析説,人們常常抱怨大學研發和企業生産需求是“兩張皮”,存在相脫離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兩者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如何使這兩張皮緊密粘接到一起?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居於大學和企業之間的介質,需要在兩者間加入“第三張皮”。這張皮輕薄透明,具有極強的粘合性。比如華中科技大學設立的工業研究院,就專門負責對接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也掌握了企業的發展需求,架起了一道學研産對接的橋梁。

  邵新宇進一步分析説,大學需要與企業、與社會保持一定距離,這“第三張皮”則居中起聯繫作用。它一方面推動創新完成“原理—技術—産品—産業”的過程鏈;另一方面又類似一個玻璃墻,立在高校和企業、社會中間,透過足夠的光線,讓雙方互相能夠看得到對方的供給和需求,但是不會造成干擾。同時,這“第三張皮”雖歸屬學校管理,但不妨礙學校的教學科研。工業研究院中,負責對外聯繫成果轉化的工作人員,就一門心思按照市場法則去開拓;教授就安安心心教學科研,不用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和企業聯繫、談判。

  邵新宇告訴記者,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就是學校按這種新模式組建的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經過幾年發展,已經快速成為我國製造領域知名的新型研發機構。因為在科技體制方面勇於創新,該工研院被《人民日報》、央視“焦點訪談”稱為“全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典型代表”。

  下足功夫,讓一流的人認定你是“一流”

  現在大家都在談“雙一流”,華中科技大學有何舉措推動“雙一流”建設?邵新宇表示,2017年9月,華中科技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名單),8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在“雙一流”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步伐。應該説,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全體華中科技大學人的共同夢想,更是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

  邵新宇認為,一所大學能不能稱之為“一流大學”,關鍵要看三個方面:第一,一流的學生願不願意到你這裡來求學;第二,一流的教授願不願意來任教;第三,一流的同行是不是認為你是一流。如果暫時還不是“一流”,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找準差距,下笨功夫,重視人才、重視平臺、重視機制,不斷奮鬥,爭取成功。

  對未來的辦學,邵新宇有清晰的定位,他對記者説,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華中科技大學應繼續務實苦幹,有所作為,有所創造,努力成為人才培養的高地、科技創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