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老房子民宿:宛如睡進歷史裏

2018-04-16 11:50:0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原標題:觀感是舊的,住起來卻有新的舒適 老房子民宿:宛如睡進歷史裏

【房産家居圖片】老房子民宿:宛如睡進歷史裏

湖北日報訊 圖為:“果實一宿”的房間設計十分有特色。

【房産家居圖片】老房子民宿:宛如睡進歷史裏

圖為:涵舍民宿特色櫥窗。(本版圖片均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楊然

  當民宿與老房子相遇,光陰的故事重新開始訴説。

  1861年,漢口開埠,繁華的碼頭帶來發達的工商業,也留下了諸多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築。

  歲月流逝,老房子帶著時光的故事,沉默在城市角落。當民宿之風吹到武漢,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煥發出“老城新生”的魅力。

  剛剛過去的賞櫻旺季,這些老房子民宿幾乎天天爆滿。遊客“羊它它”如此評價武漢老房子民宿:“覓得良居,宛如睡進歷史,即使是一兩天的逗留,也能讓你如久居此地般反客為主。”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武漢多家老房子民宿,探尋它們吸引住客的“密碼”。

  商業老街民宿 住百年老宅靜賞民國風情

  在漢口江漢路的街頭逛100次,你也多半不會注意到,武漢這條著名的商業老街會有一處上海邨。不怪人眼拙,與周邊花花綠綠的招牌相比,上海邨這幾個金黃的字在歲月的侵蝕中,已有些黯淡。

  穿過灰白磚石築成的門樓,時光仿佛倒流,一堵無形的墻將喧囂隔絕於外。踏訪此地,是為了上海邨5號,一座傳説中有著民國風情的民宿。正當我們在巷子裏張望,“吱呀”一聲,老闆夏飛推門而出。

  上海邨5號是地名,也是店名。1923年,富商李鼎安在此建成宅邸,先名鼎安裏,1927年抵押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改名上海邨,作為銀行高級職員寓所。1949年以後,宅子幾經輾轉,成了孝感駐漢辦事處招待所。招待所搬遷後,夏飛與兩位朋友合夥租下這座四層宅邸,翻修改造。2017年6月,上海邨5號民宿開門迎客。“這座房子是二級保護建築,不能隨意拆改。”夏飛説,在重新裝修的過程中,盡可能保留房屋原有的風格。舊石磚樓梯、木扶手、老式折疊百葉窗,歷經百年,品相質感仍值得撫玩。客房內木地板呈現出褪色後的斑駁,踩上去微微彈腳,像是歲月給予住客的回應。

  觀感是舊的,住起來卻有新的舒適。四層樓、765平方米,分隔成12間客房,有大的套房,也有略小的單間,床墊、衛浴用品都是高級貨。推開窗,最近的高樓也在百米之外,目之所及,多為老街坊、小裏份,有一種鬧中取靜、大隱隱于市的感覺。

  晨起,和老闆道一聲早安,洗漱完畢後,一碗香噴噴的熱幹面已端至桌前。

  有人問:“夏老闆,你有什麼秘訣,每碗熱幹面都做得這麼好吃?”

  夏飛笑一笑:“哪有什麼秘訣,這都是我臨時跑去外麵店裏買的。”在老漢口的小巷,不起眼小店裏的熱幹面,味道勝過一些名店。如果説夏飛真有什麼秘訣,那就是每一碗麵都是在客人起床後再去買,從麵條入碗,到送到客人桌前,絕不會超過5分鐘,拌一拌,芝麻醬香氣泛起,正好不燙嘴。

  晚上,客人入睡前,還能免費喝到自製的排骨藕湯。“民宿不只是一夜落腳的房間,它有自己的人情味。”夏飛形容,上海邨5號民宿追求的是給客人一種“居家之感,秘境之得”。

  我們探訪時,陸續有客人退房離店。東北王大哥途經武漢轉車,在武漢大學讀書的侄兒向他推薦了上海邨5號。短短一夜已令他回味,“一大早我就起來溜達了一圈,這些個老建築,像是到了老上海。”王大哥説。

  一位年輕的女咖啡師從珠海來漢,住下就捨不得走,從2017年9月底,一直住到12月,説這裡能讓她找到靈感。

  上海作家馬尚龍在《上海的邨與村:邨就是村,但邨卻絕不是村》中寫到,在上海,“邨”所代表的含義,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在武漢,上海邨也以民宿為載體,令舊城與新人互通時光的密碼。

  風貌街區民宿 與“東湖之父”老公館做鄰居

  探訪涵舍前,這家民宿的主人陳享涵告訴記者,地址在著名歷史風貌街區黎黃陂路。黎黃陂路老房子那麼多,怎麼找?陳享涵補充道:就在周蒼柏公館隔壁。

  武漢近代史上,周蒼柏大名鼎鼎。他是銀行家,也是愛國民主人士,將經營了數十年的私家園林海光農圃捐贈給政府,更名為東湖公園,即今東湖風景區的前身,被譽為“東湖之父”。上世紀20年代,周蒼柏任上海銀行漢口分行行長時,居住在黎黃陂路。

  涵舍與周蒼柏公館幾乎“面對面”,相隔不到10米,從二樓臥室推開窗戶,便能望見周公館院墻內欄杆、草木。涵舍是一棟老舊的複式小樓,上下兩層加起來,面積也不過30平方米左右。因為一樓採光不好,陳享涵拆掉原來的灶臺,換成玻璃窗。樓梯逼仄,僅供一人通行,二樓臥室擺上一張雙人床後,空間所剩無幾。

  亮點是樓梯側面墻。陳享涵將墻面水泥全部刮掉,露出紅磚,刷上桐油,打上整整一面壁架,架上陳設各種書籍、擺件、唱片,每行一步梯,身邊就有觸手可及的驚喜。“人們願意嘗試民宿,就是因為它不像酒店標準化,而是可以體會到房主的個人趣味。”陳享涵説。

  陳享涵的主業是德芭與彩虹書店業務拓展經理,民宿只是副業。幾年前,她在廈門鼓浪嶼住過一段時間,萌生了開民宿的想法。趕上武漢民宿的快速擴張期,陳享涵手上已攢了三間民宿,有時候工作忙顧不過來,父親也會幫忙打理。

  高檔酒店千篇一律,有趣的民宿充滿未知。住民宿,在房東與租客關係之外,有觸發友情的可能。一對情侶在涵舍住了5天,陳享涵有空就帶他們在老漢口街巷騎單車,覓美食。臨走,女孩説:“我在屋子裏給你留了‘彩蛋’,你回頭好好找一找啊。”原來,女孩在壁架的某個小格內放了一對耳環和明信片,當做禮物,陳享涵欣喜不已。

  在一間舊房改造的民宿居住,要有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準備。3月,幾個女孩來武漢遊玩,遇上大雨,晚上睡覺時,小小涵舍竟有三處漏雨。半夜姑娘們只好挪床避雨,用盆子接雨水。下雨天,也不好找工人修補,陳享涵只好滿懷歉意請女孩們吃嚴老幺燒麥。兩天后,雨過天晴,女孩們退房離開。陳享涵一邊修補屋頂一邊估摸著,她們可能會在短租APP上給涵舍打差評。沒想到,女孩們不僅沒給差評,還專門寫了一篇微信公眾號推薦涵舍,説“住在異鄉漏雨的民宿也別有一番風味”。

  像涵舍這樣的小民宿,在成都、青島、廈門等城市也不少,它們散落老城一隅,藏著一些文藝青年的趣味與夢想,粧點過客旅途中的回憶。

  老裏份民宿 萍水相逢在“遠方的家”

  大概每一位住過“果實一宿”的房客,都知道老付的口頭禪:房間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

  老付的民宿在江漢村,始建於1936年的高等裏份住宅,既有西洋圓拱門式聯排別墅,又有中式敞亮天井庭院。時光流轉近百年,老裏份煙火氣依舊。“它散發一種沉穩的味道,和商品房不一樣的氣息,我喜歡這裡。”2016年,老付從房主手中租了下來,經營手工皮具。

  2018年3月,在朋友建議下,她把屋內兩間房改成民宿。剛一上線,幾乎爆滿,4月只剩幾天空房。是什麼讓房客如此著迷?

  老付説,這裡不是給客人做的道具,而是她按照心目中的家來佈置的。尋常院落,幾株花草,老竹床、舊砧板、家常陶罐等尋常物件經過奇妙組合,散發出懷舊而溫暖的味道。床邊特意留出梳粧的位置,鏡面放在恰好的高度,床頭擺著老付最愛的書籍,挂著她親手創作的畫,房間留有淡淡的藏香。“房間的設計每一塊都是花了心思的。”“表面是民宿,實為遠方的家,很溫暖,很古樸,很沉穩。”“很有藝術氣息,房主也超熱情。”房客們留言一致好評。就連房東回來看到都訝異,拍照發朋友圈説:“大家來看,付姐姐把我的房子弄得好漂亮!”

  4月3日下午,南京來的大學生小黃和朋友們與老付告別,相識才3天,卻像老友一樣不捨。老付擔心她們裝禮物的紙袋子不結實,趕忙翻出塑膠袋,又連連叮囑“妹子們哪,要好好的”。小黃説,她們在外地也住過民宿,但很少有老闆像老付一樣沒有距離感,關心她們旅行中的點滴,連早上出門都準備水果。“我已經和所有好朋友都推薦老付的民宿了。”

  老付説,短暫的交集也會改變很多東西,開民宿後她收穫了許多感動。一對情侶離開前,花3個多小時畫了一幅橘子洲頭的水彩畫送給老付。這幅“心意”,一直留在房間裏。

  “人們選擇民宿,就是喜歡那一點適可而止的人情味,我可以和你侃侃而談,也可以安靜做皮具,如果太熱情會讓人有負擔。”老付説,有些房客回來晚了,會提前發微信:晚一點回家,留個門。“大家都是萍水相逢,用到家這個字眼,我就心滿意足了。”

  記者手記

  最美的風景是人

  □ 胡弦 楊然

  遇見一座城,不如遇見一個人。

  如果説“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鄉村民宿的精神內核,那麼城市民宿,則讓匆匆過客感受到異鄉的人情味。

  與鄰居相見不相識,是都市生活常有的倦態,更何況只是短暫路過的旅客?而一位熱情的民宿房東,能讓這段旅途變得溫馨而鮮活。

  記者幾年前曾在台灣、聖地亞哥住過當地民宿,民宿主人幾乎扮演了導遊、司機、美食達人等多重角色。去海邊遊玩,他們幫你拍照;臨時缺樣東西,他們開車帶你去買,還會告訴你在哪家商店購物最划算……有了他們的幫助,城市不再陌生,旅途不再疲憊,遇到困難也有人伸出援手。

  民宿房東分享的,除了房間,還有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對一座城市的理解。當遊客來到武漢,住進民宿,民宿房東就成了他們了解武漢的窗口。

  很多年後,人們回想這段旅程,會記得拖著行李箱看到的一張張真誠的笑臉,聽到的一聲聲溫暖的問候,然後説:武漢最美的風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