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體制改革抓住多輪新舊動能轉換“風口”

2018-04-28 10:18:4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湖北日報訊 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宋亮

  “三駕馬車”換軌升級,“五朵金花”次第綻放。連日來,本報連續關注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新舊動能轉換之路,試圖探尋其背後的發展密碼。

  抓住“風口”完成多輪産業升級

  從武漢市東西湖建區60年曆程來看,武漢市東西湖區曾多次實現區域主導産業的轉型升級。

  1958年東西湖圍墾建區。此後30餘年間,東西湖區一直是農業大區。1992年南方談話“東風”吹開了該區工業化發展的大幕,從1993年台灣統一企業設廠開始,20年間形成食品、機電、物流三大傳統優勢産業,完成了從農業區向工業區的第一次轉換。

  2011年,東西湖區晉陞為國家級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後五六年間,經開區抓住東部沿海産業轉移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紮實推進“工業倍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工業實力進一步增強,為傳統産業的升級和新興産業的聚集蓄積了能量,開始由工業大區向國家級開發區邁進。

  2017年至今,該區狠抓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點打造晶片、顯示屏、網絡信息與大數據、新能源汽車及智慧製造等五大新興産業集群,在武漢市創下了重大項目引進和落地的“臨空港速度”,攬下京東方10.5代線、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葛洲壩高端裝備産業園等一大批重量級項目,又一次實現了新舊動能有序接續。

  體制改革為産業升級提供原動力

  銳意進取、謀劃長遠、潛心耕耘、小步快跑、拼搏趕超……這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完成多次轉型的表徵原因,也是每一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區域共性特點。

  那麼,獨屬於臨空港的發展秘訣還有什麼?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陳邂馨認為,堅持改革開放,勇於大膽創新,用持續不斷的體制改革來釋放發展活力,保持黨委、政府在産業發展上的前瞻性與執行力,是成功因素之一。

  可以説,臨空港經開區的每一次産業升級,都伴隨著行政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台灣統一企業落戶,是與區屬企業——東西湖副食品廠合資建廠,這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該區嘗到甜頭後立即複製推廣,推動華潤雪花與東西湖啤酒廠合資,並設立臺商投資區,在省內較早推行“特色園區集中建設”的工業發展模式。

  東西湖區為調動街道、園區的積極性,實行區、街“兩級財政、兩級分享”的管理體制,讓街道、園區擁有招商權、土地出讓權、財權等大量經濟發展權限。這種“諸侯經濟”格局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顯現強大生命力,使該區迅速完成第一輪工業積累。

  招商新格局釋放多重“黃金效應”

  2011年東西湖區晉陞為國家級開發區,臨空港經開區工委、管委會與東西湖區委、區政府合署辦公,實施“區區合一”管理體制,並推行“大部制”改革。

  在經濟發展領域,原有“諸侯經濟”顯現出各自為政的弊端,導致産業佈局分散、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一、項目引進門檻較低、招商引資惡性競爭等問題。

  東西湖區多次對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街道辦事處被剝離經濟發展權限,一心一意促進民生;産業園區被剝離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管理職能,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原街道、部門、園區的經營性國有資産被剝離出來,組建五大國有平臺公司,集中運營管理,一心一意建設運營。

  同時,該區還創造性地將園區管理與行業管理相結合,在六大園區管委會的基礎上設立對應的産業建設管理辦公室,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負責單一園區的管理,又統籌全區特定産業新引進項目的招商、落地。所有招商工作均由區招商局統一牽頭,各園區管理處積極參與,各街道負責承接。

  這一體制改革釋放出多重“黃金效應”:其一,園區主管和工作人員專精於某一特定産業,可以深刻理解行業發展趨勢,在全球、全國積累廣泛的行業人脈,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專業性也更強;其二,可避免園區畫地為牢、各自為政,區裏統一規劃,根據區域規劃和企業需求來安置新引進的企業;其三,招商項目由區招商局把關,“土地佔用多、經濟貢獻率不高、有環評風險或不符合開發區發展方向的,都會被否決。”

  比如,區機電産業建設管理辦公室基於多年行業經驗,十分看好高端顯示屏産業,四年如一日跟蹤京東方,最終促成京東方10.5代線落戶。而項目落地時,經開區根據總體規劃和企業需求,將該項目佈局于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40平方公里範圍內。

  又如,食品加工區內的明星企業——良品舖子需要新建總部大樓,加工區管委會根據企業需要,將大樓選址于經開區金銀湖街的總部經濟區——這一區域環境更美、交通更佳、配套更優,更適合建設總部大樓。改革後,東西湖區食品、機電、綜保物流、高新技術、臨空經濟、現代服務等六大産業園區成為全區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