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非遺傳承人展露絕活
原標題:19位非遺傳承人展露絕活 23萬網友熱鬧圍觀黃陂烹制非遺盛宴 『三風』助推鄉村振興
黃陂泥塑造型栩栩如生,鮮活有趣
糖畫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
黃陂的非遺項目龍燈製作
漢繡傳承人在現場表演
黃陂剪紙藝人的作品在現場展示
楚劇起源於黃陂,是當地民間文化的一塊瑰寶
湖北大鼓傳承人吳健接受採訪
網絡主播們正在進行非遺項目展示直播
聚焦非遺傳承與保護,感受鄉村振興的劇變。6月8日,武漢市“三風”助推鄉村振興文化宣傳展示活動在武漢木蘭花鄉景區隆重開幕。黃陂泥塑、楚劇、剪紙、湖北大鼓等19個非遺項目進行了現場展示,精彩絕倫的傳統手藝與絕活讓現場的遊客和網友們大飽眼福。長江日報6路主播同時在四大網絡平臺直播了此次非遺文化盛宴,受到23萬網友熱捧。
惟妙惟肖的手捏糖人、栩栩如生的泥塑、精緻的手工龍燈……在活動現場,19個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搭臺,各個拿出看家本領。“獅子眼睛上裝了燈,晚上舞起來更生動,嘴裏還能噴火。”朱興吾是黃陂區前川街人,是龍燈製作的傳承人。他做了50多年的高龍、滾龍、獅子、採蓮船等傳統特色産品,最遠賣到了美國。“如今農村富裕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生産的這些産品不愁銷。”朱興吾説,為了將古老的文化遺産繼續傳承和發揚,如今他們祖孫三代人都在從事這一行。
此次活動由武漢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和黃陂區聯袂打造,主題為“多彩非遺 美麗鄉村”。活動儀式上,市領導為國家級非遺代表傳承人葉蔚璋佩戴綬帶,為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黃陂區代表授牌、還為黃陂區2017年度“最美家庭”頒獎。通過直播,網友們從“木蘭傳説”中看到了忠孝勇節的精神內涵;從高家河銅鑼技藝中,感受到大國工匠精神;從經典楚劇中聽到了鄰裡和睦的美好傳統價值觀念。
在黃陂鄉村振興直播間,黃陂泥塑等非遺傳承人和新鄉賢代表,講述他們堅守傳統技藝、秉承傳統家風家訓的故事,讓黃陂傳統技藝走進了大眾視野,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同時,來自泡桐二中等學校的20多名學生現場體驗了黃陂泥塑的創作,體現了這一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黃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木蘭傳説”、楚劇、泥塑、剪紙等傳統技藝成為該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典型代表,先後有“木蘭傳説”“湖北大鼓”兩個項目進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1人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黃陂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簡稱“三風”)是孕育優秀傳統文化的搖籃,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薪火相傳的精神基石。此次“三風”助推鄉村振興文化宣傳展示活動,讓“多彩非遺”走進美麗鄉村,融入“三風”建設和“三鄉工程”,讓非遺等傳統文化成為黃陂鄉村振興的原動力。
木蘭傳説 3000件藏品收入木蘭文化博物館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木蘭傳説”是黃陂民間文化中最為璀璨的明珠。2017年在木蘭花鄉景區,木蘭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館長葉蔚璋,祖籍黃陂,是“木蘭傳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30多年來,他歷經艱難,潛心收藏木蘭專題藏品。現收藏了史料、戲劇、小説、瓷器、雕刻、郵品、連環畫、年畫等各種文化、藝術品等20多個門類近3000件藏品,藏品豐富多樣,異彩紛呈,集木蘭文化之大成為一體。這些藏品現都收入木蘭文化博物館內。
葉蔚璋介紹,小時候爺爺帶他上木蘭山,給他講述木蘭從軍的傳奇故事。他耳濡目染,開始對木蘭傳説産生濃厚興趣。如今,木蘭文化博物館內藏品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填補了木蘭文化展示與宣傳的空白,是弘揚木蘭精神,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遺産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葉蔚璋也被人們譽為“全國木蘭文化收藏第一人”。“作為黃陂人,我要將木蘭忠、孝、勇、節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傳播得更遠。”葉蔚璋説。
黃陂泥塑 黃陂獲評省民間文藝之鄉,泥塑榜上有名
在非遺展示活動現場,黃陂泥塑藝人創作的“九佬十八匠”等泥塑作品栩栩如生、鮮活有趣,吸引了大批遊客的目光。現場,來自泡桐二中等學校的20多名學生,也在現場體驗了一次有趣的泥塑創作。
據介紹,黃陂泥塑起源於隋唐時期的李集、泡桐一帶,以泥巴為主要材料,通過構思、繪圖、捏小樣、和泥巴、扎骨架、制坯、精雕、補裂、打磨、上色等多道工藝而成。泥塑作品多用於雕塑廟觀中的神像、佛像。最負盛名的是黃陂李集街泥人王村泥塑藝人王煜父子,在清道光年間歷時9年塑成武漢市歸元寺羅漢堂500羅漢。
如今,黃陂擁有大批民間泥塑匠人:省級泥塑傳人易厚慶、彭發生,市級泥塑傳人梅俊先等。他們均建有自己的泥塑工作室,有的還開了泥塑工藝廠。2014年,黃陂農民泥塑家梅俊先應邀赴美國講學,把黃陂泥塑文化傳播到世界的舞臺。
近年來,黃陂區先後成立了黃陂泥人協會、泥塑協會以及李家集、泡桐泥塑藝人聯誼會等,先後有近百名匠人加入。這些匠人用自己的技藝與匠心表達著黃陂民間精神的發展、延續和傳承。
黃陂不僅有著濃厚的泥塑創作氛圍,還注重泥塑的文化傳承與發展。以李家集街文化站為代表的諸多文化站開闢了泥塑陳列活動室;以泡桐二中、前川二小、前川五小為代表的中小學廣泛開展泥塑興趣第二課堂,自編泥塑鄉土教材,傳承泥塑文化。全區共培養各類泥塑傳人近200人。就在6月7日,黃陂也因泥塑成功入選2018至2020年“湖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湖北大鼓 80後傳承人創新“湖北曲藝青春版”
“湖北大鼓對我來説,就像武漢人對熱幹面的感情一樣,你們細細地品,慢慢地吃,越吃越品越有味道。我的喜怒哀樂都在鼓裏面。”在黃陂鄉村振興直播間內,湖北大鼓傳承人吳健談起和大鼓的淵源,娓娓道來。
湖北大鼓原名“鼓書”,又稱“打鼓説書”,清道光年間黃陂區內就有鼓書。早期,鼓書藝人挨家挨戶上門演唱,叫“拍門”。後來喜愛的人多了,鼓書藝人“點棚打場”,選擇一個場地,聽眾四面圍觀,現場選擇書目,一演就是十天半個月。吳健説,湖北大鼓的表演有一套專門的手眼身步,比較誇張、幽默、風趣。曲子短小精悍,調子固定,容易學,人人都可以唱,易於傳播。
吳健是名80後,祖籍在黃陂蔡店。吳健説,上小學一年級時,父輩們嘴裏時常哼唱“不曉得張明智,不是那個事”。他們口中的張明智是唱湖北大鼓的演員。於是,他開始跟著收音機學,跟著磁帶學,從此與湖北大鼓結下不解之緣。後來,吳健考進湖北省藝術學校,專業學習湖北大鼓。2009年,他拜張明智和何忠華為師,一徒拜雙師,體會到一種責任與傳承。
古風流韻與時代新風的交匯,讓傳統文化發生了變化。吳健20歲時,嘗試創新運用湖北大鼓的元素,以回憶武漢人小時候唱過的童謠為主要內容,創作了《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民謠》。這首曲藝迅速躥紅,黃陂甚至全省的年輕文藝工作者紛紛加入學習湖北大鼓的行列。
備受鼓舞的吳健,在後來的《説唱黃陂》《説唱大武漢》等作品中,多次將黃陂元素運用其中,從盤龍城唱到花木蘭,從清涼寨唱到姚家山。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湖北大鼓也有了新稱謂——湖北曲藝青春版。“但不管怎麼創新,它的根是不變的,與黃陂這片土地的血脈是不斷的。”吳健説。
高家河銅鑼 “黃陂造”銅鑼歷史悠久遠銷歐美
黃陂六指街的高家河鑼廠歷史悠久,其製品享譽國內外,為我國戲劇界虎音鑼研製開創新河。高家河鑼廠創新制鑼工藝,從選料、熔煉、制坯、鍛打、鏜鑼、定音上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製作工藝,尤其是運用“正錘、反錘、輕錘、虛錘、實錘和一錘定音”的特技手法,贏得了“制鑼王”的美譽。著名的高、中、低虎音鑼就是高家河鑼廠受京劇界大師梅蘭芳之委託而研製成的。
1949年後,高家河鑼廠與周洪太鑼廠合併為武漢鑼廠,生産規模不斷擴大,研製産品日新月異。由於銅鑼在重金屬音樂方面填補了世界的空白,其産品在國內市場佔絕對優勢,而且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地區。
在此次活動中,高家河銅鑼傳承人王志平除了展示傳統産品外,還帶來了他的新産品——架子鼓的镲片。“銅鑼早期用於京劇、楚劇等戲曲藝術表演之中,如今年輕人喜愛西洋樂,我們就研製了新産品。傳統手藝也需要傳承和創新發展。”王志平説,他13歲起就跟著制鑼廠的老藝人學手藝,從事這一行已經30多年了。
一般制鑼從下料到毛坯,需要整整一週的製作週期。王志平回憶,目前他製作的最大的純手工銅鑼有1.86米高。當時僅僅一個工序,都要從早上5點忙到晚上9點,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
未來,高家河制鑼廠將會擴大生産規模,新建廠房。王志平介紹,雖然銅鑼製造目前可進行機械化生産,但調音工序依然需要依靠人工。即使是新産品,也需要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製造相結合,才能傳承下去。“雖然目前我帶了徒弟,但都年齡偏大,還是缺乏新鮮血液。”王志平説。
策劃:黃陂區委宣傳部
撰文:王晶 胡波 邱舒
攝影:陳亮 王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