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勝天村:山水民俗融鄉愁

2018-06-19 09:26:5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孟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湖北日報訊 圖為:木蘭玫瑰園為勝天村增添色彩。(黃陂區農委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武漢北郊,黃陂區王家河街勝天村,田疇交錯,五彩斑斕,好一幅田園牧歌景象!

  山東、上海、浙江、重慶、新疆……2018年,全國各地考察團紛至遝來,參觀勝天村。“1月8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勝天村‘三鄉工程’呢。”勝天村黨支部書記龔衛平説,讓他意外的是,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排頭兵,浙江省也有考察團來取經。

  勝天村為何吸引全國目光?6月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這個村莊一探究竟。

  一對兄弟,喚醒鄉村資源

  雖然不是週末,但玉屏山腳下的勝天農莊遊客成群,熱鬧非凡。“玻璃棧道、水上飛索、黑溝攀岩……”來自武漢市武昌區的李先生説,玩了一把刺激後,再去採摘新鮮果蔬,體驗農耕樂趣。

  勝天農莊是勝天村的一處4A景區,其主人是勝天村土生土長的兄弟倆,哥哥龔亞軍,弟弟龔衛平。兄弟倆各展所能,龔亞軍一心經營農莊,龔衛平擔任村支書。

  2007年前,兄弟倆從事建築行業,10多年的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厚的資金。“我是一名驢友,一次在北京懷柔區虹鱒魚一條溝遊玩,看到鄉村旅遊讓當地村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感觸很多。”龔衛平説。

  2007年10月,龔家兄弟倆租下村裏荒蕪的林場,投資5000多萬元,著手打造勝天農莊景區。

  改造景區,效益立顯。

  林場以往每年上交村集體1600元,有時還欠幾百元。如今,勝天農莊每年上交村集體10萬元資源使用費和2.48萬元管理費。

  村民吃上旅遊飯。70多個村民常年在景區務工,平均年收入2.3萬多元。遇上“五一”“十一”等節假日,200多個村民打零工賺外快。

  勝天村268戶農民將1260畝土地流轉給勝天農莊,發展生態農業,每年光租金就有50萬元。

  龔家兄弟喚醒了勝天村沉睡的資源。

  2014年10月,北京客商王慶義在勝天村建設木蘭玫瑰園,人氣爆棚。這座3A景區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3萬多元純收入。

  吃上旅遊飯,村民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勝天村人均純收入2.12萬元。

  一處民宿,寄託市民鄉愁

  2017年4月,武漢市啟動“三鄉工程”(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勝天村是首批武漢市民下鄉的試點村之一。

  作為武漢後花園,勝天村好山好水羨煞城裏人。兩座景區交相輝映,村民們戲稱他們生活在“7A”裏。

  迎接城裏人下鄉,勝天村掃榻以待。2017年,龔衛平著實忙了一陣子。他帶著村兩委逐家逐戶調查,看看哪家的房屋是空閒著的。最終,勝天村確定46家意向出租戶,統一貼上標牌,公佈房源信息、租售價格及聯繫人。

  消息傳開,來勝天村看房的城裏人絡繹不絕。46套農家屋已出租38套,每年租金總共51萬元,武漢、北京等地的城裏人搶了先。

  勝天村6組羅家大灣王金鳳的房屋空閒多年,2017年7月出租給來自北京的地産商人張利。房屋140平方米,每年租金1萬元。記者看到,農房煥然一新,儼然成了一處民宿,一間陽光房新穎別致。張利介紹,房屋裝修花了40多萬元。“夜晚在陽光房內看星星,圓了少年時的夢。”他笑著説,“我在這裡找到了鄉愁。”

  為了讓市民在鄉下住得安心,勝天村35名黨員組成服務隊,治安巡邏,代管寵物,維修水電,猶如貼心管家。住在勝天村的城裏人,免費進入勝天農莊和木蘭玫瑰園遊玩,還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菜地,悠然自得。

  一曲鼓書,唱響文明新風

  “紅日高照,農村大地如錦繡,張家灣2018年又是大豐收……”最近,一曲湖北大鼓《豐收場上》傳唱勝天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湖北大鼓《豐收場上》唱響大江南北,歌頌勝天村人民戰天地、人定勝天的精神。”龔衛平説,今天勝天村將《豐收場上》作為村歌傳唱,一是宣揚勝天村人勤勞致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二是弘揚在黨的領導下,勝天村人致力於“三鄉工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作為革命老區,勝天村有著光榮的傳統。如今富起來,村民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追求。

  勝天村新風拂面。走進龔家大灣,龔氏祠堂兩塊牌子非常醒目——“王家河街勝天村紅色文化大禮堂”“龔家大灣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在王家河街道指導下,勝天村黨支部將紅色文化元素注入祠堂,祠堂提檔升級為紅色文化大禮堂:擺放桌椅,開設紅色學堂、道德講堂、四點半學校;布設文化墻,搭建百姓舞臺。

  黃陂區王家河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勝天村紅色文化禮堂每個月都有講習課、民俗和禮儀活動。逢重要節日,村裏舉行“走高”、湖北大鼓等民俗表演,不僅吸引村民,城裏人也是一睹為快。文化禮堂成為勝天村最具人氣的場所,更成為撒播文明新風主陣地。

  湖北日報記者手記

  從人定勝天到人與自然和諧

  汪訓前

  勝天村村名頗讓人玩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響應“農業學大寨”號召,黃陂龔家大灣附近7個自然灣的群眾,克服困難,歷時3年興建了當時孝感地區第一個小一型水庫,命名為勝天水庫。後來,當地政府將龔家大灣附近7個自然灣合併,取名勝天村,弘揚人定勝天的精神。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那是個為實現溫飽而苦苦奮爭的年代,人定勝天、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成了那個年代的推崇。

  其實,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種辯證的發展關係。改革開放後,勝天村改變了貧窮落後面貌,變得富足殷實,人們的觀念隨之發生變化,開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得以休養生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進入新時代,要有新理念。今日勝天村,邁入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