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我們從長江走來——寫在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動開幕之際

2018-07-12 09:41:2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奔流長江,躍動著中華文明的脈搏;奮進中國,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7月12日,北京。在著名的外交部藍廳,面向全球駐華使節,湖北動情講述與長江的生動故事。

  那一份澎湃,實力作證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一曲《長江之歌》,唱出了母親河的壯美。

  流淌千萬年的長江歷史文化,宛如一座無以窮盡的文化寶庫,在厚重的歲月中積澱著豐厚營養。

  從《詩經》中《周南》《召男》的吟唱,到屈原《離騷》的高歌;從謫仙李白的“千里江陵”,到詩聖杜甫的“不盡長江”;從“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高山流水,到漢口竹枝詞、“漢腔漢味”文學藝術,長江文明深深紮根於民族文化之中,滋潤著中華民族。

  迷人韻律,奏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2013年7月和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考察長江。

  湖北,長江幹線流經里程超千里的唯一省份,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一連串厚重標識,刻畫著湖北的資源稟賦,更深刻標記湖北的重大使命。

  長江,壘起了“中部支點”的實力——

  綜合實力明顯提升。5年來,湖北經濟總量跨越3萬億元大關,全國排名5年進3位。千億産業由11個增至17個。

  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火遍荊楚,市場主體達到450萬戶;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5.6萬億元;綜合科技創新指數從全國第11位進至第7位。

  重大項目明顯提質。海洋核動力平臺進入技術設計收尾階段,首個平臺預計2020年前問世;光谷東,聚集了國家記憶體基地、華星光電、天馬等“國之重器”的黃金大道,正在勾勒“芯屏端網”的産業新主軸。

  長江,滋養了“千湖之省”的靈秀——

  世界地質公園神農架保存了地球中緯度地區最完好的生態群落,構築中國中部生態屏障。

  丹江口水庫每年為中國北方輸送優質水源9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5個泰晤士河的水量。

  長江,涌動著“創新高地”的神奇——

  一支支“湖北隊”,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經濟競爭:

  位於武漢的鐵四院勘察設計了中國一半、世界三分之一的高鐵;世界所有光纖中,近半光谷造。“湖北智慧”閃耀“中國速度”;

  武漢大學衛星定位技術,使我國衛星定位精度進入“釐米時代”。“湖北創造”標刻“中國精度”;

  世界最大懸索橋、斜拉橋、鋼拱橋、跨海大橋的前10座中,中國均超過一半,其中八成出自武漢建橋軍團之手。“湖北力量”澆鑄“中國跨度”;

  蛟龍號潛入大洋7062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其前身是武漢研製的魚鷹1號。“湖北探索”助力“中國深度”。

  長江,舒展著“海納百川”的胸懷——

  高鐵連通全國,4小時到達中國70%的城市;59條國際和地區航線連接世界;“漢新歐”國際班列累計開通16條線路,輻射28個國家、60多個城市,實載率達97.7%,居全國各中歐班列線路之首。

  佈局海外,修橋築路,建廠興業,造福當地百姓。電力緊缺的越南廣寧,因為陽光凱迪修建的兩個標杆電廠,結束了“三天拉閘、兩天停電”的歷史,被越南政府讚譽“史無前例”。

  國際活動密集了。中印元首會晤、英國首相造訪、上合組織旅遊峰會;中國中部(國際)産能合作大會、華創會、全球服務外包大會……重大活動精彩紛呈;漢馬、武網、世界軍運會……國際賽事紛至遝來。

  在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中,實現“中國夢”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湖北,責重山嶽。

  那一種決心,雷霆萬鈞

  在家門口就能走上江灘親近自然,感受壯闊長江。這是武漢青山區市民的愜意。

  少了“辣眼睛”的黑碼頭,多了“高顏值”的景觀帶。

  曾經,近八公里青山江灘沿線佈滿了碼頭,砂石往來,黃塵蔽天,一片喧囂;如今,經過改造,青山江灘成為湖北首個“海綿”江灘,能吐納、會呼吸,是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

  “春風又綠江兩岸”的背後,是湖北以雷霆萬鈞之力鐵腕守護“母親河”的生動實踐。

  嚴字當頭,守護綠水青山——

  連續4年,一年一部開創性、高“含金量”的地方性法規或重大決定,向水污染、土壤污染、秸稈露天燃燒、沿江不達標化工企業開刀問斬,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環保“一票否決制”,自然資源納入離任審計,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領導幹部交出一份“綠色資産”明白賬。

  開展生態紅線劃定、長江跨界斷面考核、空氣環境品質考核與生態補償等試點,一系列生態體制機制障礙陸續破除。

  高懸利劍,還兩岸芳草萋萋——

  聲震全國的“湖北行動”在長江邊打響,一個個非法碼頭被取締,一批批碼頭規範提升,湖北長江幹線非法碼頭整治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拆除碼頭數量最多,騰退長江岸線里程最長,復綠岸灘面積最大。

  退漁、退垸,一根根竹子被拔除、一張張漁網被清理,把切割的湖泊“合起來”、把改變的水域“復起來”。

  天上,無人機監控露天燒秸稈;地下,土壤修復加速,還原自然生態本貌。

  哪有污染,懲治的棒子就揮向哪。2016年,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公司領到我省環保史上最大罰單——2196萬元!

  以“雷霆之力”護衛母親河,岸邊,漸次回復萬鳥歸巢的壯美。

  河湖長治,護一江清水浩蕩東流——

  清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在宜都市匯入長江。取締數十萬平方米網箱,500萬斤母鱘魚上岸……2017年端午節,清江庫區網箱養魚成為歷史。

  2017年1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意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當年11月底,率先建立五級河湖長制,省、市、縣、鄉、村五級37331名河湖長全部進崗履職。

  眼下,湖北正在全力打好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等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永葆長江母親河的生機和活力。

  那一處山水,綠意金光

  綠水青山雖好,但不能守著它過苦日子、窮日子。

  跳出發展和保護的零和博弈,用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法,生態文明旗幟下的轉型新理念,正深入人心。

  貫穿羅田縣燕兒谷的郭家河,生活污水、養雞場污水昔日直接排河,臟臭難聞。關停養雞場、採石場,改造排污系統,修復河道生態……如今,燕兒谷凈了、美了。白鶴、野雞回來了,2017年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

  綠水青山,讓老百姓“摘下窮帽”。

  好空氣不但能讓人們暢快深呼吸,還讓種植者荷包更暖和。通山縣在燕廈鄉種楠竹1.05萬畝,預計20年可吸碳13.11萬噸,成為全國首個可進入國內碳市場交易的CCER(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搖曳的竹海變身“綠色銀行”。2015年至2017年,湖北省貧困地區的農林類CCER已累計成交71萬噸,為農民增收1016萬元。農村沼氣減排項目53個,居全國首位。

  綠水青山,讓老百姓“拔出窮根”。

  竹溪龍王埡,茶山變景區,遊客蜂擁而至。龍王埡茶葉銷售量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2017年産值2億多元。一棟由茶場廠房改造的生漆博物館,一群農民正在專家指導下,用草或麻繩製作當地傳統手工藝品。有了新手藝,每人一年可增加1萬多元收入。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改變觀念,新動能在長江邊涌動。

  穿新鞋,走綠道,湖北肩負國家使命與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一幅幅天藍水碧、地綠人宜的新畫卷在荊楚大地上舒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廖志慧 吳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