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大江大湖大保護

2018-07-13 11:30:39|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原標題:籌辦世界軍人運動會 倒逼綠色發展加速度 武漢:大江大湖大保護

  第一次,有“軍人奧運會”之稱的世界軍人運動會,2018年10月將在中國舉行。

  第一次,軍運會將集中建運動員村,入住100多個國家的上萬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工作人員。

  武漢市黃家湖東岸,軍運村施工正緊鑼密鼓。軍運村規劃之初,武漢就提出:以“不衝擊湖泊保護線、低排放、零污染”為標準,打造“原生態風貌與後現代文明高度結合”的示範項目。

  這是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國新時代新氣象的機會。

  “世界各大城市都以舉辦重大賽事為契機,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綜合競爭力,這也是全面振興武漢的機會。”武漢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説。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大開大闔,武漢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武漢明確目標: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軍運會各項工程建設,爭當促進人與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標杆,借軍運會良機爭創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典範。

  打造世界知名濱水生態綠城

  也是第一次,第七屆軍運會所有比賽項目都放在一個城市。往屆在海上辦的帆船、海軍五項等百餘個戶外涉水項目,這次都在武漢這個內陸城市進行,讓人稱奇。

  “關鍵我們有天然稟賦,又有多年綠色發展的成果,符合國際軍體的辦賽理念。”説起個中緣由,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副秘書長王沈順相當自豪。

  武漢地處古雲夢澤,坐擁長江漢水,166個湖泊鑲嵌城中,水體超過市域面積1/4,大江大湖的生態資源優勢令人羨慕。

  “水優勢是武漢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武漢打造世界知名濱水生態綠城的執著與擔當,也令人矚目。

  東湖,是武漢166個湖泊中最負盛名的一個,也是武漢做好水文章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軍運會公開水域游泳和帆船賽就放在東湖水域。新建的一個可泊百餘艘競賽帆船的基地,已在東湖的主湖——郭鄭湖近岸水中初現雛形。

  在東湖裏游泳?10年前還沒人敢説行。上世紀90年代起,傳統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模式,讓東湖水質一度跌到劣五類。每到夏天,湖面就有濃濃的臭腥味,路過者無不掩鼻。

  如今,借軍運會東風打造“武漢帆船基地”品牌,已呈箭在弦上之勢。武漢市發佈的《2017年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東湖水質明顯提升,2018年內有望全面達到三類水質。東湖正重現碧波萬頃,吸引從陸地馬拉松到水上馬拉松的多項大型賽事接踵而來,“最美賽道”的口碑不脛而走。

  再遊東湖,你會為武漢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東湖、將東湖打造成城中湖典範的理念與氣魄、執著與擔當點讚。

  全面退漁、全面截污、全力清淤……痛定思痛,武漢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修復水環境。這不,目前國內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正在青山區的北湖之畔崛起。大東湖核心區的城市污水,將通過長達19.2公里的污水處理深隧直輸到此集中處理,尾水水質按國家一級A標準排入長江。

  一期28.7公里,二期73.28公里,一任接著一任幹,綿延100多公里的東湖綠道,城湖相融、山水相依,成為武漢最大的城市公共空間和生態綠心,入選“聯合國人居署中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示範項目”。當前,東湖綠道正全力推進三期建設,提升功能內涵。明年,整個軍運會馬拉松賽事都將在這條世界級綠道上完成。

  在武漢的決策者看來,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轉型發展,就是最基礎的城鄉建設,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就是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科技+制度”重典治水

  走進軍運會東湖帆船基地工地,只見現場堆放著一些1米見方、留有鋼筋扣環的水泥預製塊。一位工程師介紹:泊船棧橋原準備用鋼筋水泥澆築,為了環保而改為預製塊沉底、鋼架支撐橋面,既不影響水質,又便於賽後拆除。“現在對東湖原生態的尊重前所未有,建設全過程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

  今日武漢,“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規矩意識和工作導向深入人心。直面長江大保護的難點,武漢強化擔當、創新舉措,鐵腕治江。

  5月28日,一起危害長江流域環境資源保護涉黑案在武漢市中院終審宣判。被告劉洋等16人團夥,控制壟斷長江流域武漢部分水域非法採砂,組織特徵符合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構成要件,團夥頭目劉洋、黃華宇均被判刑20年。

  零容忍、斬鏈條,武漢持續保持對非法採砂高壓嚴打的強震懾,不久前還修改相關地方性法規,增補“長江、漢江本市管理範圍內禁止採砂”規定。

  穿行武漢河湖周邊,常見無人機在高空盤旋拍攝,不留監測盲區和死角。“科技+制度”強化擔當重典治水,武漢進入“最嚴護湖時代”:制定實施11部涉水地方法規和規章,並將湖泊保護作為全市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對惡性填湖事件實行“一票否決”;官方河湖長、民間河湖長以及“天眼”、無人機等數據河湖長“三長聯動”,推進河湖網格化、智慧化管護。

  “確保湖泊一個不少、水面一寸不減”的“緊箍咒”越念越緊。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湯遜湖等湖泊被違規填占問題,武漢10多名幹部受到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不久前,11個區的負責人又接到“長江武漢段跨界斷面水質考核情況通報”,有負責人説:“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長江水質會與我們區政府如此緊密相關。”

  以往,武漢對各區長江斷面水質狀況沒有開展監測考核,長江流經武漢的過程中,水質上升或下降的責任是上游還是下游、左岸還是右岸,得不到全面反映。2018年開始,武漢按區分段考核,實行水質“改善獎勵”“下降扣繳”的生態補償獎懲措施。單月監測、雙月核算通報、年度算總賬,並與幹部績效掛鉤,考核動真格,各區不敢絲毫懈怠。

  考核排名曾靠後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2018年列出20億元資金,用於12個湖泊入江排口治理,並將現有治污工程全面提速,確保年內投入運行,産生生態效益。

  對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幹部,武漢堅持真追責、嚴追責、終身追責。2014年試點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制度,截至2017年已有20多名幹部被問責追責和追究刑事責任,其中8人因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建設推進不力被撤職處分。

  工業重鎮澎湃綠色新動能

  6月20日,武漢長江主軸建設項目集中開工,軍運會前左右岸大道景觀全新亮相。

  變“長江天塹”為“城市亮麗畫軸”,引領大武漢由“組團發展”向“主軸發展”、向“長江時代”跨越——承載大武漢夢想的長江主軸,正蹄疾步穩走來,舒展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的美麗畫卷。

  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就要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把握長江經濟帶發展辯證法,著力打造國家記憶體、航天、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四大國家産業基地”,成為工業重鎮武漢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領。

  在位於武漢光谷的國家記憶體基地,隨著4月11日首套晶片生産機臺進場安裝,我國首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32層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年內有望量産。而在4月24日,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産業基地迎來19家商業航天、高端裝備等領域企業集中簽約。

  截至目前,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已基本建立“硬體安全—通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的網絡安全産業鏈條,簽約項目32個,協議投資達2350億元。正在緊張建設的武漢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基地也已吸引了10多家國內領軍企業簽約。未來幾年,一座90平方公里的“無人駕駛之城”將在這裡崛起。

  咬定提升産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目標,武漢拿出了“聚力改革創新、奮力拼搏趕超”的勁兒:從將招商引資列為“一號工程”到將招才引智列為“一把手工程”,從整治“新衙門作風”到力推“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審批模式改革,從力推“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到實施“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

  而在長江與漢江交匯的武漢南岸嘴,依然是一片“歲月靜好”。除了必要的綠化,這塊佔地180畝、極具商業價值的黃金寶地,18年來一直沒有被開發。南岸嘴規劃編制已經過了20多輪,但是市民、專家對開發意見分歧大。歷任武漢市決策者都認為,在沒有完全想好以前,此地最好留白。

  多了一份從容的武漢,擬劃定長江沿江兩岸用地控制區域,規劃建設沿江綠化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護起來,把發展空間留給子孫後代。

  大江大湖大保護,正在不斷改變人們昔日的武漢印象,一如街頭標語所宣示:“武漢,每天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