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邏港結束“三國時代”統一運營
原標題:武漢港發集團與卓爾控股有限公司簽約 陽邏港結束“三國時代”統一
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貨場,佔地近400畝,有兩個大的吊機,集裝箱已經堆滿了貨場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長期以來,陽邏港三個碼頭各自為政,你爭我奪,上演一場“三國龍虎鬥“,這種紛爭即將一去不復返了。15日,武漢陽邏國際港合資經營合同及多主體整合備忘錄正式簽署,這標誌著“一城一港一主體”發展戰略中的“一主體”已經實現,這是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的大事,是推動武漢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強大支撐。
據悉,近期將拆除港區間的圍欄,以港區統一運營和多主體整合為契機,加快推進“港、産、城”一體化建設,加快構建高效順暢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推動武漢新港儘早實現“億噸大港、千萬標箱”目標。
三個不同主體的作業區
在新洲陽邏長江岸邊,從上游往下游,依次並排的是陽邏港二期、陽邏港一期和陽邏港三期,三個碼頭分屬三個不同的責任主體,貨場和泊位相互獨立,來來往往的貨車分別從三個獨立的出入口進出各自港區。
陽邏一期碼頭由卓爾控股的中國基建港口公司運營,2004年2月8日開港,是長江中上游第一個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專業化集裝箱碼頭。2011年,卓爾控股通過收購中國基建港口股份接手陽邏港一期運行,共有3個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70萬標箱。今年年初,以陽邏港為主體的中國基建港口由香港創業板轉往主板市場交易。
陽邏港二期是武漢港發集團旗下的武漢港務集團控股的武漢港集裝箱有限公司運營的碼頭。2003年6月1日公司合資改制,現有武漢港務集團、中外運(香港)公司、上港集團、上港集箱(澳門)公司、武漢長偉、武漢中貨、武漢外理等7家股東。2011年6月1日從漢陽楊泗港搬遷到陽邏二期集裝箱港區經營,在港區擁有4個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達75萬標箱。
陽邏港三期是武漢港發集團旗下的武漢新港集團投資建設,武漢新港投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運營的碼頭。2015年12月26日開港,股東由武漢新港投集團、武漢港務集團等組成,擁有4個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74萬標箱。
多主體運營資源浪費弊端多
長江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二、三期均為國有企業,目前都已被武漢港航發展集團公司控股,基本實現了一體化運營。但一期位於二、三期作業區之間,將二者分隔開來。
武漢港務集團一名內部人士透露,三個不同的經營主體,尤其是一、二期分屬不同實際控制方,經營業務同質化,多主體運營帶來惡性競爭。多主體經營,不可避免帶來價格戰,各自為政、資源浪費。陽邏港一、二、三期自成體系,各自擁有辦公樓和完善的港口設施設備,不僅沒有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反而造成資源浪費,投資效益沒有最大化,也不利於陽邏核心港區整體建設。
有業內人士稱,多主體運營帶來極大不便利。在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研中,船公司、船代、貨代、貨主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是一船多挂帶來的不便利,有的船公司反映,到了陽邏港,有時候先後到三個碼頭裝卸貨物,給船公司、船代都帶來麻煩。
“多主體運營帶來港口形象受損”,武漢港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説,作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陽邏港各類進出卡口多達5處,港區圍網遍佈,嚴重影響港區形象。
走多主體整合之路
有專家認為,儘管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碼頭是基礎設施,是準公共産品的提供者,集中比分散要好。專家建議政府出面協調,實現陽邏港一、二、三期作業區的投資主體統一,在此基礎上,對現有港區重新佈局,實行“一城一港一主體”,建立統一的堆場和調度體系,理順體制機制,形成發展合力。
6月17日,武漢市代市長周先旺考察陽邏港時提出了新港委和港發集團搬至陽邏辦公、推進圍網拆除統一運營和多主體整合、建設岸電設施等三項要求。
武漢市政府領導要求,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建設必須換擋提速、加快發展,要在頂層設計上嚴格落實“一城一港一主體”的模式,強化主體責任,重點解決好組建港口聯合體、完善多式聯運體系等關鍵問題,用世界眼光謀劃,向國際水準對標,儘快將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旗艦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港區物流運輸成本,讓省內企業充分享受生態長江發展機遇。
武漢新港委、武漢港航發展集團高度重視,立即行動,並於2018年6月底將辦公地點搬遷至陽邏。岸電設備、接電設備、受電設備安裝工作緊鑼密鼓,岸電試點工作近日即將結束。
武漢新港委與武漢港發集團組建工作專班,赴廈門港學習整合經驗。初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充實注入資源做強港發集團,通過市場的方式加強與卓爾集團資本合作”的整合工作框架。
圍繞這一思路,武漢港發集團與卓爾控股的工作專班以談成為目標,算經濟賬、長遠賬與算政治賬、社會賬相結合,求大同、存小異,進行多輪溝通磋商,經過艱苦談判,取得積極成果,使合資經營合同中159個分歧點和8個焦點難點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為合資經營合同和多主體整合《備忘錄》的簽署打下了堅實基礎。
統一運營新的公司
7月15日簽約的主要內容為:港發集團、新港投集團和中基通用港口公司三方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港發集團、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備忘錄》。
統一運營和多主體整合的基本思路是:分兩步實施,先統一運營再實現資産整合,實現統一運營公司國有控股和資産整合國有控股“雙控”目標,最終實現“一城一港一主體”、提升港區內在功能的戰略目標。
在統一運營公司方面,成立國有控股的統一運營公司。由港發集團2家企業出資51%,其中港發集團出資35%、武漢新港投集團(為港發集團全資子公司)出資16%,卓爾方面的武漢中基通用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出資49%,設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的輕資産統一運營公司。該公司負責對陽邏港一、二、三期統一開拓市場、統一商務定價、統一調度指揮、統一結算管理。
武漢港發集團負責人介紹,合同和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陽邏港統一運營和多主體整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下一步,港發集團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在陽邏港統一形象標識、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操作流程,調整卡口閘口、優化港區佈局、提升服務品質、增強港口功能等方面狠下功夫,狠抓落實。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説,“一城一港一主體”運營戰略是帶給武漢所有港航主體最好發展機會與最佳增長平臺。全面整合後,有利於推進武漢港航産業集約化、專業化、産業化,實現綠色高效發展,加快推進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建設。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説,中國基建港口積極順應大整合、大發展的趨勢,顧全大局,放棄局部利益,參與産業整合,並願意在“一城一港一主體”運營的總體規劃中找準新定位,標定新坐標,遵循新的運營模式。在戰略整合的實施過程中,中國基建港口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以全局思維、大局觀念,密切配合新主體對港航業務、港口服務、運營管理等資源的全面整合要求。(長江日報記者汪文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