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黑港”變身濕地公園

2018-07-25 10:10:3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黑港”變身濕地公園

圖為:黃石磁湖濕地公園,木棧道隔開表流濕地與潛流濕地。

  盛夏的傍晚,余霞滿天,黃石磁湖濕地公園人潮涌動。

  80歲的宋協友是大冶有色徒步群的群主,他帶領群友來此徒步健身。下陸區陳百臻社區副書記陳振説,自從濕地公園一期建成開放,這裡的人越來越多。

  磁湖濕地公園位於黃荊山以北、磁湖西南。69歲的陳俊在這住了幾十年,他説,1958年大辦鋼鐵時曾挖了一大一小兩條河直通磁湖,大河進水煉鋼,小河排污。煉鋼的廢水與生活污水混合,河面上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臭氣熏天,河兩岸種的菜都沒人吃,這裡成了黃石有名的“黑港”。

  磁湖濕地公園是黃石利用亞行貸款實施的水污染綜合治理項目,一期佔地19.7公頃,投資7000萬元。黃石市建委亞行辦單超説,通過水生態治理,這裡已變成集生態、休閒、科普于一體的濕地休閒娛樂公園。

  是旅遊景點,更是天然水質凈化器

  蘆葦、水生美人蕉、睡蓮、金魚藻……公園裏多種植物復層搭配、相互映襯,滿眼綠色。水面上,大大小小的島嶼如星星點綴,讓人仿佛置身自然野趣、質樸靜美的郊外濕地。“一邊在潺潺流水中觀賞水生植物,一邊體驗濕地水岸生活,樂在其中。”73歲的團城山居民張澤銀和老伴特意乘車到此遊玩。

  園中步步皆景,景景不同。繽紛彩葉林、水岸香樟、紫藤廊架、綠道仙蹤……季節分明的植被景觀,讓公園四季繁華不斷。坐石臨流、杉林霧影、綠苔疊翠、水趣盎然、蓮池鷺影、紫蔓纖柔、風荷秋月……13個濕地景點、7座景觀亭如珍珠般散落其中,讓人應接不暇。

  一座人行觀光橋橫跨濕地,將濕地公園與白馬山—柯爾山山地生態公園、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連成一體,形成休閒娛樂“微循環”。“爬完白馬山—柯爾山,就可進入濕地公園,穿過這座橋,還可抵達森林公園登山步道,休閒的‘綠道’越來越長!”宋協友高興地説。

  “濕地公園更是一個天然的‘水質凈化器’,通過科學搭配各類水生植物,污水在這裡悄悄生變。”單超説。正在建設的公園二期佔地97公頃,投資5.3億元,深度凈化團城山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目標是每天8萬噸,水質從劣V類提升至III類。

  是水質凈化器,更是生態科普廊道

  “沉澱池,過濾污水中的懸浮物,是污水凈水處理第一關。”在沉澱池科普解説牌前,中學生小淇正在了解沉澱池的功用。單超説,公園裏有9塊濕地知識解説牌、180塊植物知識解説牌,市民可以在遊玩中全面了解濕地。

  一塊塊解説牌,生動述説著這裡污水凈化處理過程。

  潛流濕地有1.4萬元平方米,地底由三層級配碎石分層填築,填深1.4米,通過水生植物和碎石逐層過濾,吸收污水中的營養元素氮磷及有害物質,再通過滲透方式排放到表流濕地。表流濕地有4.1萬平方米,種的都是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進一步促進有機物和氮磷的轉化與吸收,提升水質。處理後的水通過排水口進入磁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從排水口流出的水已非常清澈。

  “生態凈化污水真複雜,以後一定要節約用水,愛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小淇説,學了不少知識,以後會和同學一起再來。

  單超説,公園內將新建一座1200平方米的濕地科普展示館,全面介紹濕地凈化理念和濕地工藝,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還準備建設一座動植物標本館,面積2000平方米,宣傳動植物資源保護,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市民生態保護意識。(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志剛 通訊員 張莉 柯銘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