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2018年夏 荊門研學市場火爆

2018-08-06 15:13:4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原標題: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行走的課堂 今夏,荊門研學市場火爆

2018年夏 荊門研學市場火爆

圖為:8月5日,不少家長帶孩子參觀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該館以大河為背景、以生命為主題,呈現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尼羅河、葉尼塞河等世界多條大河流域的生物多樣性。(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美國童子軍、英國自然教育、日本研學修行……眼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世界風靡。這個暑期,研學旅行漸成家庭剛需,以農旅融合為特色的中國農谷荊門吸引了眾多學生體驗農事。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荊門多家研學旅行基地,感受學生走出課堂放飛大自然的激情,也探討研學旅行市場前行中的困惑。

  田間地頭辨菽麥

  “好神奇的草啊。”7月31日,鐘祥匯源農谷體驗園,荊門名泉小學四年級學生羅佳琪還在聞著掌中余香。一旁,從台灣趕來的香草專家周英傑向30多名學生介紹,這裡的香草有50多個品種,包括含羞草、碰碰草等,經常嚼的留蘭香薄荷口香糖就是用的一種香草原料。

  水花飛濺,拿著竹簍捉魚摸蝦,孩子們在池塘裏玩得不亦樂乎。作為華中地區知名的自然研學基地,鐘祥匯源農谷負責人蔡和江介紹,新設立的桃罐頭、盆栽、葉拓等手工課頗受學生喜愛,學生在玩樂中培養興趣愛好,學會溝通和分享。“田間地頭辨菽麥,這次研學旅行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水稻、小麥。”荊門紅旗小學三(2)班學生魯恒睿説。

  走進中國農谷核心區屈家嶺,荊門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軍歌嘹亮,身穿迷彩服的學生整齊出列,一排排學生公寓、學農食堂、實踐樓,還有禁毒、陶藝、剪紙等場館。最有特色的是學生自助野炊,他們分工協作,有的砍柴,有的切肉,有的洗菜,有的煮飯。“自己做的飯吃得格外香。”學生胡姜勳興奮不已。

  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也是重要的研學旅行基地,暑期舉辦多個民航科普公益夏令營,來自革命老區的93名貧困、留守少年兒童免費參加,小朋友們參加民航科普講座、開展團隊拓展訓練、體驗風洞(模擬飛行與跳傘)、製作並放飛航模等。

  2018年夏,荊門研學市場火爆,荊門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匯源農谷、愛飛客航空小鎮,接待中小學生突破30萬人次。

  火爆背後有隱憂

  2016年12月,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湖北省各地研學基地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記者了解到,研學旅行市場紅火背後也有隱憂,其中學生安全問題帶來諸多困擾。屈家嶺五三高中一位班主任坦言,研學旅行活動參與學生人數多,學校組織管理和安全保障壓力很大。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學校就要面臨多方責難。“我們設計的一些手工課、體驗課很有創意,但因活動有刻字的刀具、農耕的斧頭等,遭到家長反對不得不放棄。”荊門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執行董事朱振輝無奈地説,家長的過度擔心和保護,使研學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為保證安全,不少研學基地也想了很多辦法。7月31日,在荊門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教官曹松正在教孩子們正步、稍息、立正和跨越。基地日常管理很精細,一個連隊配一名教官,二三個連隊配一名輔導員。教官與學生同吃同住同訓練,晚上學生睡床上,教官就在旁邊打地鋪。“近期還準備投入資金,將研學旅行基地的所有課程,以及孩子的生活起居、訓練學習內容上網遠程監控,讓家長隨時觀看孩子的一舉一動。”朱振輝説。

  破解“只旅不學”

  “浩浩蕩蕩去研學,往往是走馬觀花,遊是遊了,學卻無從談起。”與荊門市民馬女士持相同擔憂的家長不少。研學旅行活動存在“只旅不學”、“只學不旅”現象,有些社會機構甚至打著研學旅行的旗號,組織學生到異地進行課業補習,更偏離研學旅行的初衷。

  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謝新松認為,研學旅行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行走的、動態的課堂。要不斷提升研學旅行的內涵品質,構建“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悟”的研學旅行創新模式,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經驗,在分享中學會合作,在生活中磨煉意志,在感悟中昇華心靈。

  如何破解旅而不學?課程是研學旅行的靈魂,開發研學旅行課程,研學與農業、航空、體育、國防相融合。淘汰學生參與率低的課程,保持新鮮與活力。“一年要設計200多個研學課程。”蔡和江説,小學三年級科學課有“蠶寶寶是怎麼出來的”,基地就對接相應課程,讓學生有更直觀感受。

  屈家嶺的一位家長吳女士説,以前,每天早上喊上六年級的兒子起床,叫半天起不來。後來,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5天研學旅行,回來大變樣。“現在每天起得比我還早,有時還出門給我端來早點。”孩子變化的原因是什麼?記者在屈家嶺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找到答案。操場上,50多名學生正在進行一場活動,模擬場景是突發洪水,一部分孩子要架起一座浮橋,保證老弱病殘通過。孩子或蹲或跪,肩上扛著浮橋,滿頭大汗,不吭一聲。“通過輪換,角色互換,讓孩子感受責任和付出,這是‘團隊浮橋’要達到的目的。”校長孫加聖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梁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