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讓世界文化遺産重煥生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鵬 通訊員 陳瑩
主體建築破敗,墻體腐蝕受損,觀內種著莊稼、蔬菜……
武當山回龍觀,這座世界文化遺産一段時間竟成了周邊村民的“菜園子”。
保護刻不容緩。
丹江口市檢察院迅速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式,促使行政機關依法履職。7月25日,武當山古建築群回龍觀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正式開工。
雜草叢中的世界文化遺産,讓檢察官們大吃一驚
回龍觀,是武當山建築群“九宮八觀”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1975年發生火災,正殿燒燬。現存廟房有山門、龍虎殿、十方堂、配房等25間。1994年,回龍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2017年12月,丹江口市檢察院派駐武當山檢察室,對武當山境內部分古建築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來到回龍觀,檢察官們大吃一驚——
只見主體建築破敗不堪,附屬建築部分墻磚被農戶拿去修建生活設施,農民在回龍觀內種植了莊稼、蔬菜,在保護範圍內栽種了柑橘,區域內還有非法建築。
在現場調查、走訪群眾基礎上,檢察官們收集證據、查閱資料、諮詢專家,全面查實情況,迅速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式。
提出檢察建議,督促行政部門依法履職
“能訴前程式解決的,儘量訴前程式解決,最大程度節約司法資源;訴前程式實在解決不了的,再提請進入訴訟程式。”丹江口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譚大勇介紹,根據《兩高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在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前,檢察機關應當先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糾正行政違法行為或依法履行職責。
2018年4月4日,丹江口市檢察院依法對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文物宗教局送達了檢察建議書。
該檢察建議書指出存在的各種問題,並提出3點檢察建議:認真履行文物保護監管職責,加強日常檢查、巡察等;對回龍觀進行合理修繕維護,防止損毀現象再次發生;對侵佔回龍觀遺址的建築物、農作物等進行清理,確保回龍觀的保護範圍和建築控制地帶達到法定標準。
從“對手”到“幫手”,形成公益保護整體合力
收到檢察建議後,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文物宗教局專題研究整改方案,並於5月16日作出書面回復,表示將立即整改。
7月25日,回龍觀文物保護工程項目正式開工。該工程計劃明年底前全部竣工,完工後,將從根本上消除影響文物安全的不穩定因素,延長其使用壽命。
“十分感謝檢察機關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支持和監督。”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文物宗教局負責人説,將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切實履行保護管理職責,使武當山古建築群這一世界文化遺産得到更好保護和傳承。他還表示,將舉一反三,對轄區內其他文物進行排查,防止出現管理維護不善的情況。
從之前的“法庭見”,到現在的訴前檢察建議頻頻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行政部門將檢察機關看成“幫手”,而不是“對手”。
譚大勇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公益訴訟不是“獨角戲”,檢察院一家單打獨鬥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得到黨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和相關部門的理解配合,才能形成公益保護的整體合力。
據統計,自2015年7月湖北省開展公益訴訟試點以來,湖北省檢察機關共查辦公益訴訟線索3154件,立案2379件,辦理訴前程式案件2015件,提起訴訟165件。
湖北省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處處長申鴻雁表示,從辦案情況看,提起訴訟的案件只佔所辦理案件總數的不到10%,這表明,通過公益訴訟,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搭建了凝聚共識的平臺,形成了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