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蜂農致富領頭人帶著鄉親追花逐蜜
原標題:“領頭蜂”帶著鄉親追花逐蜜
圖為:胡聖雄在檢查蜂箱。
哪鮮花盛開,哪有蜜源,蜂箱就轉移到哪——養蜂人就這樣從南走到北,從春走到秋,追花逐蜜!
蜜蜂結群而居,養蜂人也愛抱團發展。鄂州市鄂城區長港鎮50歲農民胡聖雄,這位有著32年“養蜂史”的資深養蜂人,帶著鄉親們走南闖北,追花奪蜜,成為蜂農的致富帶頭人。8月3日,在長港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了這名“蜂農帶頭哥”。
烈日當空,在長港鎮高溝村六組一條小水渠邊,有一片楊樹林,林中空地上,200來個蜂箱整齊擺放,蜂進蜂出,嗡嗡作響。水渠邊是成片成片的芝麻地,“芝麻開花節節高”,小蜜蜂穿梭花間辛勤採蜜。
“我從18歲起就隨父養蜂。父親跑不動了,我接過接力棒。”胡聖雄小心翼翼地檢查蜂箱,談及自己的“養蜂史”,他一臉自豪。他説,他們一般是從南到北追趕花期,4月中下旬到河南趕楊槐花期,接著到河北趕荊條花期,然後到內蒙古趕油菜花期。“一般9月回到湖北。往南則到過江西、廣東、雲南等地”。“養蜂人,靠天吃飯。”胡聖雄回憶,有一年,雨水特別多,走河南、過河北,一路起風下雨,“沒打到蜜”,眼看一年辛苦就要白費了,結果在最後一站遼西雨過天晴,趕上槐花期,獲得大豐收。“養蜂是個細緻活,要每天檢查蜂箱,查看蜜蜂狀況,防止生螨蟲。一隻蜜蜂生了螨蟲,如不及時治,會快速傳染,甚至波及整個蜂場,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養蜂作為一項“甜蜜事業”,卻很辛苦。長年在外奔波,胡聖雄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養蜂經驗,也掌握了大量的市場信息。他決定將這些經驗和信息,與家鄉的養蜂人一起分享,和鄉親們共同致富。2013年,胡聖雄成立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附近數十戶養蜂散戶相繼加入,到如今,合作社已形成“全程技術指導、會員統籌管理、統一訂單銷售”的養蜂産業鏈,産品不僅俏銷黃石、武漢等地藥廠和食品廠,部分産品還走出了國門。“現在國家政策好,蜜蜂轉場走高速,都不收費。”胡聖雄説,變化不限於此。他們出門在外“放蜂”,早年“挨宰”比較多。比如有人被蜜蜂蜇了,又或者聲稱佔了他的地,各種扯皮索賠,不依不饒。每每這個時候,養蜂人就得賠小心,給對方一些蜂蜜,化解矛盾。“現在社會風氣好多了,類似遭遇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一是大家生活水準提高了,二是人的素質提升了。”
養蜂的“外部環境”明顯好轉,抱團而行的傳統依然還在。“一般都是五六輛車結伴而行,萬一有個什麼事,也好相互照應。”
今年50歲的胡呈龍,家住梧桐湖,是合作社成員。他告訴記者,他一共養了100多箱蜂,年成好,賺個五六萬元不成問題,“在胡聖雄帶領下養蜂,不愁銷路。”
同樣50歲的當地人尹海森,有十五六年“養蜂史”,也是合作社成員。他説,養蜂人“抱團取暖”的好處,還在於可以降低成本,比如,蜂産品由合作社統一大批量送第三方檢測認證,比一家一戶零星送檢,費用少多了。“他長期在外跑市場,很多信息都在他這裡匯集。我們在外趕花期,很多場地都是他介紹的。”尹海森説,胡聖雄精通養蜂技術,人也很熱心,大家跟著他幹有盼頭。(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熊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