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全民健身運動 十年蝶變
小小極限運動員
長江日報記者喻志勇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高崇成 實習生劉昊)8月8日是我國第10個“全民健身日”,運動之城武漢開展了市、區、街道、社區等多層級、多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其中,5日在武漢體育館舉行的武漢市“全民健身日”健身氣功交流展示大會有1000余人參加,11日在國博舉行的漢陽區“全民健身日”活動,將有1400余人同做廣播體操。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同時也是紀念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2009年國務院確定,每年的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2018年正好是第10個年頭。與10年前相比,武漢全民健身運動發生了哪些變化?市體育局負責人對長江日報記者説,僅從全市各層級舉辦的“全民健身日”展示活動來看,參加全民健身的人員結構有了較大改變,年輕人、中年人和男性市民的比例在增加,不再是原來的僅有老年人熱衷健身。而且,以前人們感覺比較新奇的擊劍、街舞、軍體拳、小輪車等時尚和極限運動,現在已經習以為常,即使看見3歲小朋友玩時尚運動,也不再會感覺驚奇。
目前,全市6000多套全民健身路徑覆蓋了所有社區和行政村,已是最基本的健身設施。市、區級全民健身中心或運動場館、社區文體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江城健身E家綜合體等涵蓋室內室外的多項目健身設施,使得多元化健身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社區籠式足球場、籃球場、多功能運動場,不僅為青少年健身提供了方便,還免費或象徵性低收費向全體市民開放。
一個比較顯著的變化是,以往國民體質測試都是體育部門定期或在特殊的節假日進行,現在只要有需要,市民就可以到江城健身e家綜合體去免費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科學健身。
市體育局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健身路徑和健身步道等基本健身設施,武漢目前已經實現了低水準的“15分鐘健身圈”,今後將根據《武漢市體育設施空間佈局規劃》,著力打造從市級大型體育場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區級“一場兩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到街道健身綜合體,社區文體健身廣場、多功能運動場、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全民健身設施空間體系,真正實現社區居民“10分鐘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