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數量第一 “漂流大市”遊客不升反降
眼下正值漂流旺季。
8月12日上午,羅田縣龍鳳谷漂流景區,售票窗口卻緊閉,“乾旱缺水上游斷流,不得不停漂。”公司負責人周偉中很無奈,2018年接待遊客不到1萬人次。
龍鳳谷漂流景區是7月才開業的一家新景區,投資1400多萬元,以“距離薄刀峰景區近,河道平穩,適合一家三口親子遊”為賣點。“景區上游林家坳水庫蓄水量只有30萬立方米。從8月初開始,每週只能開漂一天。”周偉仲介紹,很多自駕遊客人乘興而來掃興而去。
黃岡前年有17條漂流河道,2018年增加到19條,數量湖北省第一。尷尬的是,遊客總量不升反降。
據介紹,2015年,黃岡漂流總接待量為60萬人次。2018年很難突破30萬人次,比2017年預計減少40%。
多個景區“漂”不起來
被水源卡住脖子的,不止是龍鳳谷。
8月5日下午4時,羅田縣大河岸鎮進士河漂流景區,上百名遊客正在排隊檢票。面對這種情景,景區董事長唐明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上游的東安河水庫管理處告知,天旱無雨,只能供水到8月15日左右。“河道沒水,景區就死了。”
進士河漂流景區2017年接待遊客6萬多人,在黃岡漂流景區中排名第一。2018年受乾旱影響,估計減少1.5萬遊客。“漂流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不能下雨、艷陽高照還得不乾旱。”根據唐明華掌握的信息,受水源影響,浠水龍潭大峽谷、羅田龍鳳谷等漂流景區平時歇業,只能週末營業。
業內人士説,2018年,黃岡市只有13家漂流景區運行。其中,紅安對天河、英山桃花衝、黃梅玫瑰谷、羅田進士河、畢昇大峽谷、麻城天景山等8家漂流景區攬客超過3萬人;其他小規模景區只有1萬人左右,度日艱難。
據業內人士測算,一個漂流景區的宣傳、融資、人力等運行成本每年要500萬元,3萬遊客門票收入才能維持運轉,勉強持平或略有盈利。
安全、交通等“痛點”成串
英山畢昇大峽谷漂流景區有水源,卻被另一樁事所煩惱。
8月5日10時30分,畢昇景區正式放漂。“這個週末不到2000人,平時只有三五百人。”景區董事長吳金炎坦言,生意冷清的原因是,本縣龍潭河谷滑道出了安全事故,引發遊客擔心。剛剛過去的一週,畢昇景區有2000名團體遊客退票。
在硬體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多個景區存在“短板”。
唐明華説,進士河漂流景區受制于交通短板。從山上起漂點到山下終點,一條5公里的盤山公路既窄又陡,旅遊大巴和自駕遊車輛往往集中到達,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導致漂流設備無法正常運送至起漂點,發船速度不能達到每小時接待500人次的理想狀態。
黃岡新聞旅行社負責人潘哲認為,多個漂流景區的接待中心、淋浴室、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在週末時跟不上節奏,影響遊客體驗。“投資門檻低,大家一哄而上,同質化競爭嚴重。”吳金炎認為,這是造成黃岡漂流産業難以做大做強的主因。
據介紹,2004年,江西光大旅行社投資500萬元,在羅田率先開發天堂峽谷漂流項目。此後10年間,黃岡漂流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投資強度不夠,低層次建設、配套不完善,普遍缺乏市場競爭力。
吳金炎説,一個英山縣,高峰時有7家漂流景區,對外宣傳無一例外是“叢林第一漂、驚險刺激落差大”,都包裝成“勇敢者敢去”的項目,結果同質化嚴重,遊客重遊率較低。
開啟差異化競爭
漂流河道越來越多,遊客總量不升反降。黃岡漂流産業的出路在哪?
黃岡市旅遊委副主任程建華認為,提檔升級是實現黃岡漂流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旅遊部門先後出臺3份文件,規範漂流景區河道、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衛生管理、安全管理,倒逼漂流景區加大投入搞建設,鼓勵創建A級綜合景區,為前來漂流的遊客提供登山探險、戶外運動等增值體驗,提升漂流景區的吸引力。
位於黃梅縣柳林鄉的玫瑰谷漂流景區,正投入5000萬元建設峽谷玻璃棧橋。景區董事長張俊霞介紹,公司投資打造集玫瑰谷漂流、龍池河大峽谷、玫瑰觀光園三大景區于一體的風景區,“旅遊産品覆蓋一年四季,遊客來了將有很多選擇。”
畢昇大峽谷漂流景區正探索向綜合景區轉型。吳金焱介紹,公司已請來南京團隊做規劃,準備開發峽谷兩岸山景,把山下的畢昇墓和山上的紅二十五軍紀念碑連結起來。投資需要1億元,目前在籌措資金。
旅遊學者鄒德祥分析,單從項目本身而言,漂流不可能避開季節性,但可利用大別山區峽谷幽深,生態景觀好的優勢,把單向的漂流産品改造成綜合開發的多向旅遊景點,延長産業鏈,讓“過路客”成“過夜客”。
程建華表示,未來最理想的狀態是,經過市場洗牌,黃岡漂流景區維持在10家左右,接待總量提升到100萬人次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