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67所高校啟動雨污分流改造
8月21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水務局獲悉,武漢市政府已正式印發《在漢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實施方案》,在漢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面啟動。預計年內,將率先完成4所市屬高校的雨污分流改造。
斬斷入湖“污龍”,改善高校周邊水環境
《在漢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實施方案》明確,此次大規模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將著力解決校園雨污合流及管網錯接、混接等突出問題,從源頭解決截污控源。
目前,在武漢市約650平方公里的規劃分流區內,有大約67所高校沒有完全實現雨污分流。
“作為排水大戶,高校沒有實現雨污分流就意味著部分污水會進入學校周邊的河流或湖泊。”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作為一所大學之城,高校眾多,不少高校建設年代久遠,雨污水混排。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既是落實長江大保護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武漢市控源截污的重要環節。
按照目標進程,2018年底,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商學院、江漢大學共4所市屬高校將完成校園雨污分流改造工作。2019年,武漢市高校校園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面推進。力爭2020年,完成在漢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推行“市-區-校”3方合作共建模式
南湖周邊聚集著5所高校,南湖污染一直備受關注。為保護南湖,南湖治理方案目前正在加緊制定。其中,關係控源截污重要環節的周邊高校雨污分流工作,已先行啟動。
2017年,洪山區與華中農業大學試點先行,率先採取區、校共建模式推行華中農業大學校區雨污分流改造。
華中農業大學校區初建於上世紀50年代,三面環湖。由於校區未實現雨污分流,5萬多師生員工部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南湖和野芷湖。
目前,校區雨污分流工作已經完成雨污管道的鋪設,今後如遇下雨,雨水將通過雨水管網排入野芷湖、南湖。污水則截流進入污水管網,通過污水泵站抽排到黃家湖污水處理廠,達標後再排入河道。
按照《在漢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實施方案》要求,此次大規模的高校雨污分流工作,將推行“市-區-校”3方合作共建模式,採取“以高校為主、區級財政補助、市級財政獎勵”的資金投入方式,區政府給予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的補助,武漢市政府給予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0%的獎勵,有效推動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目前,各高校已按照“一校一策”的建設思路,圍繞校內排口,啟動校園內部排水管網現狀調查。按計劃,市屬高校改造方案于8月底前制定完成,其餘高校改造方案于10月底前制定完成。(長江日報記者黃師師 通訊員黃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