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家講習之九
提 要
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
——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2017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
講習嘉賓
夏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村發展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組織制度與政策
補齊短板既要有現實緊迫感,也要有“歷史的耐心”
記者:長期以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滯後,成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的一個突出體現。從現實和長遠維度看,哪些是亟待補齊的短板,哪些需要作出長期謀劃?
夏英:在現代化進程中,工業化、城鎮化往往快於農業現代化,引發農村空心化、農業非農化、農民老齡化等一系列鄉村衰落現象。城市興起和鄉村衰落同時出現,曾被認為是全球現代化進程中的所謂“鐵律”,但鄉村的衰落並不意味著鄉村消失。在過去的15年間,中國城鎮化率從39.1%發展到58.5%,但即便到了2050年,中國實現接近70%的城鎮化率,依然會有將近超過4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如何打破鄉村衰落的現代化“鐵律”,讓將來的4億農村人口真正“以農為家、以農為業”,實現有尊嚴的生活和發展,增進福祉,就成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直面的緊迫課題。
由於長期以來城鄉二元體制,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欠賬較多,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滯後,大幅增加農村公共産品的數量和品質,逐步增強農村地區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既要有現實的緊迫感,也要有“歷史的耐心”。只有精準預判短中長期城鄉人口、産業發展變化趨勢,在“近”和“遠”上作出盡可能準確的戰略權衡,制定相應的政策安排,才能確保城鄉融合發展的有序進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第一階段的奮鬥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當前重點要加大對農村的投入,解決農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後,打通“最後一公里”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在農村社會保障、農村醫療衛生、農村教育等民生領域作出長期謀劃,在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險統一併軌基礎上,不斷提高城鄉一體化統籌水準,久久為功地破解這些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重大難題,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居民養老、醫療、教育差距。
重塑城鄉關係,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
記者:2017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七個方面指明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路徑,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須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強調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對於重塑城鄉關係、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而言,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何深層次意義?
夏英:增進農民福祉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標。對廣大農民來説,福祉的增加不僅包括農民自身收入的增加,還包括享有公共資源和服務的權利、選擇的自由和行動自由、健康、良好的社會關係、文化認同感、安全感、個人和環境安全等。總體看,當前我國農民福祉有了很大躍升,但由於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使得農民福祉的提升與城市相比是不全面、不平衡、有差距的。把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其深層次意義正在於牢牢抓住增進農民福祉這個根本問題,重塑城鄉關係,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強調“我們一定要抓緊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統籌城鄉關係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要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提出的“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就是要改變長期以來農村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單向流向城市處於“失血”“貧血”的狀況,把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利益與城市納入一個有機整體,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廣泛地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實現城鎮與鄉村相得益彰。
要瞄準農民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
記者:從考察調研中經常問到農村“廁所革命”,要求把其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到對“四好農村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和老百姓的獲得感,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問題。關心廁所、修路這樣的具體“小事”,對我們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怎樣的啟示?
夏英:要想富,先修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2017年12月,習近平對“四好農村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針對農村還大量存在旱廁土廁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它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四好農村路”和“廁所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效表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需求出發,著力改善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讓廣大農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當前,農民生産生活的需求已經有了新的特點、新的內涵,而且呈現差別化特徵。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需注重不同階段農民利益訴求的變化,又需區分不同區域社會中的農民類型及利益訴求差異。從區域位置看,可分為城郊和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民與一般農業型地區的農民,前者因區位優勢容易獲得第二三産業的就業機會,也容易分享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因土地非農使用帶來的級差收益;而一般農業型地區的農民大多在土地上種植大田作物,農業生産收益微薄,限于土地所處位置和供需關係,兼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由純農戶和兼業戶構成一般農業型地區的農民佔農民總數的95%,村莊共同體是其心靈歸屬地和生産生活互助單位,該群體更關注村莊公共品供給好壞對生産收益的影響。因此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瞄準影響農戶生活品質的短板,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