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他的人生隨時代大潮奔涌向前——楊小運撞了大運

2018-08-31 15:35:1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原標題:超賣萬斤糧,求購自行車,他成了全國新聞人物。進高等學府,當國家幹部,他的人生隨時代大潮奔涌向前——楊小運撞了大運

【改革開放專題-時代印跡-消息】他的人生隨時代大潮奔涌向前——楊小運撞了大運

圖為:5月18日,楊小運在應城楊河鎮大堰村田裏插秧。﹙視界網劉振宇攝﹚

【改革開放專題-時代印跡-消息】他的人生隨時代大潮奔涌向前——楊小運撞了大運

圖為:當年獎售給楊小運的永久牌自行車,如今保存在應城市檔案局展覽室,至今已有37年曆史。據了解,楊小運超賣萬斤糧的發票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視界網劉振宇攝﹚

  40年前,改革大幕從農村徐徐拉開。

  應城農民楊小運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中國農村改革有兩個標誌性事件,一個是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分田到戶;另一個就是楊小運超賣萬斤糧求購“永久”牌自行車。

  5月17日中午,烈日當空。在應城市義和鎮義和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了正在監工的楊小運。

  頭戴草帽,挽著褲腿,滿臉黑紅,汗珠直滴。當了29年國家幹部,楊小運不改農民本色。去年9月,楊小運從應城市農辦副主任崗位上退休。休息了幾個月,閒不住,他又應聘去一家公司做工程監理。

  路邊停的一輛越野車引起了記者注意。“這輛車我開四五年了。過去那個年代在農村騎自行車都很稀罕,現在買車在農村已不是新鮮事。”楊小運感嘆,這種變化,40年前想都不敢想。

  大著膽子分田,就是為了“吃飽肚子”

  1976年,19歲的楊小運當上了應城楊河公社衛東大隊六房生産隊長。之前,他在大隊企業幹了4年,種樹,放鴨子,打鐵,喂豬,做酒。“當時大隊讓我回去,説是前任隊長不幹事,年年完成不了糧食定購任務,大家吃不飽飯。”

  六房生産隊有122個人、226畝地。人均差不多兩畝地,咋會填不飽肚子?不信邪的楊小運帶著大家苦幹一年,任務仍然完不成,肚子照樣吃不飽。“田裏只長草不長谷。竹葉草長得密密麻麻,野荸薺苗像旗桿。”

  第二年,再幹,還是老樣。啥問題?“大家出工不出力,用力不用心。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1979年,夏糧收了,失望透頂的楊小運動起了分田到戶的念頭。還沒開始,公社黨委書記夏華樹就找上門説:“中央沒這個政策,不能分。可以試著先分到組,悶著搞。”秋播時,楊小運把生産隊分成3個小組,再將田分到組。“實際上就是將‘大鍋飯’改成了‘二鍋飯’。”

  第二年夏收,六房生産隊一下子就完成了全年糧食定購任務,群眾有了飯吃。楊小運更加堅定了分田到戶的想法。“看我們分田到組搞出了名堂,夏書記同意我們私下分,試一下。”

  1980年10月,六房生産隊分田到戶,按勞動力,每個5畝;按人口,每人1畝。“我家6口人,3個勞動力,分了21畝地,加上房前屋後的地,一共27畝。”“當時就認一個死理,肚子都吃不飽,咋教育大家‘三熱愛’。”楊小運説,“我個人的願望很簡單,吃飽肚子,蓋三間房,娶個老婆。”

  打了一個賭,一不小心成了名人

  1981年8月,六房生産隊用夏糧(小麥)和早稻完成了全年4萬公斤糧食訂購任務,田裏還有110多畝中稻、140畝晚稻沒收。

  縣裏幹部來生産隊調查時,楊小運表示,還可以向國家多賣1萬多斤糧食。“這還真不是吹牛,當時地裏12畝中稻、11畝晚稻長勢很好,收一萬二三千斤谷不成問題。”

  幹部將信將疑,楊小運説:“咱們打個賭,如果我超賣1萬斤糧食,就賣給我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當時,農村家庭“三大件”——手錶、收音機、自行車,楊小運就差自行車。“當時我只是隨便説説,並沒有完全當真。”

  媒體的關注,讓這個“賭”成了熱點。1981年9月5日,《孝感報》刊發了一條百餘字消息“楊小運願向國家超賣萬斤糧──只求買到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這則消息很快引起了各級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湖北日報》分別進行了報道。楊小運一下子成了全國新聞人物。

  很快,上海自行車一廠作出回應,不僅願意滿足楊小運的要求,還承諾:凡是當地農民超賣萬斤糧的,都將獎售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廠長王永昌還專程趕到應城,送來一輛龍頭上扎著紅綢花的“永久”牌自行車。

  9月20日,楊小運賣了10380斤稻穀。27日,公社通知他去開會,獎售給了他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花了169元。有人讓我騎一圈,一騎就倒了,大夥兒都笑了。”

  11月,楊小運參加了全國新長征青年突擊手錶彰大會,受到葉劍英、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不搞責任制,我賣不了那麼多糧食;不是那輛自行車,我成不了‘名人’。沾改革光,我楊小運撞了大運。”

  聽了萬里委員長一席話,成了武漢大學“特招生”

  1983年6月,楊小運在北京開人代會時,參加了一個農民代表座談會。“萬里委員長問我多大年紀,我回答説:26歲,初中畢業。他説,做好一個農民,還要多讀書,多學知識。”“聽了委員長的話,我當時也動過去讀書的念頭。為啥沒馬上去呢,一是家裏剛蓋房子,外面還欠了6000多元賬,二是文化底子薄,擔心跟不上。”

  一晃4年過去了。1987年,楊小運找到華中農業大學當時的校長陳華奎,正式表達了自己求學願望。“當時外債還得差不多了。另外,當了幾年村黨支部書記,感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考慮到楊小運的實際情況,陳華奎建議他去武漢大學讀成人教育大專班。“當全國人大代表期間,我認識了武漢大學經濟學家李崇淮教授。找到他後,他答應,儘快將我的情況告訴劉道玉校長。”

  沒過多久,楊小運見到了劉道玉。“他對我説,你是對農村改革作出過貢獻的人,學校已向國家教委打報告,申請破格錄取你。”

  9月,楊小運走進武漢大學,成了經管學院經管專業的一名特殊學生。“學校對我特別照顧,當時是4個人或6個人住一間寢室,唯獨我一個人住一間寢室。兩個研究生輪流給我補課。”

  1989年7月,楊小運完成學業,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畢業證。“22門課只有微積分沒有及格。老師説我:基礎最差,進步最快。”

  回應城後,楊小運參加招考,當上了楊河鎮紀檢幹事,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好政策一個接一個,“交了好運”還得努力幹

  從巡檢管理區副主任、副書記、主任、總支書記,到楊河鎮副鎮長,再到市農辦副主任,不再是農民的楊小運始終在農民圈裏摸爬滾打。

  有過迷茫的時候。“徵收農業稅時心情很複雜,收不起來就拿不到工資;但催著農民要,心裏又不是個滋味。給你算個賬吧,那個時候糧食不值錢,一畝田也就三四百元的收入,交‘三提五統’、農業稅就得200多元,農民哪個願意種田?”

  煩惱去得也快。2005年,湖北省決定全部免征農業稅及其附加。“做夢都沒有想到,稅費改革會這麼快。想想也是,我們國家發展了,富強了,到了反哺農業、農村的時候了。”

  農業補貼、新合作醫療、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好政策一個接著一個!“現在農民真是交了好運。種田有補貼,看病有醫保,老了還有養老金。”

  “好日子天上掉不下來,政策再好,也得靠個人努力。鄉村振興關鍵是要把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不能用國家的錢硬推,應該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楊小運有些激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劉振宇 丁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