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2018-09-17 16:41:49|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趙佳雯

  原標題:不同的課堂 一樣的精彩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武漢第三寄宿中學英語教師王靜的公開課《廚王爭霸賽》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武漢市蔡甸區直屬幼兒園教師燕雨辛的公開課《美好的未來》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武漢六中上智中學英語教師付琳的公開課《讓英語隨音樂一起go up》 

10位青年教師展示“最燃”10分鐘

中北路中學教師張琳的公開課《燃情非洲鼓》一上來就將氣氛點燃

  異域風情的非洲鼓,現場製作熱幹面,解讀《延禧攻略》中的歷史故事,念方言童謠唱武漢民謠……9月16日,“武漢最燃青年教師”頒獎典禮活動現場,10位“最燃青年教師”現場進行公開課展示,各自在10分鐘內呈現自己“最燃”面貌和教育教學技巧。

  張琳:全場跟著鼓點一起律動

  中北路中學張琳老師的音樂課堂——“最燃非洲鼓”,一開場就讓現場激情四射。10名學生在張老師的帶領下,穿著非洲傳統服飾,臉上涂著粗獷的油彩出場。強烈的鼓點讓在場的學生和老師也不禁用手敲擊著桌面,迎合著鼓聲。

  在課堂上,張琳老師給現場觀眾講述了非洲鼓的基本常識。非洲鼓不單單是樂器,它還傳承著非洲大地的傳統、思想、藝術和歷史。非洲鼓不僅能夠用來演奏,還可以用於“對話”,由於音的可調和傳播範圍很廣,像人類的語言一樣,能傳達多種信息。隨後,張琳老師介紹了非洲鼓的基本打法,和如何運用低、中、高3個音擊打出最燃節拍。現場再一次沸騰了!觀眾們站起來隨著張琳老師和孩子們的燃情鼓點,一起律動。

  李丹:現場製作一碗熱幹面

  “早在清朝《漢口竹枝詞》就記載:3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切面豆絲幹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這裡的切面就是熱幹面的前身。”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奧林小學李丹老師的最燃公開課可謂陣仗龐大,鍋碗瓢盆齊上陣,通過親手製作一碗熱幹面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撒貝寧也是武漢人,他在招待遠方來的貴客時就親自下了一碗熱幹面。”通過觀看撒貝寧下熱幹面的視頻,指導學生燙面、瀝幹的小訣竅。李丹取出適量撣好的八成熟的水鹼面放入漏勺,然後放入燒開的水中,完全浸入後轉6下入碗前抖3下,再按照椒鹽雞、油醋蘿、蔥醬麻的9字秘訣配料,一碗黃而油潤的麵條就下好了。

  她説,熱幹面是現在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熱幹面承載了武漢相容並蓄的文化,展現了武漢人細膩而粗獷的性格。

  蘇敏:預測C羅點球命中率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總是會被問,學數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在最燃公開課上,武漢市第十一中學的蘇敏是唯一一名數學老師,她坦言,生活中經常會被學生問到學數學的意義,其實很多大家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暗藏著數學“密碼”。在當天的課堂上,蘇敏以一堂“生活中的數學”,通過解讀C羅的點球會不會進等話題,介紹生活中的概率知識,為大家上了一堂既好懂又有趣的數學課。

  趣味十足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講解,讓現場的學生和家長們都聽得投入,連旁聽的小學生都跟著蘇敏的指引,拿著紙筆計算。有家長感嘆:“如果我讀書的時候數學課這麼有意思,我的數學成績肯定會好得多。”

  顧佳:帶著學生暢遊“劍橋”

  江岸區長春街小學老師顧佳的中英文詩歌朗誦課儘管只有10分鐘,卻帶著學生們“遊遍了”久負盛名的英國劍橋大學。他和學生們一起回顧劍橋歷史,講述牛頓、達爾文、霍金等“知名校友”的劍橋故事,最後“話鋒一轉”,將同學們帶入了劍橋最深的中國情結——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他用流利的英語講解《再別康橋》的創作背景,並將詩的第一段翻譯成英文。在他飽含深情的中文朗誦後,學生們整齊劃一的英文朗誦隨之到來。伴隨著那句“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的名句,一節英語課深情而自然地進入尾聲。

  燕雨辛:演繹“孫悟空”式阿姨

  蔡甸區直屬幼兒園老師燕雨辛的最燃公開課有些與眾不同,一幕7分鐘的情景劇,將幼師的工作與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

  孩子王可不是那麼好當的,為了幫孩子們平穩度過剛入園的分離焦慮,燕雨辛使出十八般武藝,帶著他們一起做早操、玩遊戲、跳舞唱歌、變魔術哄他們開心。通過一系列角色扮演,引導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探究欲。燕雨辛一會兒是活力四射的舞蹈老師,一會兒是漢風古韻的禮儀老師,一會兒又是會變戲法的魔術師,臺上的多輪轉換,體現出幼師們琴棋書畫樣樣得懂的特質。

  劉江華:戲説《延禧攻略》男一號

  “我叫愛新覺羅·弘歷,我是《延禧攻略》男一號!”武鋼三中“段子手”老師劉江華的一節歷史課“包袱”不斷,學生在笑聲中學歷史。

  乾隆時期的GDP佔當時世界1/3;乾隆徹底平定準噶爾;乾隆時期人口達到3個億;乾隆起碼懂得滿、漢、蒙、維、藏5種語言……在告訴學生們大量歷史知識以後,劉江華開始“戲説乾隆”:乾隆是史上作詩最多的詩人,他的詩詞水準屢遭嘲笑,文藝之心卻不改。他是一位收藏達人,卻把《快雨時晴帖》上蓋了幾十枚印章宣佈所有權。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乾隆把英國當成蠻夷小邦。“居安思危,忌故步自封,才能可持續發展!”幽默之餘,劉老師不忘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歷史學習的意義所在。

  付琳:跟著英語“一起搖擺”

  學生們抱著足球、籃球、排球等道具上臺,一上課就響起動感的節拍。武漢六中上智中學老師付琳的英語課《讓英語隨音樂一起go up》,全程都透著歡快的“嘻哈風”。她要講的內容是助動詞的用法,屬於相對枯燥的語法知識。然而臺上的付琳就像“舞動的精靈”,將不同的詞彙、不同的形態寫入歌詞,用她頗具磁性的纖細聲音和靈動的表演,帶著學生在音樂的節奏中又唱又跳。

  沈勝方:吟唱詩篇體驗秋色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明月樓……如果説秋天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那麼清秋便是最美的開篇。華師一附中語文老師沈勝方,用富有磁性的溫潤嗓音,把現場觀眾帶進了南國明凈而絢爛的秋色中。

  華師一附中高一(11)班的學生,在沈老師的帶領下,吟誦《詩經·衛風·木瓜》,這首選自詩經的古詩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師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吟唱出來別有一番意蘊。在第二篇章,唱詞書韻中,一位“窈窕淑女”在《詩經·周南·關雎》的古調中翩翩起舞,美麗又略帶哀傷的採荇菜的姑娘,讓觀眾沉醉。在如夢的古琴聲中,在曼妙的舞姿中,在靜美的詩篇中,沈老師帶大家體會了一把秋的獨特之美。

  王靜:來場國際廚房爭霸賽

  4組學生,製作4個國家的主題美食,並現場進行廚藝比拼,武漢第三寄宿中學英語老師王靜的課中上演了一齣廚房爭霸賽。整個過程中,王靜不是老師,而是這場比賽的“主持人”,沒有知識點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做菜的過程中輸出語言,應用語言。她從主演變成導演,選擇讓學生自己去嘗試。

  課上還設置了一個特別的環節,觀眾用手機掃碼,當場試吃後投票選出獲勝隊。孩子們拿著三明治、香蕉奶昔、水果沙拉來到台下時,瞬間點燃了觀眾的胃。鄭好同學説:“王老師的這節課真的很有趣,有別於很多傳統的英語課堂,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和展示的機會,有刺激的比賽,還品嘗了許多美食,每個小夥伴都覺得很激動。”

  彭兆琪:武漢詩詞歌謠引共鳴

  江漢區紅領巾學校語文老師彭兆琪是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更是個十足的“武漢迷”。她把語文課變成了一堂綜合實踐課,把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分組收集武漢的詩詞、文章,還去現場探訪中山大道。這節公開課裏,彭兆琪帶著學生們誦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等詩句,重溫作家方方的作品,品味武漢的厚重歷史。

  “糯米餳糖,越扯越長,扯到漢口,扯到漢陽。”課堂上,彭兆琪帶著孩子們念起了武漢方言童謠,勾起了孩子們的回憶和共鳴。孩子們紛紛舉手,搶著説“騎馬嘟嘟騎,上街買糖吃”“剃頭三巴掌,越打越肯長”等漢味童謠。課堂最後,老師、學生和家長們一起唱起了歌曲《漢陽門的花園》,歌聲也傳遞出師生濃濃的“武漢情結”。(長江日報記者楊幸慈 楊楓 鄧小龍 劉嘉 郭麗霞 陳曉彤 本版攝影長江日報記者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