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成文化交流“金色名片”
從曾侯乙編鐘出土40週年學術研討獲悉,曾侯乙編鐘出土以來被視為“華夏正音”,其複製件代表國家禮儀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對外交流的橋梁。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回憶,曾侯乙編鐘出土不久,在擂鼓墩附近的炮兵某師大禮堂,臨時組建的“考古樂團”用編鐘原件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演奏了一組古今中外著名樂曲,並通過電臺廣泛傳播,震驚世界。之後,它在1984年新中國成立35週年、1997年香港回歸、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歷史時刻響起過,展示了“廟堂重器”的莊重威嚴。
1979年“曾侯乙編鐘複製研究組”成立,經大量實驗研究工作,成功複製了部分編鐘。1984年,第一套曾侯乙編鐘複製件通過國家驗收,達到了“形似”“聲似”效果,並獲得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湖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雷文潔稱,隨後,曾侯乙編鐘複製件頻頻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它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仿製的編鐘作為國禮贈與眾多國家元首和國際友人。此外,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文藝創作重要題材,全世界6億多人領略了《編鐘樂舞》跨越千年的視覺盛宴,各類文學作品、音像製品、文創産品更是不勝枚舉,為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豐厚滋養,成為中華文明一張閃亮的“金色名片”。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作為來自“孔子時期的聲音”,曾侯乙編鐘音樂性能卓越,音律純正,音色豐富,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其長篇銘文系統記載了中國當時的音樂學理論。它以聲音和文字互相印證的方式,保存了2400年前人類的音樂記憶,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有聲音樂理論文獻。目前,相關單位已著手申報曾侯乙編鐘為世界記憶遺産。(湖北日報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孫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