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栽桑養蠶“破繭成蝶”向高飛
輕步走到那木架上一盤盤鋪滿桑葉的竹蔑前,湊耳聽著蠶吃桑葉的沙沙聲,楊光坤唇角露出笑意,心裏格外踏實。
楊光坤是湖北襄陽市南漳縣巡檢鎮鳳山村村民,十五六歲就開始養蠶的她,跟桑樹和蠶打了近40年交道。
南漳縣有種桑養蠶的傳統,興盛時期,千畝以上的養蠶大村有20個。但由於傳統産業對接市場不暢、勞動力缺乏,種桑養蠶隊伍日漸萎縮,只有一些中老年人通過養蠶貼補家用。
“沒啥本事,就只會幹這個。”聊起過往,楊光坤搖搖頭説,養蠶近40年其實更多是一種無奈。起起落落,低谷時,春蠶繭才賣4塊錢一斤。
“現在還是幹以前的活,品質産量高了,銷路好了,價也上來了。”僅靠栽桑養蠶,楊光坤和老伴一年能有1萬元左右純收入,不用折騰,老兩口這兩年也有了點存款。
助楊光坤“破繭成蝶”的,是村裏來的“高人”。前年開始,南漳縣與湖北省農科院共建專家大院,引來一批農業科技人員常年入駐,從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桑園管理,桑蠶養殖等前端介入。
“紮根農村,專家已累計培訓了5000多人次。”南漳縣副縣長晏兆品説,農業科技資源下沉為這一傳統産業注入了新動力。
一批像楊光坤這樣的種養能手被激活了,開始根據自身基礎和專家指導,大田大地建連片桑園,余基空坪和丘陵坡地種四旁桑,優化桑樹品種、改育優良蠶種,提高蠶桑生産技術,效益明顯增高。
“現在養一張蠶紙能産80斤蠶繭,可以賣到1700多塊錢,大家勁頭足著呢!”楊光坤説。
在湖北東漳實業有限公司的車間裏,機聲隆隆,銀絲穿梭。工人拉絲引線,動作嫺熟。蠶絲被、蠶沙枕、絲綢套件……加工出來的蠶絲製品琳琅滿目;桑葉茶、桑葚醬、桑葚膏……從桑樹身上開發的各種食品也應有盡有。“從生産原料轉變為生産終端産品,我們不擔心原料品質,老百姓不愁賣,還新增了200多個就業崗位。”公司負責人王進説。
和楊光坤同村的劉蘭英在蠶桑不景氣時外出打工多年,現在她又回家重新拾起老活計。她説:“公司把基地都建好,請農民回來養蠶。我們幾十年的技術經驗,又有了用處。”
有技術和産業鏈為蠶桑産業強筋骨,南漳縣把握時機,繼續在政策上支持蠶農、大戶和企業。對新建桑園的農戶,不僅每畝免費提供600株桑苗,兩年每畝補貼300元;對採用省力化養蠶蠶具、標準化小蠶共育室、大棚養蠶的給予60%的補貼;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對蠶繭收購實行優質優價……“一戶五畝桑,脫貧奔小康”是如今南漳傳統蠶桑産業的新寫照。
“植桑養蠶投入少、週期短、見效快,而且勞動強度低,很適合缺資金、缺技術的貧困戶就地發展。”晏兆品説。南漳對原有2.8萬畝老桑園提檔升級的同時,還因地制宜在5個鎮、80個行政村新發展桑園面積2.2萬畝,南漳年養蠶能力已達到5萬張以上。企業帶動合作社,串聯農戶,蠶桑産業輻射帶動全縣貧困戶4000多戶,人均養蠶年收入超過5000元。
“前有企業拉,後有專家推,還有好政策兜底。”在山區南漳,曾被劉蘭英等人捨棄的老行當有了新景象。(新華社記者侯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