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湖北宜昌推行環保特色課 生態意識在孩子心中悄悄發芽

2018-10-15 17:39:28|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編寫教材、突出實踐、創新形式,湖北宜昌推行環保特色課——生態意識在孩子心中悄悄發芽(解碼·特色課程)

湖北宜昌推行環保特色課 生態意識在孩子心中悄悄發芽

宜昌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展示其創作的環保剪貼畫。吳延 攝

  守護綠水青山,需要生態文明教育,湖北宜昌探索的步子格外靈動:設立生態文明課程,編發系列讀本,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從幼兒園到高中,從課堂教學到課外實踐,從志願講解到生活點滴,宜昌這群“生態小公民”已成為城市新“名片”,也將喚起更多人踐行環保的自覺。

  宜昌推行生態特色課程的探索,也是各地課程改革的縮影。10月15日起,《人民日報》文化版推出“解碼·特色課程”系列報道,關注課堂上的創新探索,也呈現孩子們充實自我、快樂成長的軌跡。

  ——編  者

  2018年秋季學期伊始,湖北宜昌全市885所中小學及幼兒園的40.8萬名學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由宜昌市委書記周霽牽頭策劃、市長張家勝擔任顧問,宜昌市教育局聯合環保、規劃、財政等16個部門精心編寫的《生態小公民》系列讀本。

  這一讀本的出版、發放,是近年來宜昌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從娃娃抓起,全面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一個重要成果。生態小公民已成為宜昌的一道獨特風景,生態文明意識正悄悄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從課堂到課外,結合生態讀本展開多樣化教學

  9月3日,開學第一天,在宜昌市實驗小學205班,一堂生動活潑的公開課正在進行。

  “大家知道宜昌都有哪些河流嗎?”班主任雷鳴拋出問題。

  “清江”“香溪河”“黃柏河”……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

  “正確。同學們,這些河流最終都將匯入母親河長江。保護我們家門口的這一條條河流,就是保護長江。”雷鳴説。

  從2018年秋季開學起,結合《生態小公民》讀本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的全面發放,宜昌正式將生態文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中小學各年級每學年完成不少於2個主題的教學內容,每個主題原則上不少於4課時,採用知識傳授、研究性學習、參觀體驗、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宜昌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翟秀剛介紹,幼兒園每學期完成1個主題內容,同時開展兩次以上的生態實踐活動。

  翻開《生態小公民》小學版,精美的插圖很吸引人。每一章節分為“探究小天地”“知識瞭望角”“踐行大舞臺”“生態小博士”4個部分。宜昌是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三峽工程所在地,保護長江生態責任重大。教材編寫充分融入了本地特色,包括沿江1公里化工清零、清江庫區養殖網箱拆除、“三峽蟻工”保護母親河等內容。

  宜昌市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由來已久。2016年3月,宜昌出臺《關於教育工作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要求全面加強生態環保教育,在全市逐步普及生態教育課程。2016年11月,宜昌西陵區推出全國第一套生態教育校本教材《生態好市民》。

  2017年,宜昌夷陵區投入50萬元專項經費,推出《生態小公民》校本教材,並開展“富美夷陵、環保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各學校通過上一節環保教育課、學一門環保小技能、落實一項環保硬措施等方式,促進學生綠色環保生活習慣的養成。

  2018年4月,宜昌市教育局印發《進一步推進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學校是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主陣地,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級學校要通過專題培訓、校本研修等形式,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生態文明教育專兼職隊伍。

  2018年以來,宜昌成立了編委會,歷時2個多月,最終出版《生態小公民》系列讀本。

  由知識到實踐,讓環保意識成為人們的生活自覺

  “這個填埋場設計之初的日處理量僅為350噸,目前日處理量達到近700噸。按照當前每天接收垃圾的處理量,只需五六年就會被全部填滿。一旦填滿,這片土地近百年都不能再使用!”猇亭區孫家灣垃圾填埋場工作人員介紹説。

  2018年1月10日下午,宜昌市第四中學702班同學在生態兼職老師馮倩的帶領下,來到猇亭區孫家灣垃圾填埋場,隨後又參觀了附近的滲濾液處理站和餐廚垃圾處理廠,聽工作人員講解垃圾滲濾液和餐廚垃圾的處理、利用過程。看到比30個足球場還大的填埋場裏的茫茫“垃圾海”,同學們深有感觸——

  “沒想到,我們每天産生的垃圾竟有如此之多。”

  “看到漫山遍野的垃圾,聞著刺鼻的臭味,我覺得亂扔垃圾的行為真的非常不好。”

  而在當天上午,同學們就已經在生態課堂上聽馮倩老師講解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可以讓同學們對垃圾分類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馮倩説。

  “讀本不僅引導學生關注環保問題,介紹生活中的環保知識,還鼓勵他們參與節能環保、廢物利用等生態文明實踐。”翟秀剛説。“讀本充分考慮了知識普及與綜合實踐的有機結合。”宜昌市教育局局長覃照介紹,一個4課時的主題,知識傳授1個課時,另外3個課時組織學生開展生態環保實踐活動,“要讓學生將生態環保知識落實到生活學習中,落實到行為習慣上。”

  宜昌還在中考中加大對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的考核力度,2018年中考,數學一科就有3道題、21分涉及生態文明。英語、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試題中,也有大量生態環保內容。宜昌還將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和參與生態環保活動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評價結果折合20分計入中考總分。

  從學習者變傳授人,將生態文明延伸至社會各處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電池未經正確處理的危害有多大嗎?”2018年暑假期間,夷陵區東湖初中學生劉沅鷺在社區環保站向中小學生講授環保知識。

  劉沅鷺一家三代都是環保志願者。年僅13歲的他,口齒伶俐、思路清晰,講起環保知識如數家珍,不久前被評為年齡最小的“宜昌楷模”。

  2017年,夷陵區率先推行生態小公民教育。消息傳到東湖初中,一些教師不理解,認為“無關緊要”,東湖初中校長向芳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讓劉沅鷺給老師們上一課!”

  聽説要給老師們講課,劉沅鷺有點害怕。向芳鼓勵他:“你來講,老師們更容易接受。”經過認真備課,2018年4月,在全校百餘名老師的注視下,劉沅鷺主講了一堂生動的“小手拉大手”環保課。聽完課,老師們豎起了大拇指。

  宜昌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學校”創建活動,建立學校資源消耗約束指標體系,完善生態課程、師生行為、水電氣使用等管理制度,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學校教學品質綜合評價體系。在校園廣泛開展“廁所革命”“拒絕一次性用品”“垃圾分類”等活動,以“微改革”推動文明習慣養成。開展“小手拉大手”生態環保行活動,組織孩子為家長、老師講生態,將生態文明延伸到每個家庭。

  如今,環保意識和習慣已經逐漸轉化為師生們的自覺行動。東湖初中校園裏的20塊綠地、987棵綠植全部被師生們認領養護;宜昌八中906班學生在班主任彭倩的倡議下,和家長一起參加“三峽蟻工”志願活動,每週末到江邊撿垃圾,已堅持近2年;在生態文明理念的熏陶之下,伍家崗區大公橋小學602班秦一文養成了節儉環保的好習慣:刷牙只接半杯水,去餐館吃飯自帶飯盒……去年被評為湖北省“環保小衛士”。

  越來越多的生態小公民,正在為這座濱江之城注入更多綠色正能量。(人民日報記者  范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