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以籌備軍運會推動城市發展
原標題:辦好一次會 搞活一座城 武漢以籌備軍運會推動城市發展
從高空俯瞰長江和漢江交匯,碧水藍天下形成一幅美麗的武漢畫卷。賈代騰飛攝(人民視覺)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以下簡稱軍運會)的武漢,借辦會契機全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激發城市發展活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018年國慶黃金周,武漢黃鶴樓等知名景點人氣爆棚,中山大道等鬧市也人頭攢動,接待遊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首破2000萬人次,旅遊魅力集中大釋放。
新城區新場館扮靚武漢
在40年改革開放中闊步向前、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已滄桑巨變、不同往昔。但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差距仍不小:新老城區的發展“十個指頭不一般齊”,一些地方公共設施欠缺,市民呼聲強烈。籌辦軍運會,給了武漢補齊短板、謀劃全域均衡發展的絕佳契機。
武漢軍運會35個比賽場館,新建13個、改造22個,分漢口、沌口、光谷、黃家湖等幾個大板塊推進建設。場館有的在中心城區,相當一部分在新城區。其中,位置較偏遠的海工大訓練基地,將進行海軍5項比賽;新城區蔡甸國防園場館承擔射擊項目;東西湖體育中心承接足球、乒乓球和游泳;江夏區的多個設施將承辦越野、公路自行車和鐵人三項比賽。
“武漢各區的體育場館分佈不太均衡,尤其蔡甸、黃陂這些新城區,設施偏少,許多市民沒法就近健身。得益於籌辦軍運會,基本上每個區都有了或者即將擁有現代化體育場館。馬術、射擊、游泳這些時尚運動,也離市民越來越近。”軍運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説。
新建的東西湖體育中心,大模樣已現。該區吳家山二中體育老師舒秀琴常過來看施工進度,她説,這是東西湖區最大、最現代化的體育設施,不比市中心的場館差,盼著它早一天建成。
讓市民高興的是,軍運會結束後,大部分場館將面向社會開放,用於市民健身。
各個比賽場館周邊,也在忙著修路、植綠、添置路燈,一些荒僻之地添了人氣,日漸熱鬧起來。
位於江夏區黃家湖畔的軍運會運動員村,本是發展相對落後的城鄉接合部,將蓋起30棟高樓,配建梅、蘭、竹、菊、荷等5個景觀園,還引入“海綿城市”項目。
全力整治的217條道路,給市民帶來一連串利好:新月湖橋8月31日通車,等寶豐路立交橋建成後,漢陽居民自駕趕飛機,可節省半個小時;府河大道加寬後,市民進出武漢北大門,有望不再動輒堵成一鍋粥……
城市建設因軍運會提速,令滿城市民長久受益。長期“喊堵”的黃家湖大道沿線有望得到緩解,雙向6車道要改成8車道,周邊“毛細血管道路”也在一併改造。
水清路寬 天際線更美
武漢傾力“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讓公共産品進一步由“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讓市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百湖之市”的武漢因水而興,市民伴水而居。然而一些河、湖的水質低,黑臭水體尚未消除。
從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處入手。武漢水體提質計劃明令:2018年12月31日前,41個重點水體完成截污、清淤;2019年4月30日前,水體整治銷號60%;2019年8月31日前,水體整治工作全部銷號。
漢陽區的明珠河正分段清淤,1.58公里長的蜿蜒河道,周邊都是居民小區。為了不擾民,作業現場沒有設置堆場,清理出來的淤泥直接裝進罐車,拖到污泥廠固化處理。河邊豎有水體提質公示牌,印著監督電話,市民可實時監督。臨河而居的市民談先生充滿期待:“相信水清岸綠的一天一定會到來。”
武漢的天際線一直顯得雜亂,空中“蜘蛛網”密布,廣告牌較高,頗受市民詬病。能不能一眼望去,城市公共空間清爽、簡潔、敞亮、大氣?
到9月26日,全城共拆除1.6萬餘塊違法廣告牌,三環線沿線及三環線內的所有戶外立柱廣告拆除完畢。伴隨同步推進的立面整治,城市天際線越來越美。有市民形容:“用手機隨便一拍,就是一張明信片。”
籌辦軍運會,城市綠化有了大提升,市民在綠色中詩意棲居。
2017年10月至今,武漢市植樹近20萬株。武漢城建專家詹旺波表示,不管是中心城區還是稍遠的新城區,一視同仁,綠化提升至覆蓋所有主幹道路,三環線以內城市環射道路臨街通透院墻,都要立體綠化。
10月8日,家住武漢經濟開發區的呂先生晚飯後照例出門散步。他説,東風大道沿線變漂亮了,晚上散步的居民多了不少。沿線添了色葉喬木、開花植物,原來光禿禿的立交橋立柱上,爬滿了爬山虎和淩霄。
城市在華麗蝶變,功能也在不斷完善。2018年內,武漢市要新增停車位10萬個,充電樁10萬個;2019年軍運會前,新增停車位40萬個、充電樁40萬個。停車難、充電難有望大大緩解。
軍運會也助力城市積攢後勁。承擔軍運會跳傘比賽的漢南通用航空機場,可容納50萬觀眾,將打造華中最大通用航空樞紐、通航飛行器研發製造中心和航空運動基地,催生了一個新的增長極。
武漢市上下加速推進
武漢軍運會是繼北京奧運之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賽事,更是武漢史上“第一次”,挑戰不言而喻。
2017年8月2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發出籌備軍運會總動員令。
武漢市上下“挂圖作戰”,對表推進。
走進漢口塔子湖體育中心,第七屆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地方)辦公所在地。辦公室的墻角,立著一張張為加班配備的行軍床;墻上,挂著項目進度表;走廊上,人們步履匆匆,有的甚至在一路小跑。從總體規劃到場館建設、服務保障、賽事組織,執委會爭分奪秒。
接過軍運會會旗僅僅兩年半,武漢就步履堅實地創造著世界軍運史上三項第一:將第一次在一個城市安排舉辦所有比賽項目;將第一次集中新建運動員村;比賽項目設置數量將在歷屆軍運會中居第一。
10萬建設大軍奮戰在各體育場館、道路工地。盛夏時節,蔡甸野戰國防園射擊場館施工現場,鋼筋曬得滾燙,工人們戴著厚厚的手套作業。9月12日,承擔現代五項擊劍比賽的武漢商學院體育館改造項目率先完工。明年4月前,軍運會新建改建的35個比賽場館都將竣工。
2017年1月,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一行官員站在黃家湖空曠的場地上,查看運動員村待建場址。同年5月,再次來到這裡,他們驚訝地發現,建築以每5天一層樓的速度“長高”。2018年2月,他們又一次前來,這裡成排建築已封頂。他們驚嘆:“中國速度不可思議,太快了!”
1995年才舉辦首屆賽會的軍運會,資歷尚淺,辦賽規範標準缺乏。國際軍體官員前期來武漢考察,提出希望制定“武漢標準”,為後續城市辦賽提供參考。目前,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已確定海軍五項、軍事五項等6個競賽項目的相關標準,並簽署備忘錄。
家門口辦盛會,激發了許多市民的自豪感、榮譽感,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投身其間。
江漢大學女生張燕坪,每週三次,從沌口輾轉乘地鐵一個多小時,到漢口後湖參與志願者工作,負責蒐集和整理35個比賽場館的資料,為其一一做好封面和目錄,以方便查閱,一摞摞資料比自己的專業書本加起來還要厚。
不久前,國際軍體夏季運動會主任助理約瑟夫零距離感受武漢人的激情與汗水,深信“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軍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