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六大工程” 鶴峰吹響建設文化強縣號角
圖為:鶴峰縣走馬鎮民族中心學校學生,向該縣文化館老師學習柳子戲。 (視界網 鶴傳 攝)
圖為:鶴峰縣戲曲進校園展演,學生們表演柳子戲。(視界網 鶴傳 攝)
10月8日,鶴峰縣委召開文化建設專題全會,審議通過《加快建設文化強縣的決定(草案)》,吹響了建設文化強縣的號角。
“加快建設文化強縣,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是不斷增強鶴峰綜合實力的戰略舉措,是提升鶴峰知名度美譽度的現實抉擇。”鶴峰縣委負責人説。
鶴峰,古稱拓溪、容米、容陽,曾是容美土司治所。1735年改土歸流後,先後設置為鶴峰州、鶴峰縣。
鶴峰縣文聯原主席向端生介紹,鶴峰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郁,建設文化強縣有優勢,有基礎,有條件,有底氣。
有燦爛輝煌的紅色文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鶴峰是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中心,是賀龍元帥的第二故鄉,全國一類老區縣,現已公佈的革命舊址、遺址文物點達158處。
有厚重悠遠的民族文化。鴉片戰爭時期,鶴峰籍民族英雄陳連升鎮守虎門沙角炮臺,奮勇殺敵、以身殉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侮犧牲的第一位少數民族將領;明嘉靖年間,容美土司司主田世爵兩次赴江浙抗倭,立下“東南第一功”的不朽功勳;鶴峰先民敢為人先、兼收並蓄,以茶為媒開啟與中原地區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融,積累了大量文化財富。
有特色鮮明的生態文化。鶴峰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5.9%,高出湖北省37.5個百分點,植被綠化率84.5%,森林蓄積量1095.2萬立方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堅持“産城生態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綠滿荊楚”行動,紮實推進環境保護“五大行動”,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榮登“中國十佳詩意休閒小城榜”第八位。
有活力迸發的發展文化。明清時期,鶴峰人精製紅茶,出口至俄羅斯、英國,鶴峰茶榮膺“高品”“皇后茶”美譽;上世紀九十年代,鶴峰在湖北省率先進行“公有私營”“國有民營”企業改革,民營經濟如沐春風;進入新世紀,鶴峰人用改革精神破除了制約發展的“三大瓶頸”;率先開展“最美”評選,率先探索“三治融合”,率先實施“全域有機”,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特色産業發展等方面卓有成效。
“建設文化強縣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從鶴峰文化發展實際出發,立足特色資源優勢,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力爭‘十三五’末建成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十四五’初建成全國文化先進縣。”鶴峰縣委書記王小平介紹,當前,鶴峰縣正集中力量組織、引導鶴峰全縣上下大力實施核心價值引領工程,不斷提升文化凝聚力;大力實施特色文化挖掘工程,不斷提升文化影響力;大力實施文化産業壯大工程,不斷提升文化競爭力;大力實施公共文化共享工程,不斷提升文化服務力;大力實施人才隊伍培育工程,不斷提升文化支撐力;大力實施文化改革創新工程,不斷提升文化創造力,奮力開創新時代鶴峰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鶴峰文化的春天來了。作為一名民間藝人,一個民辦文化企業的負責人,自覺加強對鶴峰文化的挖掘、整理與傳承,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鶴峰縣滿堂音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任珍蘭説,企業是文化産業發展的主體,我們將著力挖掘鶴峰文化的商業價值,努力激發文化市場活力,在文化強縣建設中發揮好生力軍作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彥睿 通訊員陳勇)